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闻记者培训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答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2021新闻记者培训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
(一)单选题
1.____是新闻的生命。( C)
A.市场性 B.奇异性 C.真实性 D.趣味性
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的____原则。( B )
A.趣味性 B.真实性 C.时效性 D.接近性
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____不符的报道。( D )
A.受众需求 B.广告主的需求 C.媒体的需求 D.客观事实
4.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赢得____信任的能力。(D )
A.新闻界 B.企业 C.广告公司 D.公众
5.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____的基础之上。( B )
A.新闻数量 B.新闻真实性 C.新闻时效性 D.新闻趣味性
6.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损害了____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D )
A.新闻从业人员 B.广告公司 C.广告主 D.新闻业
7.记者通过____来让公众认知。( A)
A.新闻报道 B.个人魅力 C.所在媒体 D.行业状况
8.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____的损害。( B )
A.名誉权 B.知情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
9.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一种____的关系。( B)
A.此消彼长 B.相互促进(促退) C.相悖 D.没有关系
10.“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____层面的虚假新闻。(D )
A.新闻知识 B.新闻采写 C.新闻编辑 D.新闻伦理
11._____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B )
A.设备方面的投入 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C.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 D.高额的经济利益
12.____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 A )
A.记者 B.编辑 C.广告主 D.受众
13.如何处理及时性和____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从业人员减少虚假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 A )
A.真实性 B.趣味性 C.显著性 D.接近性
14.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____和消费化。( D)
A.理性化 B.深刻化 C.严肃化 D.产品化
15.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应根据____进行取舍。( D )
A.个人好恶 B.媒体利益 C.广告主利益 D.新闻价值
16.新闻自律是____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A)
A.新闻工作者 B.政府管理部门 C.广告主 D.社会公众
17.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的____。 ( C )
A.全面性 B.活力性 C.独立性 D.趣味性
18.____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调查新闻事件的基本权利和保障。(B )
A.申诉权 B.采访权 C.批评权 D.出版权
19.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____。(B )
A.与广告主及时沟通 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
C.服从媒体机构的利益 D.迎合受众的喜好
20.假新闻一旦发生,新闻单位要_____。( D )
A.沉默应对 B.拒不承认 C.推脱责任 D.积极面对,化解危机
(二)多选题
1.虚假新闻可以从_____角度来理解。( ACD)
A.新闻观 B.同行竞争 C.新闻伦理 D.新闻采编
2.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____。( ABC )
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 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
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 D.虚假新闻就是失实报道
3.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____。( BCD)
A.虚假新闻的数量有所减少
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
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跨国性特点
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
4.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____。( ABC )
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D.虚假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不大
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ABD )
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 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C.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6.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ABC)
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 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D.虚假失实新闻在新时期有新特点
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____。( ABC)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 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
C.数据和图片造假 D.采访不实
8.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层面的表现形式有____。( ABCD )
A.商业炒作、编造新闻 B.为了个人名利而策划虚假新闻
C.为求典型、任意拔高 D.新闻敲诈、丢失客观
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____。( ABC )
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
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
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D.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
10.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形式有____。( ABC )
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 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
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 D.受利益驱动
11.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____。( AC)
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 B.记者应该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C.一味抢新闻时效性导致的虚假失实新闻 D.媒体行业不需要自律
1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维度上看有____。(BCD )
A.外部环境的影响 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
C.市场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 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1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____。( AC )
A.外部环境的影响 B.媒体机构受利益驱动
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 D.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1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维度上看有____。(AB )
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 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
C.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 D.媒体机构缺乏核实机制
15.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有____。(ABC )
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 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
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 D.道德缺失,真实让位利益
16.外部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形成有哪些影响?(BD )
A.媒体从业者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能力
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
C.外部环境的改变对虚假失实新闻没有影响
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17.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 ( AB )
A.专业精神的培养 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
C.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D.加强与广告经营部门的互动
18.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ABD )
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 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C.记者个人利益出发 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
19.记者的业务知识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BCD )
A.加强媒体的管理 B.新闻知识和法律法规修养
C.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修养 D.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
20.在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 AB )
A.完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严格聘用制 B.建立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制
C.与记者个人的发展没有太大关系 D.以媒体利益为主
21.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失实报道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 ( ABD)
