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交流发言稿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在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交流发言稿》,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在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交流发言稿第1篇
很荣市教育局能给我这个平台,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向各位领导汇报我们学校这五年来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一、 有效课堂筑基石
学校从08年7月建校伊始,我们就意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前提,是家长对学校的现实需求。而教育教学质量又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要想向课堂要效益,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校筹建之初,学校班子就围绕“如何打造有效课堂”进行专题研讨,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研讨拟定了相关的制度、措施。
09年12月,校长在全市“提升课堂效率推行综合育人”教育论坛上做了《素质决定成败》的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学校打造有效课堂的操作策略,我们的有效课堂操作策略概括起来就是二十字——制度导向,专业引领,精细准备、优化过程,勤于反思。
1、制度导向
我校在建校第一学期便出台了教学教研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特别是实施绩效工资以来,我们将有效课堂教学与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激励教师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以强烈的责任感与崇高的使命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2、专业引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教学目标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学校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是建设特色学校的基础、动力和源泉。
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五子”活动,
即:“做学子”,学校先后派出80位教师到XX外国语实验学校、XX泡桐树小学、川师附中等学校挂职学习。派出230多人次参加省市县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同时,学校给每一位外出培训的教师都给了任务,回校后不但要做听课后的经验交流,而且要上一堂汇报课,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提升自我,引领同伴。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每周三、四下午对教师进行教育技能培训,从普通话、三笔字、脑课件制作这些教师基本教育技能着手,给每位教师明确学习目的,下达学习任务,每期末组织对教师技能考评。
“结对子”:拜师结对,手把手地教、人跟人地学,特别对是年青教师,学校进行了跟踪帮助,让他们能够很快成长起来。
“引路子”,请专家学者讲学、上示范课,学校邀请市实验小学校优秀教师到我校上示范课,同时我校也安排教师同堂竞技,并有幸请到教育局的专家现场指导,本期学校已经与北大附中取得联系,并决定近期与我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我们想的是把这些名校、名教师、教育专家请到学校来,与老师们零距离、面对面的对话、交流,让老师们切身感受新的课程理念,从老师的心灵深处来触及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压担子”:要求骨干教师做好传帮带,全校实行“无障碍”听课制度,让教师在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中产生火花和亮点。现在,学校已形成了浓厚的推门听课氛围,以前,我有切身体会,老师们上课总爱把前后两扇门都闭得死死的,害怕有人打扰了课堂,而现在,我们的老师总是主动的打开教室的前后门,并在后排准备好了凳椅,随时欢迎其它老师听课给予指导。我们的教师每期听随堂课的节次都远远超过了学校提出的要求,教师们对于听随堂课热情很高,而且感言,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不少。
“搭台子”。我们建立了教科室、教研组、教师个体三级教研网络,校本教研坚持“六落实”,随时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课例评析,研讨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阶段总结、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坚持做到“课后有小节,每周有体会,学月有反思”。
3、精细准备
我们将课前准备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大要素,要求每位任课教师细致了解学情,关注学生情感、认知、学法三大需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习惯、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加强与学生沟通和情感认同,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小学各年级也均有住校生,留守儿童很多,在学校全体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下,我们没有一个学生辍学,学习风气也很浓厚。
我们要求教生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一是教学具的准备,要求师生在课前准备好教材、多媒体课件、笔记本、所需教学具等;
二是知识的准备,要求每堂课前都要给学生安排预习内容,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和交流,以获得知识上充分准备;
三是身心的准备,要求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通过实行课前一首歌、静息关分钟以及开展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等方式,劳逸结合,确保师生上课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为此,学校在每周一个常规主题教育中,专题针对课前准备进行一周的训练,现在,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上课前,都知道该准备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收到很好的效果。
4、优化过程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教学过程的优化,为此,学校提出了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所关注的十个词语:情境、民主、人本、全面、合作、生成、手段、结构、节奏、反馈。
要求设计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文化生态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本,立足“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善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任何名学困生,每一次学情调查成绩出来,老师们不关心班上有多少学生考了高分,而是关心有没有不及格的学生,从内心说,我们的老师在转化不及格学生上煞费苦心。
