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旅游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旅游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01-04 工作总结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2021年旅游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范本1

2015年嘉兴市旅游工作总结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承前启后谋划“十三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旅游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关于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实施意见,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强根基、破瓶颈、补短板、谋长远,顺利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旅游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三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回顾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十二五”以来,旅游业加快转型发展,增强产业实力,全市海内外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14.22%18.21%的快速增长。2014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39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5.0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547.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4.91亿元,同比增长15.03%16.52%,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5.333.82个百分点。据市统计局初步测算,2014年旅游业增加值220.0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56%。旅游业从业人员25.7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7.81%。旅游行业队伍不断壮大,现有省级旅游经济强县2家、省级旅游强镇1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A级旅游景区62家,其中,5A2家、4A8家;星级酒店61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14家,特色文化主题酒店6家;旅行社135家。

——产品业态特色鲜明。“潮、湖、河、海、古镇” 等传统旅游品牌更趋成熟。“旅游+X”渐成主流,涌现出乌镇雅达、平安等养生养老旅游项目,铁哥们机器人主题公园、桐乡港龙木结构等特色工业旅游项目,嘉善碧云花园、海盐五味村等乡村度假旅游项目,乌镇国际戏剧节、西塘汉服文化节等文化休闲旅游项目,海宁皮革城、桐乡世贸中心等现代商贸旅游项目,大云温泉、绿道骑行、房车露营、酷跑乐跑等专项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十二五”以来,我市旅游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49亿元,年均增长27.85%

——公共服务提升显著。在游客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 ,以智慧旅游为重点,开发“iTravels嘉兴”手机软件,实现智能导游、导览、导航、导购等个性化服务。运行至今下载量已达450万次,排名全国同类产品第三位。构建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四大信息发布平台。建立我市首个旅游中介服务平台—巨蟹旅行网,设置行程私人定制等栏目。完善咨询服务体系,组建嘉兴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启用“12301”旅游咨询电话,基本形成市、县(区)、景区三级服务网络。调整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开通乌镇、西塘、梅花洲等主要景区旅游公交,推出了城市公共自行车游客租借业务,营造出“顺畅、舒畅、欢畅”的旅游环境。

——宣传推广亮点突出。探索建立“中介搭台、企业走台、政府站台”营销模式,制定《市场化拓市场暂行办法》,鼓励企业自主拓展客源,并在江苏、山东等地设立13家“嘉兴旅游专卖店”,实现产品落地销售。创新办节方式,运用市场化手段,成功举办红船旅游节、中外旅行商大会等一系列有声势、有影响节庆活动,累计签订合同2.79亿元,打响旅游产品集中采购地品牌。深化区域合作,联合开展“嘉绍互游”、“新春优惠月”、“看晚报、游浙江”等系列活动,加入京杭大运河18个城市旅游推广联盟,共同发表《杭州共识》。按照“主客共享”理念,启动“嘉兴人游嘉兴”活动,策划四季旅游主题,发行《嘉兴旅游护照》,进一步激发本地市民的出游热情。

——旅游环境安全有序。完善应急响应,全国首创建立跨区域旅游应急救援合作机制,首批与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满洲里和呼伦贝尔四城市签订《旅游安全应急处置区域间互助合作协议》。设立24小时旅游投诉热线,开通至今保持7天结案率100%,时效全省第一。依法实施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和旅游安全监督管理,多年来未发生一起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大力倡导文明旅游,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等18个部门组成的文明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共同参与促进文明旅游的合力。近两年,我市游客满意度测评居全省第二。

