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先生有什么作品?刘半农简介

刘半农先生有什么作品?刘半农简介

08-16 教学资料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刘半农先生有什么作品?刘半农简介》,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

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

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

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


 

刘半农个人作品

翻译作品 
欧陆纵横秘史(外交小说) 上海中华书局,1915年5月初版(小说汇刊第四十三种) 
黑肩巾(国事小说)上下册 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1月初版(小说汇刊第四十二种) 
猫探(侦探小说) 上海中华书店,1917年4月初版(小说汇刊第八十五种) 
乾隆英使觐见记(笔记) 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8月初版(清外史丛刊之一) 
帐中说法(滑稽小说) 上海中华书局初版(小说汇刊第四十六种) 
茶花女(戏剧集) 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7月初版 
国外民歌译 第一集 北京北新书局,1927年4月初版 
法国短篇小说集第一册 北京北新书局,1927年6月初版 
失业(法华对译短篇小说集) 北京北新书局,1927年初版(北京孔德学校小丛书) 
猫的天堂(法华对译短篇小说集) 北京北新书局,1927年初版(北京孔德学校小丛书) 
比较语音学概要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2月初版 
苏莱曼东游记 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5月初版 

编著作品

中国文法通论 北京大学出版组,1919年印行上海群益书社,1920年8月再版,1923年4版 
四声实验录 上海群益书社,1924年3月初版 
汉语字声实验录(法文) 1925年初版(法同巴黎大学语音学院丛书之一种) 
国语运动略史(法文) 1925年初版 
瓦釜集(诗集) 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4月初版 
扬鞭集(诗集)上、中卷 上卷,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6月初版中卷,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10月初版 
太平天国有趣文件十六种 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初版 
半农谈影 北京真光摄影社寄售,1927年10月初版 
宋元以来俗字谱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之三,1930年2月出版 
从五音六律说到三百六十律 1930年5月印行 
声调之推断及“声调推断尺”之制造与用法 图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抽印本),1930年6月 
中国俗曲总目稿 上下册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年5月初版 
天坛所藏编钟编罄音律之鉴定 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抽印本,1932年6月初版 
中国文法讲话上册 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11月初版 
十二等律的发明者朱载堉 抽印本,1932年出版 
莽权价值之重新考订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抽印本)1933年出版 
半农杂文第一册 北平星云堂书店,1934年6月初版 
乙二声调推断尺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抽印本,1934年出版 
半农杂文二集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7月出版 
敦煌掇琐 上、中、下卷 上卷,国立中央研究院1925年初版中卷,国立中央研究院1934年初版下卷,国立中央研究院1945年初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 

 

校点作品

何典(小说集)清张南庄著 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6月初版,同年12月订正再版 
香奁集(诗集)唐韩致尧著 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初版 
西游补(小说集)清董若厢著 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初版 
印度寓言 刘北茂原译 1930年 初版 
民间故事 刘育厚原译 1932年 初版 

个人成就

文学改革
民国六年(1917年),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认为文学应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只有将窒息性灵的古人作文的死格式推翻,新文学才能得到发展。主张在白话文没有取得正宗地位之前,文言和白话可暂处于对待地位,白话应吸收文言的优点,而文言应力求浅显,以便和白话相近。提出破坏旧韵,重造新韵,主张增多诗体和以今语作曲。提倡文章分段,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随后,又发表《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在介绍英国约翰生和美国樊戴克的文学思想时,强调文学的真实性,批判背离现实的虚伪文学。  刘半农首先从“形式”的角度,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力求实现文学的变革;其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文言与白话,对文学语言变革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为推进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统一的语言,作出了创立新式标点等具体而又切实的努力。

 

小说改革
在小说改革方面,他提出要用历史的、系统的、比较的方法研究小说,以促进小说的繁荣和进步,并作了“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中国之下等小说”等演讲,强调小说的社会作用和研究拥有群众的通俗小说的重要性。

 
民间文学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以1918 年北大歌谣运动为开端,刘半农作为歌谣运动的发起者和主持者,他倡导新诗创作向歌谣学习的做法提高了歌谣在文学上地位,为歌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了准备;他首倡歌谣征集与研究,使民间文学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并为之在学术界争取了合法地位;他的民歌采集和研究方法,他对民间文学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中的多学科视角和民间立场,对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典文学
在古典文学方面,校点出版了唐韩惺的《香奁集》,清董若雨的《西游补》,张南庄的《何典》。写有《读<海上花列传>》、《<西游补>作者董若雨传》。