学校明确课堂教学结构的“五个强化”即:强化导入新课激趣性,强化复习巩固实效性,强化教学流程参与性,强化课堂训练典型性,强化课堂总结概括性。在全校课堂教学中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提倡原生态课堂,还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强调课堂中的生成,合理、适用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我们还特别对教师的板书提出明确要求:板书要有艺术性、科学性、简明性。为此学校为每位教师还特制了一块小黑板,每天练字,并展示于各班教室外,以此来促进教师的写字水平。
制定出了《有效课堂评价细则》,明确提出评价的五个注重:
注重多元评价、注重质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真实性和情景性、注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性评价。要求每位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度、量、序,加强反馈,及时掌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勤于反思
学校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的常态化、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以反思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来提升课堂效率。
学校正是在徐校长有效课堂策略思想的引领下,在一年办规范,两年见成效的总目标下,稳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五年以来,学校已有百余人在省、市、县优质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40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先后被评为全市学校综合评估获一等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好班子、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等。
二、英语特色助腾飞
学校在本地区率先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利用“3(课标)+1(校本)”课时安排,研发校本教材,让学生分年级、分阶段、分目标,有步骤地完成相应的“礼仪语类、课堂语类、生活语类”的语言提升,英语课堂践行高效革新,营造愉悦氛围,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通过组建英语兴趣小组,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坚持环境育人,通过校园指示牌、班名、标语、文化墙、校园英语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学生既能感受纯正的母语,也能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努力让整个校园文化充满浓郁的英语气息。二0一二年五月,学校成为全省小班化英语教育特色学校示范单位。
三、和谐文化育品牌
学校位于新区怡园路,占地140亩,建筑面积22000余平方米。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均高标准修建。多媒体室,理化实验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科技制作室、形体训练室等一应俱全。
学校本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人格与综合素养和谐发展” 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重点,自主教育为中心,体验教育为特色,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开展多形式的文体竞赛活动,建立学生成长小屋, 开设“心灵信箱”。 我们的社团活动已初具规模,在每周星期二用一小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学生社团活动,目前小学部已组建的社团有文学写作、英语口语交际、奥数、书法、绘画、舞蹈、合唱、乐器、篮球队、田径队、心理健康等30余个社团,现在每周星期二,成为学生们最盼望的一天、也是最快乐的一天。
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提供高规格免费住宿,聘请高素质的生活管理团队,24小时为学生提供周到的服务。
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流的后勤服务,让我们正向西南名校迅速成长。
在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交流发言稿第2篇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议,是我市多年来针对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召开的第一次经验交流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我市教育教学工作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分析问题,找准症结,明确努力方向,落实工作措施,齐心协力推动全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感触很深。我们知道,抓教育,就是抓百年大计;办学校,始终以育人为本。没有质量作保证,育人就会丧失根基、迷失方向,学校就将无法生存、无力发展,教育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存在的价值。值得欣慰的是,我市基础教育战线特别是历年来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同志们,长期以来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始终坚持教学质量中心地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有力推动了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会上几位同志的发言,在确保教学质量方面其实有一个共同点,我简单总结了一下,那就是“三个好”。第一个“好”是有一个好班子。不管是教育行政机关,还是学校,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都有一个团结协作、坚强有力、思路清晰、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职工理直气壮抓管理,真抓实干求质量。第二个“好”是有一套好制度。这些好的制度,既包罗各项工作内容,又锁定各个工作环节,既体现约束力,又彰显激励性,既体现竞争力,又兼顾公平性,并且已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体现着鲜明的特色。第三个“好”是有一支好队伍。这些学校的教师群体,不仅学有所专,而且教有所长,不仅有敬业的品质,而且有创业的精神,不仅勇于探索,而且善于协作,这是办学能够保质量、出成绩的关键之所在。当然,这三个“好”不可能反映我们工作的全貌,基层学校和教师已经或正在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还有很多,也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好”,才支撑起了我们的教学质量,才成就了我们的教育事业。