二、2015年主要工作

一是着力抓改革破难点,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产业地位得到明确1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鲁书记提出“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理念,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99日、14日林市长两次调研指导旅游工作。今年以来,市人大、市人大也多次专题研究旅游发展举措。首次作为市委主体班次,成功举办了“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研讨班,33个市级部门以及县(市、区)、旅游经济强镇(街道)60多人参加四天的培训。旅游业作为支撑嘉兴未来发展的七大重点产业之一,已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 加快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实施意见》,列出15项具体任务,细化37个部门(单位)主体责任,启动“旅游收入翻一番、旅游投资超千亿”五年行动计划。转变工作方式,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与途家网结成战略伙伴,双方将在品牌宣传、民宿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整合闲置资源、优化产品配置,促进楼宇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实现突破。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旅游业领导小组,组建市旅游委员会,设立每年2000万市级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完善操作细则,有效提升了对全市旅游的统筹协调能力。强化考核推动,同步开展市、县两级旅游增加值测算工作,并将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年度考核指标。

二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认真编制《嘉兴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专题研究嘉兴运河旅游开发与保护,联合印发《嘉兴市滨海旅游发展规划》,共同开展《长三角运河国际旅游产品联动开发与营销的对策与思考》课题研究,协商制定南湖革命纪念馆老馆“1921嘉兴故事”改造方案,积极指导县(市)旅游总规以及月芦文杉、南湖湖滨、温泉新城等专项规划,努力构建全市一张图、一盘棋。增长动力持续增强扎实推进“旅游投资千亿工程”,今年全市实施开发旅游项目82个,其中10亿元以上20个,列入省、市重点16个,1-9月份实际完成项目投资59.1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94.52%,预计年底可完成投资81亿元。云澜湾温泉、湘家荡风车乐园等18个项目初步建成,斯麦乐巧克力乐园、秀洲区嘉天乐园、濮院古镇改建、江南乌村等个在建项目进度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总投资100亿的宇宙大世界项目落户湘家荡,总投资300亿的山水六旗主题落户海盐,总投资5亿元的国际汽车露营地项目落户乌镇,总投资50亿的王店温泉项目签定意向书。融合发展成效显著。通过标准引领、线路对接、设施配套等多种手段,合力推进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濮院毛衫时尚小镇、海宁皮革时尚小镇等5家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名单,秀洲江南休博园、嘉善碧云花园等5家获批省级果蔬采摘旅游基地,云澜湾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伊佳林开心梦工厂、中国虫草博物馆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通过最终评定。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全市共有3家单位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6家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21家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18人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旅游商品再创佳绩,在全省大赛上我市选送的银杏叶系列、大运河贝雕获得金奖,福菱茶具获得银奖。重点项目品质提升。以高等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两大平台建设为着力点,今年以来,海宁盐官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桐乡红杉4A通过景观质量评审,西塘创5A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乌镇—石门省级旅游度假区、平湖九龙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在积极准备中,湘家荡创4A、桐乡稻香人家创3A有望在年底前完成。目前,新批3A级景区1家,旅行社10家。1-9月份,纳入统计86家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和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4.74%24.43%;纳入统计80家旅游饭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5%;纳入统计的133家旅行社组、接团人次同比增长6.09%29.58%

