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2021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范本1
教育学作业l
一、填空题
l、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相对多数职业应有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
2、教师的权利是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由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
3、西文“教育”一词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门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4、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5、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的理念,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主导理念,并被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给予"保障。
6、原始形态的教育是通过口耳相传井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完成的.
7,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8、终身教育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9、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0,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纂认为,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的发展.
11、青少年期是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成为第二次断乳期.
12,所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13、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和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是教育史上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观.
14,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休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15、1990年在泰国举行的世界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选择题
1、教师职业具有ABCDE特点。
A,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B,职业环竣的相对封闭性C、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D,职业待遇的福利性E,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F,劳动成果的集休性
2、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ABCD.
A,现代的教育理念B,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C、专业能力D、专业智慧
3、教师的权利主要有ABCEFG。
A,教育教学权B、科学研究权C、管理学生权D、学术门由权E,获取报酬待遇权
F,民主管理权G、进修培训权H、自主创新权
4、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AD
A、定向行B,封闭型C、非定向型D、开放型、
5、教育在演进中大致分为ABCD形式.
A.当代形态的教育B,现代形态的教育C、原始形态的教育。、
6、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
A.教育内容主要是生产和生活经验B、口耳相传、C.教育权利平等、D、教育目的一致
7、占代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
A、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B,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教育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8,现代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
A、教育的世俗化B,教育的国家化C,教育的法制化D.初等教育义务化
9、当代最具影响力并代表木世纪教育发展和进步趋势的两大教育思潮是BC
A.实用主义教育B、全民教育C、终身教育D,现代教育
10、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B
A,教育机会均等B,教育平等C,教育公平D、全民教育
11、教育的功能除了促进个休发展外,还有ABD
A.经挤功能B.政治功能C、个休社会化功能D、文化功能
12,新型师生关系的三个属性是ABD
A,民主性B、全面性C,启发性D,教育性
13、以B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
A,维果茨基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14,C提出,教学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
A,维果茨基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15、D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对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A、体育锻炼B、上网C,课堂学习。、游戏
三、判断题
l、在学校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叮做教师.(X)
2、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为或不为的许可和保障。(对)
3、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
4、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学校教育应该主张“学生中心论”。(X)
5、幼儿期是讲育、想象、抽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萌芽并迅速发展的关键期.( 对)
6.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X)
7、个体的发展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休的过程·(对) 8、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X)
9、占代社_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统治者。(X)
10.教师参与社会,打破了教师职业环境相对封闭性的职业特点,这是庸俗化的表现。(X)
四、简答:
11当代教师的职业特点。P4
答:l、形象的准公共性.2、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3, T作绩效的模糊性。4,职业待遇的福利
性.5,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P9共八点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3、我国现阶段教师的主要义务.P14共六点
答:第一,遵守宪法、祛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第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第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I:会活动.
第四,关心、爱护全休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休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第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4,当代形态的教育的主要特征。P27-P34共四点
答:教育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整合化.
5、教育的功能.P40共四点
答:(1)、教育的最首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休发展.(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3),
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6、人的发展过程的特征.P47
答:(1)人的发展是整体的持续发展,(2)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3)人的发展具有稳定
性和可变性((4)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五、论述
l、分析汉语和西文的“教育”含义之异同及其原因.P21
答:现代汉讲中教育一词的通行,既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也反映了中国教育话语由以
学为木向以教为木的现代性转变。从词渊上说,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义,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门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2、利用愿望举例说理想教师的标准,比较异同井分析原因.
答:(1)关爱学生、友善认真.中学生认为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关爱学生、友善认真。他们很看重教师是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体谅学生.虽然大多数中学生能够理解教师严厉对待他们是出于好心,但是仍然希望教师对自己和蔼体谅,能同自己平等相处。
(2)学识广博、热爱教学.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业精神、教学能力等方而的荃本教学素质,也是中学生十分看重的方而.中学生希望自己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丰富的知识技能,而要达到这一愿望,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前提,专业精神是动力,教学能力是保证.
(3)相貌好、有气质。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以及青少年高级情感的发展,青少年向往关,对关有着强烈的追求,因此,他们期望教师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而且期望教师的形象与他们自身的特征接近,如年轻、时尚、可爱.这反映了现代中学生对教师的一种新要求.
