部队种菜新闻稿范文大全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部队种菜新闻稿范文大全》,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范本1
武警某部官兵开荒种菜感受田间辛苦
《人民武警报》报道(范嵬 张毅 陈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日,武警8631部队警营中洋溢着一派农田生活气息,芒果结满枝头,散发缕缕淡香;花生获得丰收,喜看硕果累累;苦瓜朵朵花开,犹如繁星点点,放眼望去,一段生动的田园诗话。战士们灌菜浇花、养鸡养兔、采摘芒果,警营里弥漫着其乐融融的氛围。
先前,一个问题引起该部队领导的重视,如今伙食费提高了,战士们餐桌上的各种肉类、蔬菜、水果丰富了,然而一种现象也随之产生,部分官兵勤俭节约意识不强、艰苦奋斗意识有所淡化。对此,该部队以倡导低碳生活为契机,广泛开展“体验农田生活,培养优良传统”活动,将驻地荒废的土地划分到连,组织官兵进行开垦,让大家下地种菜,感受田间劳作辛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活动开展以来,战士们学会了珍惜劳动成果,逐渐培养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节约理念,自觉养成了艰苦奋斗、崇尚节俭的好习惯。一些入伍前喜欢“上网偷菜”的“90后”收获更大,田间劳作过程中,翻土、除草、施肥、播种、浇水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认真、细心地去做,灌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不像网络上流行的“开心农场”那样点点鼠标就能完成,这些真切体会让他们感受到“网上偷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范本2
边防一线部队建半地下大棚 海拔4700米种菜
本报拉萨
那曲地区每年冰冻期在250天以上,绿色植物生长非常困难。为解决边防官兵吃菜难的问题,几年前,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那曲军分区筹资400余万元,在永冻层上建起上百个钢架式阳光温棚和保温猪圈,使驻守在海拔
去年初,军分区从内地聘请技术专家做指导,采取“半地下三套膜种植养殖”办法,建起半地下阳光温棚和保温猪圈,成功实现了越冬种植养殖。据军分区政委尚乃志介绍,目前驻海拔
范本3
消防官兵自办农场学种菜
枣庄新闻网讯(吉喆 杨艺)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公安消防支队市中区大队在营房院内开辟一块“开心农场”,聘请当地一位蔬菜种植能手不定期上门指导,帮助消防官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种植管理蔬菜技术,让消防官兵在部队学到一技之长的同时,美化了营房环境,丰富了“菜篮子”,畅享种田和收获的喜悦。
范本4
中国驻海地防暴队种菜丰富生活
新华网太子港4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胡加齐
在中国驻海地维和防暴警察营地,有一块面积不大的菜地。10个多月的时间,第八支防暴队收获各种蔬菜近6吨。防暴队副队长杨天宇指着一块块齐整的菜地介绍:“联海团官员和友邻维和部队前来参观访问,我们这菜地可是必不可少的参观点啊!”