三是着力拓市场扩消费,品牌营销成效显著。紧扣主题做靓市场形象。开展“秀美嘉兴 运河故事”系列推广,策划“最美船娘”微摄影、微游记、微画报、旗袍秀等多项活动,发布“踏春赏花”、“摇橹江南”、“潮起月明”四季主题,推出粽乡文化游、美味乡村游、滨海游多条特色旅游线路。扩大媒体宣传,编印了《运河水城 秀美嘉兴》宣传折页,在《南湖晚报》刊登“运河水城秀美嘉兴”漫画连载,在“来吧旅行网”开设运河旅游专区,重点推荐“船游嘉兴”等水上游产品。加强运河沿线城市合作,参加联盟年会、第二届庙会等活动,通过了《泰山宣言》,深入推进“十个一”工程。成功将嘉兴运河纳入国际旅游产品体系,与扬州、无锡、杭州一起作为国旅总社向海外推广的主打线路进行销售。深化合作做大市场空间借全面接轨上海之策,巩固主要客源市场,首次与京沪宁苏杭甬等七城市共同主办中国会议与旅游产业发展论坛,圆满完成一年一度商务旅游上海对接活动,深化大学生市场客源营销,加快开发青年学生、自驾自助等散客群体。及时跟进迪士尼项目进展,主动进行票务等方面前期沟通。借三个“经济圈”平台之力,联合组织“江南绝色吴越经典”新春优惠月,联手开展“看晚报 游浙江”,以及杭州都市圈赴泰安、徐州、蚌埠等省外营销,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旅交会、浙江(江西)旅交会、中国西安旅博会,全方位拓展高铁沿线以及内陆省份潜在市场,目前来我市的游客已覆盖全国32个省市。借“一带一路”开发之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通过“走出去”与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印度等当地旅游部门、旅行商达成多个合作意向,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邀请日本、意大利等多批业界人士和媒体记者实地考察乌镇、西塘等景区。今年以来,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三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创新手段做活市场营销坚持以节兴旅、以旅惠民,组织策划了嘉兴生态旅游节、湘家荡旅游文化节等多项节庆活动,统筹实施了“5.19中国旅游日”全市优惠活动,连续推出旅游夜市、消费券大派送、嘉兴人游嘉兴、美丽乡村·携手共推等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共享嘉兴旅游的发展成果。坚持市场化拓市场,通过“以奖代补”支持市旅行社协会承办“2015嘉兴中外旅行商合作大会暨运河国际旅游产品推广会”,邀请10多个国家400多名代表参加,签订合同109份、涉及金额8700万,比上届增长21%。构建了多渠道发声、多介质阅读的宣传模式,在《嘉兴日报旅游周刊》、《南湖晚报嘉财富旅游》上刊发旅游专版104个,与高铁沿线十省十五家晚报合作,推出嘉兴旅游版面32个。《itravels@嘉兴》电子杂志实现手机同步推送,已刊发16期。依托互联网传播优势,加强与携程、驴妈妈、淘宝天猫等OTA平台合作,开展网络微视频和微画报大推广、旅游强县网络视频专题报道、全国网络媒体行嘉兴采风等活动。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各项配套协调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打造“智”高点按照“3+2”智慧旅游发展框架,加快应用系统建设,完善旅游商务中介平台-巨蟹旅行网功能设置,充实行程订制等个性化栏目,举办旅游攻略大赛,从中精选68篇对外发布,打响“游嘉兴,上巨蟹”新品牌。依托我市导航产业资源,合作开发“北斗·行·天际”智慧旅游宝服务系统,并在行游天下等部分旅行社先行先试。扩大手机App软件覆盖面,升级上线“iTravels 嘉兴”2.2版,充实“四导”(导游、导览、导航、导购)服务内容,目前下载量已达450万次,排名全国同类产品的第三位。以问题为导向,提高“畅”游度。实施旅游交通标识、旅游厕所、旅游景区环境三大专项行动,召开整治提升现场会,编制《嘉兴市区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规划(2015-2020)》,下发《旅游厕所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深化旅游景区整治提升行动计划》,前三季度已完成改扩建旅游厕所96座。探索城市公交旅游化改造,研究拟定实施方案,协调开通首条景区间旅游公交(乌镇-西塘),延伸市区公共自行车外来游客租赁网点10处,总数达到22处。以满意为导向,拓宽服务面。添印嘉兴旅游地图,开展红色旅游书屋与技师学院读书活动,改版嘉兴旅游微信(公众号),扩大嘉兴旅游的关注度和受众面,现有微博微信“粉丝”42万,发布各类信息14000多条。畅通82512020旅游咨询电话,今年以来接听各类问询2500多个。