(4)严谨持重.中学生也希望教师严格严谨、成熟稳重、朴素执著.教师的育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欺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这一点与传统的教师“行为示范”的观点不谋而合。
(5)活拔开明、富有个性.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严厉、占板的教师形象,在当今中学生的心目中,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通常活泼开明,富有个性.究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教育中提仍师生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批个性鲜明、具有活力、富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出现在讲台上。
3、列举儿例教育功能缺火或教育功能失调的表现?
答:教育负向功能在现实中的表现.
(1).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
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传递人类以往的智慧结晶,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便是教育可以使人类新生代接纳前人的经验智慧,进而在前人的墓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但是,教育在向人类新生代传递以往智慧结晶的间时,也不可避免地向后人传承着保守的文化因素.谁能说今天的很多文化劣习是人类新生代自然而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教育传递过来的呢?
(2).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普及教育,其木念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而结果却导致大量的农村人日外流,使落后地区经济更趋落后,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还在有限的财力状况下投入大旦的资金发展高等教育,结果在落后国家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而极需人才,一方面又出现了教育过度和大量的教育浪费,这一由教育引起的负向效应严重地阻碍厂经济的发展.
4,教育学对“人”的理解.P45贞共5点
答:(()、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2)、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3)、人具有发展的木质.(4),
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5)、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5.试述影响个休发展的基木因素。P49贞
三因素说认为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遗传是个休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因素,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二层次三因素说”.二层次三因素说把人的发展因素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两大类,即“二层次”.在二层次中共含有三大类型的影响因素:个体门身条件、环境条件与活动.可能性因素中的个体门身条件,个体门身条件作为影响人的发展121
的一种可能性因素,具体又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又包括遗传因素和成熟机制。另外可能性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现实性因素包括活动因素.
6.应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独特作用?P53
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特殊性表现在:(1)、学校教育折向特殊的个体.(2).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3)、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活动,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间活动的过程.
7、儿童期年龄特征:P56-S“教育对策:P58-60
年龄特征:(I)身体的发展.儿童刘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分迅速时期.(2)心理的发展.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育语)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怠志的发展和个性《兴趣、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道德品质)的发展.(3)动作和活动的发展.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对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教育对策:
第一, 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保护儿童的身休健康,增强儿童的体质。
第二, 抓好关键期教育,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第三, 重视对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是培养儿童成才的关键。
第四, 加强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
第五, 合理选择早期教育的方法.
第六,重视儿童的心理卫生,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9、少年期年龄特征:P-66教育对策:P67-69
青少年期是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二次断乳刘”年龄特征:身体的发展,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及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心理的发展: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活动的发展:在青少年前期,个体的活动仍以学习活动为主。后期逐渐转向了成年人的活动方式.
教育对策
:第一,加强性知识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第二,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怠识,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门我评价,促进共个性的良好发展。
第三,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新年、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教育,使之树立远大而合理的人生目标,预防不良行为的出现。
第四,教育者应了解青少年独特的身心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折导,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这一危机期,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五,提供职业、4I_交、婚恋方而的指导,帮助青年解决生活中的重大课题,为共一生的幸福奠定墓础.
9,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P77
答:所谓师生关系通常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按照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可以将师生关系分为:友好型、对立型、一般塑.师生关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1)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生,对某些老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了其对某些科目的好恶态座.
(2)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将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不利因素.
(3)师生关系对学生活动效率的影响.民主型的领导下,成员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活动的组织程度高,效率也高;在专制型的领导下,则以集休为中心的行动和有组织的行动为主,对领导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在放任型的领导下,有组织的行动和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少,对领导的满惫度也低.
(4)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形响,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带来了安定、愉快、轻松的环境,将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相反,师生之间疏远和敌对的关系将带来紧张不安的心理气氛,使学生处于紧张的环境中,不利于健康个性的发展.
10,简述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基本观点?P74
答:教师中心论.这一派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把学生和教师分别比作航船和舵手,认为学生的成长仰仗于教师的指导。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这种学生观片而强调教师的绝对支配权,把学生放在绝对的客体的地位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中心论.这一派以关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针威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多加干涉.他认为,学生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所需知识,f此教育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这一观点对于纠正教师中心论的偏颇,改变原来忽视儿童的主休性的倾向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把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抹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学作业2
一、填空题
l、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人力资本
2、人力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3.影响教育目的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治文化
4、在政治与教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平等,教育特权,现代教育平等三阶段
5、人口的规模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应有速度.