A.加强采访环节管理 B.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
C.采编流程方面的虚假失实报道无法避免 D.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从业资格制度
22.媒体在加强采访环节管理时应注意____。( BCD )
A.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可不与其沟通
B.保护记者采访权的实现和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
C.培养和协助记者提高采访能力
D.媒体要求记者采访必须遵守现场原则、采访作风扎实原则、平衡原则
23.媒体在加强编辑环节管理时应注意____。( ABD )
A.力求信息全面,保证整体真实 B.认真核对单个新闻报道,保证微观准确
C.媒体可放松对编辑环节的管理 D.建立编辑部门的核实机制和事后处理制度
24.媒体在对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中应注意____。( ABC )
A.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 B.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
C.选取与新闻事件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源 D.难以核实可以不进行核实
25.对信息源的核实分为以下几种情况____。( ACD )
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 B.对采访内容的核实
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 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
26.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相关制度方面应注意____。( BCD )
A.对责任人尽量从轻处理,主要从制度、机制建立并严格执行新闻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构建一个“制度打假”的氛围和机制
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与答辩制度
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新闻实行分类监管
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
27.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工作的管理,应做到____。( ABD )
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 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
C.坚持采编合一制度 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
28.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AC )
A.虚假失实报道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 B.影响媒介公信力
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 D.扰乱社会秩序
29.虚假失实新闻的传播途径包括____。( ABCD )
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30.虚假失实新闻会对____产生影响。( ABCD )
A.国家 B.社会 C.个人 D.媒体
31.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易导致____。( ABC )
A.造假新闻和有偿新闻 B.媒介公信力下降
C.公众知情权的丧失 D.社会秩序混乱
32.部分记者为了获取个人或组织利益,将新闻职业道德弃之不顾,表现在____。( BC )
A.社会责任感很强
B.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C.以负面新闻相要挟,从报道对象单位获取丰厚利益,搞有偿新闻
D.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积累
33.防止虚假失实新闻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ABD )
A.新闻记者个体层面 B.媒体采编流程层面
C.社会发展层面 D.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
34.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是由____等外界因素决定的。(AB )
A.经济利益 B.人际关系 C.个人利益 D.个人修养
35.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应做到____。(ABCD )
A.避免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B.不应一味追求轰动、新奇的传播效果而故意夸张歪曲事实
C.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
D.在进行选题把关时,不应根据个人偏好或抵触心理进行选择
36.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____的一种行为。( AB )
A.自我限制 B.自我约束 C.自我放纵 D.强制性管制
37.要想彻底杜绝虚假失实新闻,还必须进行他律,包括____。(ACD )
A.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B.进一步加强媒体的自律
C.推行新闻行业评议制度,定期对虚假失实新闻曝光
D.聘请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担任传媒内部监察员
38.在媒体机构内部建立记者的信用记录体系有利于____。( ABC )
A.对记者的专业信用进行记录
B.对记者形成约束,并让媒体对记者前期行为有掌握
C.规范记者的行为
D.给记者造成压力
39.在编辑环节中应强化编辑责任,要求编辑过程不能伤害稿件的真实性,健全____三级审稿制度。(BCD )
A.记者 B.编辑 C.部门负责人 D.总编辑
40.约束记者对采访权的滥用是为了防止____。( ACD )
A.记者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
B.记者对信息源进行核实
C.记者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
D.记者制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
(三)判断题
1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事实依据。(√ )
2.新闻报道中出现部分内容失实不属于虚假失实新闻。( ×)
3.虚假新闻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 )
4.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
5.非故意的失实新闻,对媒体的形象没有损害。(× )
6.面对其他信息源时,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转载。(× )
7.在公众与传媒这对关系中,公众是传媒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传媒是被评价的客体。√
8.虚假失实新闻对媒体与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就可消除。(× )
9.新闻的品质与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
10.传媒公信力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 )
11.正面的虚假失实新闻能起到宜扬、鼓舞的作用,有益无害。(× )
12.虚假失实新闻更广泛的受害者是受众。(√ )
13,虚假失实新闻只要不被揭穿,就没有危害。(× )
14.虚假失实新闻对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
15.“刻板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对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长期片面、歧视性、不平衡报道而形成的。(√ )
16.虚假失实新闻将严重影响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竞争力方面的表现,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
17.道听途说指记者在进行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切身实地调查事实真相,只是在一些听闻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象”而形成新闻报道。(√ )
18.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可以对数据进行造假。(× )
19.故意摆拍不属于图片造假。( ×)
20.新闻记者叫以直接使用网络信息源。(× )
21.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
22.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可以对报道对象的事迹任意拔高。(× )
23.新闻采编中,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信息真伪把关不严,是导致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24.新闻的真实性不重要,只要能给媒体机构和广告主带来利益就行。(× )
25.媒体机构本身没有建立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就等于变相纵容虚假失文新闻。( √)
26.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是个体性为主的精神劳动。(√ )
27.为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必须在新闻叙事中交代消息来源,交代消息来源就构成了客观性叙事的必要环节。( √)
28.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的深入程度成反比。(× )
29.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跟进调查是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态度。( √)
30.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能力的消解,容易导致虚假失实新闻的出现。(√ )
31.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和趣味性。(× )
32.只要新闻从业者和媒体机构的自律就能够杜绝虚假失实新闻。(× )
33.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 )
34.编辑可以根据版面的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任意删改。(× )
35.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直接来源和首要方式,严谨细致的采访是防止新闻失实的第一道防线。(√ )
36.现场采访浪费时间,新闻记者只用电话采访或邮件采访就行了。(× )
37.在采访时,做到基本事实真实和整体真实即可,细节无所谓。( ×)
38.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
39.在调查相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利用获得的多重信息源进行相互印证,可以提高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
40.新闻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新闻纠错、打假机构,专人负责,使之常规化、正规化。(√ )
公务员试题相关文章
-
2021年重庆市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题
-
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内容?“五个一批”工程包括哪些?
-
扶贫项目实施进度有什么时间要求?扶贫项目迟迟不实施有什么影响?
-
脱贫攻坚贫困医疗救助政策有哪些?医疗救助“三保险”“两救助”“两基金”主要包括哪些政策?
-
申请农村危房改造需要哪些条件?哪类农户不能纳入农村危房改造?
-
贫困区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是什么?
-
比赛结束后发朋友圈的句子81句
-
在医院陪护父母的感悟62句
-
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 )答案
-
公务员报名推荐表填写模板
推荐文章
中文范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