海地物资匮乏,蔬菜更是奇缺,在联海团供应各维和部队的物资中,大多是土豆和洋葱,鲜见绿色蔬菜。蔬菜供应不足,使得中国最初几支防暴队的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干裂、眼睛干涩等情况。从第五支防暴队开始,队员们下决心发扬“南泥湾精神”,改良土壤种蔬菜。
目前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第八支防暴队已是第二次前往海地了,队员们对种菜颇有心得,从国内出发前准备了很多适合在海地种植的菜种。海地的气候决定了只能挑选生长期较短、成熟周期快的空心菜、小白菜、生菜等菜种。抵达海地后,队员们执勤之余进行土壤改良,从外面拉来马粪和锯末,以保持菜地的养分和水分。
“种菜大王”、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一分队三小队副小队长陈勇军说:“我们小队有好几名同志来自农村,种菜有经验。而且大家把种菜当作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来做,那种精心呵护菜苗时的忙碌和丰收时的喜悦让人很有成就感。”他如数家珍地说:“在海地种菜和国内不一样,气候、土壤都不相同,菜种出芽不能晒,浇水也要控制量,肥料不能施太多……”
五小队小队长王建刚对种菜也颇有体会:“大家打电话向家里老人请教,上网查资料,但是由于气候与土壤的差异,我们还得自己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规律,逐步掌握各类蔬菜的特点。现在对于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基本一清二楚,这就是因地制宜吧。我们种菜不打农药,施肥主要用粪水,所以我们种出来的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
九小队的蒋云忐说:“大家都很勤快,有时半夜起来上厕所都不忘去浇一遍水,海地的气温太高,水分蒸发很快。早上出勤前我们会把遮阳网盖上,以免菜苗被晒死,晚上出勤回来再掀开。”
负责农副业生产的管理员蔡宇坤说:“我们现在种植的蔬菜品种有近10种了,除了青菜和白菜,丝瓜、西葫芦长得也挺好,有的菜在海地市场上是买不到的。从去年6月我们到海地至今,10个月的时间,我们收获的蔬菜总量已约有6吨,产量最高的小队有1000多公斤了。”
“每次执勤回来,喝着可口的菜汤,品尝着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那种感觉真的好开心!”陈勇军笑着说。
范本5
二炮"90后"新兵训练增设"农场种菜"项目
新战士肖凯文家境条件十分优越,从小到大都没做过什么家务活,来部队第一天,就出了一个大洋相:他以为部队屋前屋后绿油油的冬麦是韭菜,还要准备动手割点回去。
不久,该旅政治部门在新战士中开展问卷调查,85%以上新战士反映自己不会做家务活;90%以上新战士反映自己以前上网玩过“种菜”游戏。这种情况引起了部队领导的思考:既然网上“种菜”如此风靡,为何生活中不能搞个“新兵农场”。
说干就干,紧张的军事训练间隙,新兵营自己动手开垦了一块肥沃地,平均分成若干份,保证全营官兵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菜地。大家在自己的菜地上种上了菠菜、小白菜、萝卜、香菜、大蒜……看见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一天天长大,战士们十分高兴。通过种菜,既丰富了新兵的生活,又培养了新战士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作风。(何基刚)
范本6
驻藏部队在高原不毛之地种菜 旺季自给率75%
雪域高原,“生命奇迹”在延伸
驻藏部队旺季蔬菜自给率达75%,鲜肉自给率达40%
崔步坤 本网记者 郭丰宽
▲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藏时毛主席指示“进军,不吃地方”,部队供给100%靠内地保障
▲多年来,驻藏部队坚持“向荒滩进军、向沙滩要菜、向荒地要粮”,在生命禁区创造了“绿色革命”奇迹
▲今天,官兵的饮食结构实现了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跨越性转变,健康指数逐年提高,部队战斗力大幅提升
“拿几个苹果”、“再带一些黄瓜、四季豆、青椒……”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9月10日上午,军区后勤部劳动人事科职工李伟明的妻子冯雪勤返乡前,专门用一个纸箱装上从菜地采摘的瓜果蔬菜准备带回内地老家。“日照时间长,果蔬比内地的口感好,加上气温低没有害虫的侵扰,不存在防虫剂对它的伤害,吃着放心。”严兆英边往箱子里装,边自豪地对周围人讲。
带的是几样蔬菜,显示的却是科学发展在高原强有力的证明。记者不禁感慨,过去军嫂进藏探亲,大包小包的往带东西,有物质类的、也精神食粮类的。现在,却是由高原向内地携带,鲜见。
“现在的可是今非昔比,我们的家属来队再也不需要千里捎菜了。”军区郎友良政委讲,十八军进藏之初,各类消耗品100%由内地保障。现在,旺季蔬菜自给率达75%,鲜肉自给率达40%。加上物流的发展,大量蔬菜进入高原,你要什么有什么,吃新鲜蔬菜已是平常事。