6、人口的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物质基础,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社会内容。
7、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在于中西部贫苦地区的‘农村女童。
8环境教育直是能使受教育者环境意识觉醒,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教育科学.
9、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
10,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召开,提出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设想,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
11,通常把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最和规格的总要求称之为教育目的.
12,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而发展的理论.
1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15、中国的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本位的传统.
16、人的全面发展是全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内涵
17、人的片而发展主要特征在于智力和体力相分离。
18,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
19、我国的鉴本学制是九年一贯,六三分段.
20、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及其开设顺序和时间的比例关系.
21、布鲁纳的结构广义课程论认为,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木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荃木概念、4木原理构成的.
22、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认为,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概念和墓本科学规律.
23、赞科夫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学促发展.
24、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叫挂兰些里程·
25,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而。
二、选择题
1,经济对教育的影呐表现在ABCD
A,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B,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D,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
A,提高劳动力的素质B,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C、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D.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3,政治对教育的落晌作用表现在ABC等方面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受教育权D、教育科研水平
4,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原则是实现B的基本手段.
A,教育制度B、教育目的C、教育公平D、教育民主
5、爪战后教育平等成为各国在推行民主政治时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ABCD等方而。
A,就学权利B、教育条件C、教育过程D、教育结果
6、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主要AC
A,渗透式模式B、综合课程模式C,单一学科课程模式D、隐性课程模式
7,通常包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模的总要求叫做A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培养规格
8,通常把国家在一顶时期内关于教育一作的总方向、总折针叫做D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培养规格D、教育方针
9、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格叫做C
A,教育机制B,教育规定C、教育制度D,教育体制
10,现代学制是现代学校不断发展、组织日趋严密的产物,从发生发展的角度看,学制大致分为ABD类型.
A,单轨制学制B、双轨制学制C、多轨型学制D、中间型学制
11,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将主要取决于A教育的水平.
A,高中及以F B,初中及以上C、专科及以上D,本科及以上
12、中国现代学制的三大纂本问题是BCD
A,宽与窄B,单轨与双轨C、长与短D,统一性与灵活性
13,狭义的课程是指BC
A,经验B,课业C、进程D、学科
14、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和价值观等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课程,叫做D
A、活动课程B,显性性课程C,综合课程D,隐性课程
15、赞科夫的“A",是指智力、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即整个个性的发展。
A、一般发展B,最近发展区C、个性发展。、特殊发展
16, 20年代初,一些课程论学者学科课程存在分科过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等缺陷,故提出用B加以弥补
.A、相关课程B,综合课程C、广域课程D,融合课程
17,教材的编排方式,主要有CD
A、逻辑式B、心理式C、直线式D,螺旋式
18、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体系是指ABC
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学校课程D、校本课程
三、判断题
1.经挤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对)
2、经济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速度和结构。(对J)
3、对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投资是教育.( 对)
4、“教育先行,是人力资本理论被理解和接受的表现。(对)
5,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中心论有关.( 对)
6、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制度的翻版.(X)
7、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对)
“、培养目标是学校制定具休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X)
9、教育目的是对教育A木政策的总概括.(X)
10,教育方针规定了国家教育的总方向,所以一R确定,就不会改变.(X)
11、教学工作计划就是课程计划.(X)
12,教材的螺旋式排列方式,表明知识是不断重复的.(X)
四、简答:
l、人力资木理论的基本观点P89共五点
答:(1)、人口质量重于人日数量。(2)、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3),教育投
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教育投资的总呈必须不断追加.(5),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
2,简述二战后各国在教育平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点.P96共四点
答:(1)就学权利平等.
(2)教育条什平等。
(3)教育过程平等
.(4)教育结果平等。
3,简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教育对策?P103-104共三点
(1)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自觉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2)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态度.
(3)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保护国家文化的意识及能力.
4,造成男女受教育机会差异的主要原因?P 1(Y7共四点
首先,贫困是影响女童入学的最大障碍.