五是着力强监管重规范,依法治旅成效明显。严守旅游安全底线,建立健全市、县(区)、企业三级联动体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重点加大对春节、“两会”等关键节点,汛期、安全生产月等主要时段,旅游用车、特种设备等重要部位的检查力度,1-10月共排查旅游企业493,发现整改隐患221处,整改率100%,实现旅游企业检查面、督促企业整改面、存在问题通报面“三个百分百”目标,全年未发生一起旅游安全责任事故。依法规范经营行为依据《旅游法》,分别对桐乡同行旅游有限公司、海宁网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5起旅游违法违规案件实施行政处罚。加强日常巡查,累计开展市场执法41次,其中联合执法13次,出动检查人员323人次。实施动态监管,完善质监平台,及时发布“旅游消费提示”,探索旅游质监“约谈”制度,充实“投诉公示”、“处罚公告”等版块内容,持续保持对旅游市场的“高压”态势。坚守24小时投诉热线,共接到旅游投诉142起,转移相关部门处理7起,协议理赔170418元,7天结案率100%,时效全省第一。投诉处理客观公正,无一发生行政复议和民事赔偿诉讼。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分工落实宣传引导、制度建设、行业自律和人员培训等具体工作,重点开展“秩序”、“治黑”、“清网”、“督查”、“规范”5个专项行动。加强公益宣传,刊登文明旅游漫画系列,开展“三进”活动(进广场、进企业、进社区),免费发放《文明旅游出行指南》、《十大文明旅游提醒语》等宣传品约10000份,不断营造出企业诚信经营、游客文明出行、市民明礼友善的良好氛围。今年前二季度我市以77.68分和80.16列全省第四位和第一位。

六是着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再上台阶。提高服务大局能力把抓落实作为工作的生命线,根据自身职责,顺利完成“五水共治”河道整治、“文明城市”抽查暗访、“互联网大会”服务保障,以及生态市建设、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等各项任务,做到履职有为、目标同向。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与青海海西州、四川九寨沟县旅游部门初步达成信息互通、宣传互动、客源互送、安全互保等合作意向。坚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硬任务来抓,总结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车辆使用、学习考察等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按照“岗位对责、绩效对帐”的要求,确保工作环环相扣、项项落实。提高为民服务实效牢固树立“三服务”宗旨,实施局领导和责任处分工联系县(市、区)和旅游项目制度,开展“进村入企”走访调研,完成“1+X”结对扶贫三年计划,在市领导牵头下,协调解决梅花洲景区等企业遇到的发展难题。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在数量大幅度上升的背景下(同比上升121%),31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实现了面商率、办复率、满意率100%的目标。积极打造“阳光政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67 条,发布动态信息356条。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加强旅游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一线从业人员三支队伍建设,举办了全市饭店业技能大赛、导游资格考试和年检审核,组织参加全省旅游局长培训班。主动送服务下基层,专程赴海盐、平湖等地进行法律法规专题辅导。提升救助能力,举办了四期应急救护和疫病防控培训,通过考核共有213人获得了救护员资格。积极开展全市3A级以上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算和审定,指导推荐8家景区列入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规范景区门票价格管理。

 

 

范本2

 

2015年旅游工作总结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我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优先的发展战略,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以招商引资、宣传促销、项目建设、景点开发、旅游扶贫等重点工作为着力点全力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5年,我县旅游总接待达到102.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6亿元。

一、加快政策出台

今年,我局草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件主要由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到外地进行考察学习和调研座谈。现文件初稿已出来,正在作进一步的修改。文件根据国务院31号文件精神,结合绥宁实际,借鉴旅游发达地区经验,从旅游发展的理念、动力、空间、政策措施保障上,进行重点突破,突出营造旅游发展环境、集中旅游投入、部门参与旅游开发、开展旅游营销等事关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旅游的开发投入上,力求出台新的措施,实现景区景点旅游招商引资的战略性突破,以旅游产业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二、狠抓宣传促销

1、举办了两次摄影大赛。201536日至46日举办美丽乡愁,花开绥宁春季摄影大赛和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摄影大赛,大赛收到摄影作品共计1200多幅。摄影作品突出了展现了绥宁古村落、自然风光、民俗节庆、民生态貌、文化传承、地方美食等生态和民俗之美。通过摄影赛,评选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并在有关媒体和微信平台进行了宣传,扩大绥宁旅游知名度。

2、举办本土民族歌曲合唱大赛。319日至20日,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妇联等部门举办飞歌苗乡侗寨,唱响绥宁风情本土民族歌曲合唱大赛,全县共有22支参赛队伍参加,通过传唱本土原创民族歌曲,全县上下掀起学习、传承、抢救民族传统文化的高潮。