冯雪勤第一次进藏是1992年,当时她丈夫李伟明在海拔3200米的加查兵站工作,副食主要还是干菜、粉条、罐头等。由于吃的新鲜蔬菜少,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很多官兵患上“绿色饥渴症”,头发脱落、嘴唇干裂、嘴角溃烂、指甲凹陷、手脚蜕皮等现象并不少见,严重的甚至还影响生育。
为缓解官兵对绿色的渴求,她每次进藏探亲,总忘不了带一捆蔬菜,可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到了兵站只剩下几片揉的不成样子的菜叶子。这些战士还舍不得吃,每天只拿一小点出来煮汤喝。
今天,旺季绿色蔬菜基本实现自给,源于一代代驻藏官兵坚持不懈地依靠科技的努力。自然环境恶劣,海拔4000米以上的一线边防连队和哨所大棚温室冬季无法种植,官兵们反复摸索、试验,先后建造了双土墙温室、挡风式温室、双层钢架大棚温室、日光节能保温温室、半地下温室、等双保险结构温室大棚,让“生命奇迹”在雪域高原的不毛之地开始蔓延。
——海拔4900米的昆木加哨所,官兵从山下背土到山上改良土壤,搭建了183平方米的半地下温室,种出的蔬菜品种达13种,除保证哨所自给外还为山下连队供应部分蔬菜。
——海拔4500米的边防某连,地无三尺平,且多是沼泽盐碱地。官兵们利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开山炸石,拉土填坑,硬是在乱石坡、沼泽地里建起了三个蔬菜生产基地,制式大棚温室10000平方米,全年蔬菜自给长达8个月。
——海拔4700米的詹娘舍哨所,找不到一平米可以种菜的土地。官兵们用废弃箱子和罐头盒做成“迷你型”菜地,开始了“云中”种菜的神话,一颗颗菜苗在高入云端的哨所里郁郁葱葱。
据后勤部李伟部长介绍,军区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农牧学院、成都军区农技推广供应站等军内外有影响的科研单位和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建成“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实验推广蔬菜、粮食等优良品种159个;从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引进科技含量最高的名、优、特、稀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洋菜中种、南菜北种、夏菜冬种、野菜家种”;推广温室“营养杯”育苗、配方施肥、叶面喷肥、人工授粉、无土基质栽培和滴灌节水技术,使美国太空椒、意大利生菜、以色列丝瓜、日本金皮南瓜、韩国萝卜、中国台湾圣女樱桃西红柿等优质绿色瓜果蔬菜在雪域高原安家落户;2002年以后,驻藏部队又引进韩国“自然养猪法”,破解了过去依靠传统养猪法在养不大的难题,彻底改变了驻藏部队农副业生产在低层次徘徊的旧格局。
食品绿色化,健康从中来。记者从军区卫生处获悉,近年来随着部队饮食结构的变化,驻藏官兵的健康指数大幅提高,高原肺(脑)水肿、高原肺气肿、高原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比进藏之初明显减少。
新闻延伸
■1989年,总后勤部召开“昆明会议”,出台《关于持续稳定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意见》,要求全军部队再次掀起农副业生产新高潮,重点研究了军区部队农副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问题,提出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稳定生产防止再滑坡,一手抓农副业生产上新台阶,努力增强现地食物补给能力。
■1995年驻藏官兵告别吃脱水干菜历史;1998年军区“菜篮子工程”建设三年规划告捷;2000年驻拉萨片部队实现蔬菜全部自给,2003年全区部队蔬菜年平均自给率达到70%,2011年部队科学种养五年规划出台,部队农副业生产再谱新篇。
■军区部队共有农副业种养生产点1400多个、田园化菜地近80万平米、简易大棚20余万平米、日光温室9万余平米、钢架大棚18万余平米、保温猪圈2.5万平米、菜窖1.6万平米,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大部分旅团单位副食品供应实现了集约化、营养化、机械化。
■在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的同时,近年来,驻藏部队通过发展规模化生产,扩大市场采购,探索社会化保障等多种手段,建立起了有效的、现代的、完整的后勤保障体系。
教学资料相关文章
-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作者,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教案
-
木心的诗集节选
-
结婚一周年简短感言(推荐87句)
-
幼儿园家长育儿故事:倾听 走进孩子的内心
-
郑正西是谁?郑正西简介
-
两会报道规范用语,千万别用错了
-
2021年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2021年安全教育日主题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评分表体育成绩标准
-
席慕蓉经典名句
-
形容描写四月的句子大全 形容四月的词语?
推荐文章
中文范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