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事故应急预案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目 录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3 专业工作组
2.4 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
3.预防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警
3.2 报告制度
4.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分级
4.2 应急响应启动
4.3 先期处置
4.4 指挥与协调
4.5 应急处置
4.6 信息发布
4.7 应急结束
5.善后工作
5.1 善后处置
5.2 调查分析
6.应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6.2 队伍保障
6.3 技术保障
6.4 装备保障
6.5 交通运输保障
6.6 医疗卫生保障
6.7 物资保障
6.8 经费保障
7.监督管理
7.1 宣传、培训和演练
7.2 奖励与责任
7.3 监督检查
8.附则
8.1 预案管理与更新
8.2 预案解释部门
8.3 预案实施时间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下简称矿难)应急救援体系,及时有效地组织矿难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危害。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株洲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矿难防范和应急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
1.4.1统一指挥,属地为主。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制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发生矿难事故后,按应急响应顺序启动煤矿企业、当地政府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本预案。
1.4.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加强矿井安全监控等基础管理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做到控制事故,安全生产。
1.4.3以人为本,反应快速。建立事故信息快速反应机制,以抢救人员和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为中心,及时应对,妥善处置,防止事故蔓延恶化,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矿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矿难应急处置工作。
2.1 应急组织机构
市人民政府设立株洲市矿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协管副秘书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应急办、市公安局、市政府新闻办、市卫生局、市交通局、攸县人民政府、茶陵县人民政府、株洲县人民政府、醴陵市人民政府、中国电信株洲分公司、湖南移动株洲分公司、中国联通株洲分公司负责人为成员。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2.1市领导小组
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矿难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矿难应急救援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
2.2.2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贯彻落实市领导小组各项工作部署,制定事故灾难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工作细则,开展具体工作;研究和协调解决矿难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检查、督促和协调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应急处置各专业组的工作;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通报有关矿难事故情况;会同市政府新闻办发布矿难有关信息。
2.2.3 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负责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指导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挥调动全市矿难应急资源;开展矿难应急救援的宣传、教育和预案演练工作;组织事故灾难调查处理等工作。
市应急办 协助做好矿难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报告和综合协调工作。
市公安局 负责依法控制事故灾难责任人,维护矿区及事故灾难关联地区的治安和社会稳定;为应急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到达事故现场提供道路保障。
市政府新闻办 负责矿难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会同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新闻稿,及时组织媒体开展解疑释惑、澄清事实工作,正确引导舆论。
市卫生局 负责组织和协调医疗救治,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市交通局 为应急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提供运输保障。
攸县人民政府、茶陵县人民政府、株洲县人民政府、醴陵市人民政府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置矿难事故;妥善处置善后工作;组织开展矿难应急救援的宣传、教育和预案演练工作;协助安监部门做好事故灾难调查工作。
中国电信株洲分公司、湖南移动株洲分公司、中国联通株洲分公司 保障矿难事故救援现场通信畅通。
2.3 专业工作组
事故抢救组:负责组织、指导事故灾难抢救方案的制定,协调、调度矿山救护队和救灾所需的设备、物资。由事发地县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等部门人员及技术专家组成。
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故灾难原因及经过进行全面调查,写出事故灾难调查处理报告。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市公安局等部门人员及技术专家组成。
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组:负责组织救治受伤人员,维护矿区稳定和生活保障,死难人员的抚恤、亲属的安抚等保障工作。由事发地县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事故煤矿企业及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部门人员组成。
2.4 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
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事故救援方案,对抢险救灾的人、财、物进行统一调度使用,下达抢险救灾命令,批准救援人员入井许可。
指挥长:由事发地县人民政府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担任指挥长,事故煤矿矿长协助指挥长工作。指挥长负责组织实施事故救援方案,积极营救遇险遇难人员,下达救援命令,防止事故扩大;根据预案和现场实际需要指定副指挥长及其他指挥部成员,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第一副指挥长:原则上由煤矿总工程师担任。其职责是组织制定营救遇险遇难人员方案和处置事故灾难计划,组织编制保障抢险救灾工作正常进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指挥长批准后实施。
机电副指挥长:根据计划,在企业范围内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物资,提出需外购或外单位支援的设备、物资清单;组织对主要提升机、通风设施、变电所、主要排水泵等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确保正常运行。
通风副指挥长:根据计划和指挥长的命令,对矿井风流进行监控和调度;对井下通风、瓦斯、煤尘及其他有害有毒气体、火情等情况进行监控。
后勤副指挥长:根据救灾计划,为抢险救灾组织和调集足够的人、财、物;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伤员救治、家属安抚等后勤保障工作。
救护队长:根据救灾计划,全面负责领导指挥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如与其他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联合作战部,由服务于发生事故灾难的煤矿企业的矿山救护队队长担任作战部指挥,协调各矿山救护队战斗行动。
3.预防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警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搞好各类事故灾难的预防预警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灾难发生。
(1)建立和健全煤矿企业安全信息网站,负责收集并登记井下安监员、瓦检员及职工提供的各种安全信息。
(2)健全完善安全隐患公布及排查制度。由煤矿企业负责定期把安全信息网站获取的安全信息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提供的数据、各类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分析,制作矿井的安全隐患排查表,明确整改措施、负责人和完成时间,并在井口和调度室(站)张贴,公之于众。
(3)突出矿井突出严重采掘工作面的名称、地点,石门揭煤或震动性放炮的地点、放炮时间以及停电、撤人的范围要在井口和调度室(站)预警预报栏公布。
(4)水患严重矿井井下进行探放水的地点和时间,受水害威胁地点工作人员的通知办法和安全撤退路线要在井口和调度室(站)预警预报栏公布。
(5)煤矿企业要和当地气象站、地震、水利以及供电部门建立信息热线。一旦得到灾害性天气、地震、洪水、地质灾害及停电事故预报,必须提前通知矿区职工及家属,必要时停止生产,人员不得下井。
3.2 报告制度
3.2.1 死亡事故上报程序
(1)煤矿发生死亡事故,应立即报告所在地县人民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通报所在地公安机关。
(2)各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接到事故灾难报告后,立即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市主管部门。
3.2.2 报告内容与时限要求
(1)报告内容:事故单位及所在地;事故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灾难类别、伤亡(含失踪、中毒)人数及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事故灾难简要经过,对事故灾难原因和性质、影响范围的初步分析判断;事故灾难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对事故灾难发展趋势的预测及请求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