在去年11月份召开的全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总结表彰会上,我曾经提到,就全市整体而言,教学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教学质量还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其一,教学质量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个别学校教学工作还非常落后。其二,学校综合竞争力不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导致部分生源流失。以高考为例,我市一本、二本进线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应届生一本上线率最高的宝丰一高和叶县高中也只有7%。其三,教科研气氛不够浓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尚未得到及时有效推广,教育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力度不大,教育改革和教学探索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创新氛围尚未形成。其四,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同时存在,教师的梯队建设和专业成长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大面积提高,阻碍了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严重影响我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于此,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立足实际,开启思路,一心一意把教育教学工作抓好,千方百计把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上去,努力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全力带动基础教育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在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交流发言稿第3篇
我校自XX年9月1日建校之初,就确定了“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经过三年的艰辛探索,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本着“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成长的快乐”的育人理念,努力构建“1+1”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和闲暇教育),将”减负提质”进行到底。
具体措施
一、立足校内,多措并举,构建学校教育体系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全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通过学习教研,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过重,甚至是人格扭曲,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我校严格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40条》的要求,前期甚至采取“矫枉过正”的做法,开齐、开全、开好各门各类课程,严控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针对学生在校时间的“硬性”减少,学校积极构建“教师制度文化”、“教师阅读文化”、“师德文化”、“教研文化”、“教师成长档案文化”六大文化体系,努力打造科研型、学习型团队。我校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为总抓手,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青年教师一课两评”、“学科沙龙”、“教师结对帮扶之青蓝工程”等系列活动,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改革评价机制,推出作业套餐
单一的分数评价方法,无疑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改变现状,我校积极进行评价机制改革,实施质量检测无分数评价。各学科教师将考试的题目划分为类型不同的几个模块,根据学生每个模块试题的达成情况,采用粗线条的评价确定四个等级,即a(优秀)、b(良好)、c(及格)、d(需努力)。每次测评后都给学生提供长善救失的机会,学生可以申请二次甚至三次“升级”考试,如一个同学得了b,二次测评达a,记作a1。同时,学校还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了体现学生成长过程的成长档案袋。通过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发展了个性。
学校制订了《作业设置与批改制度》,在作业设置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第一,作业布置限时限量,一、二年级一律不留书面作业,其他年级允许布置不超过40分钟的作业,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第二,实行包括“主餐、配餐和自助餐”的“作业套餐”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分类布置作业。第三,节假日作业设置要本着趣味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原则,严禁布置大量机械性作业。
(三)实施“阳光60分”体育工程
为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大力开展“阳光60”体育活动,提出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上午的30分钟,以广播体操、校园舞和韵律操为主;下午的30分钟,学生的活动项目有:呼啦圈、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以上项目分区域进行,有辅导老师指导,学校领导进行督察评比。学校定期举行的“校园吉尼斯”挑战赛、金秋趣味体育节、春季运动会等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孩子与老师的参与,从而使“健康第一、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理念深入人心。
(四)搭成长舞台,展学生风采
为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学校搭建多种舞台。首先,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球类、象棋、编织、雕刻、十字绣等十余项校本课程,采用有主题的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来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其次,学校的社团活动也搞得如火如荼,“小蜜蜂文学社”、“春蕾舞蹈团”、“雨珍书画社”、“泉增雕刻团”等社团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艺。第三,学校定期举办趣味体育节、科技艺术节、读书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给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各项活动规范化、创新化、常态化。除此之外,学校还把双周三下午第一节固定为班级“西城讲坛”时间,每班确定1-2名同学登坛演讲,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惑、所感讲述出来,与全体同学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二、校外延伸,科学开发,构建闲暇教育体系
(一)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建立实践基地