3、组织开展千名艺术家写黄桑、画黄桑、拍黄桑活动。活动邀请绥宁县本土的国家级、省级书画摄影名家深入黄桑、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及军地两用高级人才邓东源等艺术大家来黄桑采风和写生,也吸引了湖南省、市的数名艺术界专家与职业画家以及来自绥宁、洞口、武冈、新邵等县(市)爱好美术书法的在校教师、大(中)学生,齐聚黄桑室外写生,开展笔会交流活动,共创作作品285幅。通过写黄桑、拍黄桑、画黄桑的立体式宣传,全方位推介绥宁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强景点的现代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黄桑乃至绥宁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

4、集中精力办好苗族四月八姑娘节。4月中旬,在长沙举行了新闻发布会;5月中旬,邀请新媒体、自媒体大号、微博大V、摄影家来绥采风,《历届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视频集锦》网络视频点击率达30多万次,大公网、香港文萃报、凤凰网等外宣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前期热身活动进展顺利。同时我局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抓好各项筹备工作,大力营造节庆氛围,通过节日庆祝、文化论坛、山城夜歌、民俗活动展示表演以及全省最美苗家姑娘评选等活动,集中展示苗家姑娘的美德和本土文化的厚重,扩大了苗族四月八姑娘节的影响力。活动期间,还举行湘商产业园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9个项目正式签约,合同引资42.7亿元。

5、组织跟着爸爸游绥宁旅游微信大赛。811日至13日,爸爸去哪儿栏目组正式在绥宁大园苗寨开拍,绥宁是第三季全省唯一的外景拍摄地。借此契机,旅游局联合其他部门精心策划,首次组织跟着爸爸游绥宁旅游微信大赛。大赛紧紧围绕美丽绥宁、人文绥宁、幸福绥宁这一主题,进一步多方位展现绥宁人文旅游资源,促进绥宁生态旅游健康快速发展。比赛期间共收到作品162篇,评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在微信平台及相关媒体登载。

6、做好旅游外宣。拍摄制作外宣专题片《蝶变之路》;中央4台《走遍中国》走进绥宁,拍摄《怪异的另类湘味》、《牛家人的牛事》;湖南娱乐频道《奇遇大自然》在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了五集专题节目,51115日连续播出。邀请中央10台《文明密码》走进绥宁、湖南卫视《湖南好人:屈家海》来绥拍摄、航拍大美绥宁、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来绥户外体验等活动,尤其是湖南卫视《奇遇大自然》有关绥宁黄桑节目的热播,黄桑的美名更是插上了翅膀。920日,我县迎来邵阳宝中旅行社组织的千人旅游团,这是自《爸爸去哪儿3》绥宁站播出后迎来的一次人数最多的旅游团。2015十一黄金周,全县接待游客2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51%43%