 
文学翻译
刘半农是首批翻译外国散文诗的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个把高尔基作品介绍到中国,最早将狄更斯、托尔斯泰、安徒生的作品翻译成中文的译者。他在翻译时对声韵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声调是不能迁移的东西,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表现非常重要,因此主张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在忠实翻译原文本意的同时,要尽力保存原文的语言方式,并要译出原文的真实感情。刘半农在译诗时,往往将原文当成乐歌看待,并认为这相当于中国的词曲,即能够在谱上曲后进行演唱。因此他的译诗较多地选择了五言古体的形式,为译诗的音乐品质提供了保障。其译著主要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

 

语音方面
在国外,刘半农研习实验语音学,致力于汉字声调的研究。他测试了中国十二种方言的四声,撰著了《四声实验录》。他指出:四声和声音的强弱没有关系,和音质、长短有些关系,而决定四声的主要是音的高低。这种高低是复合音,是由此音移入彼音,移入时是滑的,而不是跳的。这个论断,科学地解决了四声是什么的问题。回国后,他在北大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记录了七十余种方言。根据七十余种方言的音素,编成《调查中国方音用标音符号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撰写了《北平方音析数表》,分字音为“头”“面”‘颈”“腹”“尾”“神”六项,以六位数字表示一字的切音。此外,还写有关于语音的论文多篇,创制并改进了测音仪器,翻译了法国保尔帕西的《比较语音学概要》。他先后创制了刘氏音鼓甲乙两种、声调推断尺、最简音高推断尺、四声模拟器等语音实验仪器。他先后记录了全国70多处方言,还借助研究语音的仪器测试古代乐律。

 
汉字改革
刘半农主张汉字改革,认为汉字最终应走拼音化的道路。民国十四年(1925年),

 他发起成立“数人会”,经过二十二次讨论,拟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他认为,汉字在实行拼音制以前,写简化字是必不可少的办法,因此与李家瑞编《宋元以来俗字谱》。这本书表现了八九百年以来,简笔字演变的轨迹。

 

辞书建设
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向北大研究所提出《编撰<中国大字典>计划概要》。由于需要大量经费,无法实现。民国二十年(1931年),拟编《大学辞典》,也因经费无着而作罢。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北新书局编撰《标准国音中小字典》,共收九千余字,还附录有他创制的《点直曲检字法》。他还为《中国大辞典》撰写了三百多页的“一”字稿本。此外还写有《打雅》等文章。他还倡议使用“她”“它”二字,作为代词。

 
语法研究
在语法研究方面,民国八年(1919年)北大出版组印行了他的《中国文法通论》。他对于机械地模仿外国语法的《马氏文通》体系不满,主张结合我国语言实际,建立自己的语法体系;还反对以引用古奥的例句为尚的陈规,主张采用习见的和口语的例句。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高中生写了《中国文法讲话》。

 

戏曲改革
对于戏剧改革,他认为雅化了的昆曲,应处于历史艺术的地位,受人鄙视而仍有观众的京戏,应当进行改良。主张摒弃“恶腔死调”,改正剧本没有理想和文词不通的弊病,而以白描笔墨和方言去写脚本。以后,他为《梅兰芳歌曲谱》和《腔调考原》作序,对于京剧改革的阐释有所变化。他为使话剧发展取得借鉴,还翻译有剧本《戍獭》、《小伯爵》、《琴魂》、《天明》、《茶花女》。 

乐律研究
写有《从五音六律说到三百六十律》、《十二等律的发明者朱载堉》等论文多篇。说明中国乐律是建筑往“倍半相生”和“三分损益”两大原则之上,不宜于“变调”;而明代朱载堉发明的十二等律,解决了“变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划时代的贡献。他对中国古代将乐、度、历混为一谈,更羼入荒诞的五行学说的乐律观,进行了批判。他还对中国古代乐器的音律,进行了实际测试。 

文物考古
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京中国学术团体和瑞典考古学者斯文赫定,共同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他多次参与谈判,被推举为该团理事会常务理事。民国十七年(1928年),去日本出席东方考古学协会的学术会议,在京都东亚考古学会作了“新嘉量之校量及推算”的演讲。6月,在奉系军阀退出北京时,发起组织北京临时文物维护会。他还对美国中亚考古团在蒙古非法盗掘文物、中法考察团的法方成员一再违反协定并殴打中国团员等事,多方进行过斗争,并在《北旧》、《质问法使馆参赞韩德威》、《介绍黄种巡察团》等文中予以揭露和抨击。他还进行考古调查,在河南巩县、洛阳发现北魏和唐代的乐舞造象,又作“古度量衡举”,仿造汉代日晷仪。

 
摄影艺术
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写的《半农谈影》,是中国第一部探讨摄影艺术的著作。 

标签:

粤ICP备2020078845号-2

中文范本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