(2)时限要求:报告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报告市人民政府、市有关部门(单位)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报告省人民政府,不得超过1小时,并在2小时内作出书面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4.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分级
煤矿事故灾难根据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四级响应,颜色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Ⅳ级:一般矿难,指一次死亡1~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足5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
(2)Ⅲ级:重大矿难,指一次死亡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不足10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
(3)Ⅱ级:特大矿难,指一次死亡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足30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
(4)Ⅰ级:特别重大矿难,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4.2 应急响应启动
发生死亡1~2人/次的煤矿事故,启动矿级应急救援预案。
发生死亡3~9人/次的煤矿事故,启动市应急救援预案;以事故发生地县人民政府为主,由事发地县矿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市领导小组指导、协调事故发生地县人民政府进行事故救援。
发生死亡10~29人/次的煤矿事故,启动市应急救援预案,市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
发生死亡30人/次以上的煤矿事故,启动市应急救援预案,市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并提请启动省应急救援预案。
4.3 先期处置
事故灾难发生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立即按本矿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成立现场救灾指挥部,积极采取措施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灾难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按煤矿矿难级别,分别启动各级人民政府煤矿矿难应急预案。启动高级别应急预案时,事发地低级别预案先行启动。在低级别预案先行启动后,要密切注意和防止次生、衍生事件(事故)的发生。
4.4 指挥与协调
市应急预案启动后,市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或指导,协调事发地县及市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事发地县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专家及救护队参与抢险救灾;指导现场抢险救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件(事故);协调县人民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单位)提供应急保障、调度各方面应急资源;部署做好维护现场通讯、交通畅通和治安秩序稳定工作;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等。
4.5 应急处置
4.5.1应急预案启动后,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及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应立即组织专家组、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尽快安全撤出灾区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及时救治受伤和中毒人员;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应保护好事故灾难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作出标志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记录。
(2)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灾难的危害和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
(3)根据事故灾难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通风、提升运输、排水、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
(4)根据救护队侦察情况迅速制定救援方案。
(5)为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条件具备时,应在靠近事故灾害区的安全地点设立井下救灾基地。井下基地的指挥由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选派具有救护知识,并熟悉井下情况的人员担任。井下基地必须装有直通地面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电话。
4.5.2 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及方法。在编制抢险救灾方案和救灾计划时,各类矿难的施救原则与方法参见《湖南省煤矿主要灾害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及方法》。
4.6 信息发布
矿难事故信息发布遵循及时准确、把握适度、突出重点、分类处理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第一时间通报市政府新闻办,并安排专人配合市政府新闻办按照《株洲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4.7 应急结束
遇险遇难人员全部升井(特殊情况除外),事故隐患消除,并制定和采取了防范措施后,经市领导小组同意,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撤消,应急状态结束。
5.善后工作
5.1 善后处置
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组要会同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事故灾难中的伤亡人员及其亲属,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对紧急调集、征用有关部门(单位)的物资按价付款或归还。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理赔工作。
5.2 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灾难处置阶段介入收集有关资料。应急状态结束后,要查出事故灾难的原因、性质、责任、经验教训,制定防止类似事故灾难发生的措施,并写出调查报告报市人民政府。
6.应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矿难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和重、特大矿难信息报告系统。规范事故灾难信息获取、分析、整理、发布、报送的格式和程序。保证各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应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6.2 队伍保障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县人民政府和各煤矿企业应建立、充实、完善煤矿救护队伍和矿难应急救护信息数据库。
6.3 技术保障
建立市矿难应急救援专家库,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市领导小组可根据事故类别和严重程度调集相关专业专家协助事故的抢救、调查和分析。
各煤矿应有及时填绘的能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必备资料;国有煤矿必须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十一种图纸,并实行专柜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可根据需要随时提供。
6.4 装备保障
市、县救护队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配备救援装备,并保证状态良好。
6.5 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部门应根据矿难救援需要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应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必要时,由事故灾难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实行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确保救灾人员、伤员、物资和器材运输畅通,及时到位。
6.6 医疗卫生保障
重点产煤县必须加强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成立卫生救援指导小组,明确1~2个矿难伤员救治定点医院,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设备和医护人员,提高定点医院应对矿难的救治能力。
6.7 物资保障
重点产煤县、煤矿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6.8 经费保障
事故救援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如暂时无力承担时,应由事发地人民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中协调解决。
7.监督管理
7.1 宣传、培训和演练
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要加强矿难事故的预防、救援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救援应急演练。
7.2 奖励与责任
对在矿难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且造成严重损失的,有关部门(单位)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3 监督检查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市有关部门(单位)对本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应急措施到位。
8.附则
8.1 预案管理与更新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预案,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8.2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8.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常用公文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中文范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