三、推进项目建设

1、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一是县城景区项目建设。县城巫水河两岸景观工程总投资16200万元,一期工程包括非物质文化长廊、山歌长廊、防洪堤、民族风雨桥等工程,共完成投资9000万元。2015年,实施了二期工程,主要包括防洪景观工程、酒厂段滨江路道路工程、廉政文化长廊景观工程,已完成投资1700万元。县城民族风格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投资5000万元。县城百亩湖面、千户苗居、万米文化长廊景观初具规模。二是曲幽谷景区项目建设。2015年投资2500万元,修建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游步道、供水供电、厕所等设施。目前,正在根据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要求,继续完善景区门楼、标识标牌系统、售票系统、生态博物馆等基础设施,预计投资达400万元。黄桑保护处还投资150万元,建设了黄桑生态旅游区的电子视频监控系统。三是寨市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项目建设。投资100万元,对抗日纪念碑进行移址建设。投资700万元,对古镇、寨黄公路、S221线公路两侧房屋建筑进行民族风格立面改造。此外,投入资金500多万元修建了下水道、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改造了古镇主要道路。四是景区旅游交通项目建设。寨市至黄桑旅游公路,总投资1亿元,13.92公里。目前,已经完成路基工程,完成投资6070万元。县城至黄桑曲幽谷景区旅游公路,共15公里,投资7000万元。目前,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已进入路面施工阶段,完成投资1000万元。黄桑乡至坪溪村旅游公路,是黄桑景区连接城步、通道主要景区的重要通道,共24公里,完成投资1200万元。上堡至乌鸡山旅游公路也已经开工,黄桑至城步南山的旅游通道即将打通。五是侗寨建设项目。上堡侗寨申遗工作进展顺利,鼓楼、寨门、风雨桥、村内房屋改造、道路铺装、围墙整修、古井恢复等工程完成总投资约1000多万。为营造侗寨民族特色,添置600多套民族服装,包括生活服装和表演服装。六是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修建了通往花园阁村的大桥,并建成民族风雨桥、环岛的环形路,种植樱花风光带。在花园阁村中心,修建了岛上的文化表演广场,规建观荷景观带,扶持一批农家发展农家乐。到目前为止,共计投资500万,旅游后发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23A级景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申报工作顺利。积极到省市协调3A景区的申报工作,并邀请部分领导和专家到我县就黄桑3A景区、花园阁3A景区、县城3A景区建设及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进行考察,根据提出相关的建设意见和要求,严格按照专家及领导的意见进行相关的建设。目前,各景区的申报文本已报市旅游局,黄桑3A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获批可能性很大。

3、招商引资得到重大突破。国投公司及邵阳路桥参与黄桑生态旅游景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已获得重大突破。1126日,国投公司、邵阳路桥与绥宁县人民政府三方在湘商大会上签约,总投资额50亿。此外,还与长沙梅溪湖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就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进行洽谈,也已取得很大进展。

4、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深入进行。为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启动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司发﹝201561号)文件精神,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户受益的原则,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广泛动员,切实把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2015年,我们争取了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7个:其中上堡村、花园阁村为第一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园村、大团村、赤板村、西河村、正板村为第二批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9月至10月我局会同其它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完成大园村的环境整治、游步道、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稻草人公园、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另外,针对上堡村现状,通过资金扶持、购买民族服装、发展农家乐、开展电商扶贫等途径增加村民收入,确保精准扶贫。2015年我们还争取了大湘西精品线路线路中国步道好风景扶持村落7个,预计可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目前,我县正在争取国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项目,主要用于建设黄桑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巫傩文化体验馆、上堡文化体验馆、景区游步道建设。

四、加强文化旅游结合

近年来,我县全面整理和挖掘具有浓郁民族和县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巫傩文化、红色文化和森林生态文化,大力进行活态展示。上堡、大团侗寨申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除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加大了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展示工作,出版了《大团上堡文化遗产》、《侗傩》、《侗族森林生态文化》等资料,打造了过侗年、兄弟节等传统节日,指导上堡、大团、花园阁等村寨成立了民俗表演队和芦笙队。黄桑巫傩艺术团正逐步做大做强,基本上每周能表演原生态的民族民俗节201510月,艺术团在株州夺取全省排舞大赛民族创编排舞第一名后,又在杭州市举办的2015“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全国总决赛上夺取最具含金量的原创排舞第一名、最佳创编等奖项。201510月艺术团已经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的盛情邀请,计划于2016年元旦前赴美,参加中国排舞代表团参赛2015UCWDC世界排舞联赛冠军赛。