学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把新世纪种苗基地、长安民俗村、蔬菜批发物流园等固定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闲暇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另外,学校以社区为单位,打破年级界限,成立了“红领巾啄木鸟”、“竺可桢实验小组”、“爱心小天使”、“小小法律讲师团”等学生团体,每到节假日就有组长带领队员活跃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开展诸如编制种苗栽植流程、了解身边消失的民俗、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清除社区“牛皮癣”、探寻家乡巨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把每年的10月份确定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月”,学生们件件生动的手工作品、份份内容翔实的社会调查报告、篇篇感悟至深的读书体会等,构成了学校的靓丽景观。
(二)小记者活动让学生过把“体验瘾”
学校与寿光日报社联合成立了“西城小记者站”,学生参与人数达120余人,由学校和报社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共同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首先由寿光日报社的专业记者面对面的对小记者进行采访、新闻报道等方面的讲解,传授相关知识和技巧。学校的小记者通过学习后立即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接下来的采访活动中,如参观国税局、110指挥中心等,边采访边写,既有真实的素材可写,又能把专业记者教给的方法技巧用在写作上,采访完成后,学校老师与报社记者当场收稿,当面讲评,指出小记者稿件的优缺点,让小记者明白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努力方向及需要继续发扬的优秀之处,并利用寿光日报的发行范围大的优势,小记者稿件中优秀的作品次日就能在报纸上发表,不仅学生们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家长以及社会更大的范围的群体都能看到学生们的作品,学生能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对学生良好心态成长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小记者活动让学生体验了真实的生活,提高了写作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三)聘请社区“艺人”为“闲暇教育”辅导教师
学校通过层层调查了解,发现很多有特长的退离休教师或乡村“艺人”赋闲在家,学校领导便邀请他们到校“做客”,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向其颁发“闲暇教育”辅导教师证书。目前,桑家村的书法教师桑汉章、西陈村的剪纸艺人李明德和象棋高手刘学军、营子村的国画教师桑焕坤等6名同志已被学校聘请“闲暇教育”辅导教师。每逢节假日,有关村庄的村委办公室就成了他们的活动阵地,老师们耐心传授技艺,小学生们虚心接受辅导,老小共切磋同进步,共度休闲时光。
取得的效果
学校通过实施“1+1”教育体系,辩证处理了“轻负担”与“高质量”的关系,取得了显著效果。
1.师生素质明显提高
三年来,有3名教师获得山东省电教优质课二、三等奖,2人获得潍坊市优质课一等奖,1人获得寿光市教学能手,5人获得寿光市优质课,20余篇教学论文在不同刊物发表。仅2010年以来就有73人次的教师在寿光市以上部门举行的各种活动中获得奖励。学生舞蹈《菜乡小水兵》在2010年山东省妇联组织的文艺汇演中获得三等奖;特色项目“鸡蛋雕刻、十字绣”获得寿光市首届小学生素质展示一等奖;桑迪、盖萌萌两位同学被寿光日报社评为2010年度“寿光市十佳小记者”;王琰等60余名同学的作品见诸报端。另外,还有560余人次的学生在市口算、自主编书、古诗背诵、书法比赛、课题调研报告、英语风采大赛等活动中获奖。
2.教育教学成果突出
目前,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五项。XX年年5月,学校还被山东省教科所确定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研究》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的研究成果《教师学习文化的构建与实施》获潍坊市第七届政府成果三等奖、寿光市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案例《班级银行》获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无分数评价的深化与推广》、《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打造学校特色》两项成果获寿光市教育教学燎原奖一、二等奖;五篇论文获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科研成果。
2010年,学校被中共寿光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农村小学唯一的“XX年年度和谐创建示范单位”、被潍坊市教育局评为“图书与仪器使用示范校”、被寿光市教育局命名为首批“寿光市特色学校”。
在市教育局组织的2010年度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中,我校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总分列全市小学段第一名,并获得“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和谐创建先进单位”、“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先进单位”、“校本教研先进单位”五项大奖。
3.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
学校现已成为全市农村小学对外开放的窗口,现代教育导报、省体卫艺杂志、潍坊日报等寿光市以上媒体对学校的宣传报道达80余次。三年来,共接待了来自北京、江苏等省内外参观团体90多个近万余人次;先后为山东省“211”工程现场会、省小班化教学、省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潍坊市小学生习惯养成等潍坊市级以上会议提供12余次参观现场。
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建磊、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明珂、潍坊市副市长王冰芬、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等同志都亲临学校,对学校近三年来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寿光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教科研中心主要领导也多次到校检查指导工作,对学校确定的“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成绩彰显过去,“西城团队”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让每一个学生沐浴素质教育的阳光健康成长。
发言稿相关文章
-
毕业典礼发言
-
高校开学典礼发言稿
-
青年大学生自我成才应注意的几点
-
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
平安建设座谈会发言
-
在全县五一劳模表彰会上的发言
-
2021年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
-
在营商环境推进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
人社局在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
交通运输局道路交通联席会议发言
推荐文章
中文范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