五、抓好部门协调和内外联动

全县各部门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和参与力度,形成了全县大办旅游的强大氛围。发改部门积极推动落实旅游业发展改革、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旅游区域规划编制等重要任务,指导旅游等部门,先后争取了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传统村落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资金支持。宣传部门把旅游纳入年度宣传重点,加大了县内外旅游宣传力度,特别通过《绥宁旅游》、《绥宁在线》、《绥宁新闻网》等微信平台,集中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交通部门把重点景区公路建设纳入全县交通建设规划,并优先安排建设通往主要旅游景区公路项目。国土在未来五年用地指标调整中,优先保证旅游产业发展用地。林业部门从今年开始启动了多彩林业工程,着力打造景观林业。扶贫、教育部门今年和邵阳大专院校合作,开始招收绥宁旅游班,加强绥宁旅游人才培养。部门的联动,推进了绥宁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黄桑等重点景区外围通道和景区间公路逐步打通,花园阁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县和曲幽谷4A级景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逐步完善,形成了黄桑森林生态徒步探险游,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水上休闲游,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民俗风情游,上堡古国、寨市古镇以及大园古苗寨文化体验游等旅游线路。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强化旅游产业发展协作。积极对接大湘西生态旅游经济圈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协作圈,从景观设计、宣传促销、线路推介等融入湘西生态旅游经济圈,形成张家界-凤凰-怀化洪江-绥宁-怀化通道-桂林的跨省旅游线路,实现旅游市场、旅游交通、旅游客源地的对接。目前与省市有关旅行社已开展了绥宁旅游线路推广工作,将县城非物质文化长廊-曲幽谷-上堡古国-铁杉林-鸳鸯岛漂流等景点进行线路整合,推出了绥宁一日游、二日游、自驾游等内容,通过与新宁崀山、武冈云山、城步南山等周边景区联合营销组成线路,来绥宁旅游的人次逐渐增多。

六、加强队伍建设

四月八姑娘节和国庆长假期间,我局联合县委办、团县委、县妇联等单位举办了二期全县导游员、讲解员服务素质提升培训班。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重要景点周边村民等近百人参加了培训,开展了包括旅游接待礼仪、导游词编纂实务及讲解技巧、导游基础知识及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等旅游专业知识培训,旨在通过培训,全面提升我县导游、讲解人员服务接待水平,优化全县导游、讲解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展现绥宁旅游服务窗口形象,更好的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七、抓好安全生产

为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了年度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组织行业负责人学习《安全法》、《安全生产监督管一职责规定》及打非治违百日专项行动等文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我局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定期深入黄桑、寨市、大园、花园阁等景区进行重点监管,确保全县旅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的管理与检查,联合安监局、卫生局、交通、物价等相关职能单位,在十一黄金周和周末对宾旅馆、景点、旅行社进行了突击抽查,整治旅游市场秩序。2015实现职责范围内死亡人数为0,职责范围内不发生一次残废人以上重特大事故;职责范围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职责范围内火灾损失为0

2016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配合搞好国投公司的服务工作,推进黄桑国际生态旅游区建设工作。

二是搞好黄桑4A景区、花园阁3A景区、县城3A景区建设及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景点的开发建设。

三是配合做好上堡、花园阁旅游扶贫重点工作,做好相关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同时做好大园、大团、赤板、西河、正板村旅游扶贫项目工作。

四是继续抓好文化旅游结合文章,推动旅游产品升级。

五是扩大旅游宣传促销,提升旅游形象。

O 一五年十二月七日

 

范本3

旅游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安排

 根据政府工作要求,现将我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5年工作总结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在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七·一、重阳等节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俗表演、文艺演出等文艺活动。二是举办了全县农村社区文化骨干培训班。三是组织了为期近2个月的草原水乡·多伦之夜唱响文明和谐社区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四是围绕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

  ()全面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发展

  一是成功举办了内蒙古第九届环多伦湖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二是基层群众体育网络不断完善。目前,全县共有单项体育协会组织17个、体育指导站5个、晨练点21处、各级体育指导员213人。三是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篮球赛、广场舞表演赛等体育赛事活动,承办了全盟中国象棋赛等赛事活动,并积极组织参加了各项盟级赛事活动。

  (三)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文化馆实现了免费开放,举办了青少年书法、绘画、舞蹈等培训班,组织了全县象棋围棋比赛、小学生作文比赛等活动。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二是图书馆举办了好书伴我成长、阅读引领未来等活动,联合县委宣传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以书香草原、阅读城镇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三是乌兰牧骑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全年共开演出活动102场次,并在全盟乌兰牧骑会演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四是完成了十个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和文化设备配备工作。

  ()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监管,确保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开展了文化市场经营法律法规培训班、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3.18”法律宣传活动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二是累计出动检查700余人()对全县13家网吧、KTV等文化经营场所进行了检查。三是在安全生产月中对文化娱乐市场进行安全检查20余次,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四是开展了扫黄打非工作,共收缴盗版音像制品、出版物、盗版教辅资料3000余册()

  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开展公益文化服务,组织开展100多场文体活动,让文体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城乡各地。二是着力打造古城庙会、文化多伦草原水乡、生态多伦冬夏品牌活动,形成多伦特有的冬夏文体活动两大主题,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三是是扶持原创性作品。组织重大题材的创作活动,提高艺术产品质量,着力打造一批体现多伦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曲艺、影视等文化艺术精品。

  ()开展好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一是举办好内蒙古第十届环多伦湖公路自行车赛,将其与体育旅游精品路线结合起来,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夏季体育旅游活动和大型群众体育赛事。二是制定《2016—2020年多伦县全民健身计划》,充分发挥体育总会的协调组织能力,实行管办分离,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赛、篮球赛、足球赛、春秋季信鸽赛等形成赛制的赛事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着力推进村、社区文化室建设,推进十个全覆盖,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组成督查组,深入各村,进行督促检查各文化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指导各村文化活动室内部布置,为各乡综合文化站、各村文化活动室制作牌匾,印制文化活动室宣传手册,促进各文化站、文化活动室规范有序发展。开展好乡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提升乡村文化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各民间文艺团体、晨练点、单项体育协会给予补助,促进各民间文体协会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做好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组织好青少年作文、书法、绘画、棋类、音乐、舞蹈培训班及读书日等活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四是乌兰牧骑继续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等公益演出活动的深入开展。五是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县、乡、村保护工作网络和非遗资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开展非遗项目音像光盘制作和非遗传承工作坊建设项目,出版《多伦非遗丛书》。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一是按照上级要求,稳妥推进图书馆、文化馆体制改革工作,成立理事会,完成图书馆文化试点改革任务。二是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全县经济转型的第一线,增加生活积累,促动工作热情,激发创作灵感,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帮助文艺工作者更新业务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认真做好新闻出版工作,突出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一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由重事后处罚重事前预防、由重管理重服务转变,做好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所有审批和执法业务全部通过平台办理,平台使用率达到100%。二是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以网吧、娱乐场所、图书、印刷等四类市场为重点,依法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三是实施好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五个专项行动。继续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强本级党政机关正版软件工作的检查指导,建立健全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

  ()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是加大引导和培育文化产业力度,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按照区域特点和草原特色重点打造多伦玛瑙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坝上古城、草原水乡多伦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园、旅蒙晋商山西会馆晋商文化产业街区、马鞍具制作展示基地、满蒙汇宗喇嘛教文化产业街区和多伦天创影视文化基地6个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多伦文化产业品牌。二是用足用好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文化产业资金支持。

 

 

范本4

 

2015年南岭乡旅游工作总结

2015年,我乡的旅游工作在县旅游局的关心和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参与下,我乡旅游工作重点在旅游观光农业等方面扎实推进工作。现就今年来全乡旅游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府引导,强化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机制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旅游业的开发,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更好地促进我乡旅游业发展,乡党委、政府在年初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并制定政策,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扶持,将旅游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景区投入,打造特色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 

  为进一步宣传好南岭的观光农业成果,进一步把我项打造成为观光旅游农业大乡,争创特色旅游乡镇。我乡利用媒体,多次在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南岭乡油菜花节、上品山景点等特色,让更多的游客深入了解南岭。同时利用砚溪村的良好基础设施,打造沿江风景区,同时新增了许多为民项目,力争把砚溪村打造为优秀生态旅游村。 

  三、强化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对乡各旅游景点的保护,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培训,为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连同安全、卫生等部门,引导业主完善、标准、提升餐饮质量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调元旅游知名度。 

  四、存在的不足 

  1、乡旅游景点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2、旅游景区缺乏专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0151210

 

标签:

粤ICP备2020078845号-2

中文范本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