其次,受传统文化习俗的形响.再次,受父母文化水平的限制
.最后,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女性显性或隐性的歧视。
5、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剥_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的关系?P118-P119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氛围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2)个体木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门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体发展时才有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
(3)社会本位者恰好相反。他们认为个体是教育加工的材料,个体发展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休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如: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
.(4)从历史来看,中国的教育具有社会本位的传统。
6、为什么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P127
答: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简称教劳结合,是马克思注怠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许多时代特征:首先,体现了现代经挤发展的根本趋势,推动了教育和经挤发展的一休化.其次,注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强化教劳结合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再次,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与产业结合.总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认知方而的功能,
二是情感方而的功能.
7、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特点?P142
答:一是普通高中加强职业培训及实用劳动技术实践的内容,二是取业教育普通化,三是设置综合
高中,四是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8,简述综合课程的优缺点?P154-155
综合课程主张整合书汗相关联的学科,使其成为一门关于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早在20世纪7初,一些课程论学者看到了学科课程存在着分科过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等缺陷,便主张用综合课程加以弥补.。1912年,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率先提出了综合课程的主张.综合课的作用是
:第一,在认识方而,学生更易于接受综合课程而小是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既可以提供整休观念,又有利于联系知识的不间领域;
第二,在心理方面综合课程是按儿童心理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来编制的,比分科课程按逻辑顺序编制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
:第三,在社会方面,综合课有利于教学与社会方面的联系,有利于课堂间的相互影响,而分科课程则相对不适应社会的变化.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共发展轨迹,可以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对于学校课程编制思想真正具有革新意义的正是核心课程.
9、简述课程计划及其组成?P158
课程计划是关于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与教材乃是课程的具休体现.课程计划不同于教学工作计划,它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具体内容包括:
(1)学科设置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课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0,简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及其区别?P159
(I)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价、命题,的依据。
(2}区别:大纲着眼于教师,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是国家折定的中小学教育阶段共
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教学大纲则主要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这些要求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并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I1.简述我国的荃础教育课程休系的内容?P155
小学阶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侣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讲文、艺术、关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4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间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杆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12,简述教材编写的原则。P163共七点内容
好的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其主要部分。编写原则
:(1)、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遵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3),真正便于学生学习.
(4),理论联系实际
.(5)、科学性与思想性井重
.(6),富有启发性.
(7)、具有可读性。
此外还要注意教科书的印刷问题.
五、论述
l、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P84-K6
答: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
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4),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首先,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其次,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再次,教育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
2、为什么看好对人力资木的投资?P99
答:人力资本是关系人口质量的投资,从形式七看,其投资方向主要包括:对教育和训练的投资,对医疗保健卫生的投资,对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投资,归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流的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也高于通常的银行利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物理资木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人力投资.
3,试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93-95
政治对教育的彭响
:(1),政治形响着教育目的.
(2)、政治影响教育制度.
(3)、政治影响受教育权.
(4),政治影响着教育内部诸问题.
教育对政治的彭响:
(1),教育在实现社会政治目标中的作用
.(2),教育在发展社_会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3),教育在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4),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4,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P99
答: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培养规格
(2)、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内容
.(3),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4)、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且和广义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保存和继承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和融会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5,试述我国当代的教育方针及其含义?P125
答: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结养德,智,休等方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方针规定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性质,任务,途径和目的.(I)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木途径
.(3)培养德,智,休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的.
当代我国教育方针的丰富与发展:
(1)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 .(2)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3) (3)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 (4)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6、落青很据月已的厉经、从见、从闻,列举当代我国甲小字教字过程(小是教育过程)甲小半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平等的表现,并思考: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避免、改进之?
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平等的表现:教育策略、体罚、有怠疏远、公开讽讽、偏袒、生理歧视、人身攻击、不当的师生关系、故怠虐待、种族文化歧视、侮辱、错误的指责、性骚扰等.
解决对策
:(一)教师要信任和尊重学生。
(二)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避免男女同学生理歧视。
(三)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缺失
:(1)视满堂提问为启发式教学
(2)忽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课堂提问存在不平等现象(4)缺乏理想的沟通情境
在中小学的课堂提问中如何克服上述主要缺失
:(1)正确处理提问与候答的时间关系。
(2)注意问题水平.问题可以分为高级水平的问题和低级水平的问题
(3)丰富提问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折导.
(4)注意提问的普遍性,密切关注每位学生。教帅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表示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关心.
7,试述我国现代学制的三大荃本问题?P136
一、单轨和双轨
.(1)20世纪的中国学制,大多数时期实行的都是倾向于单轨制的中间型学制
.(2)民国学制有过三次大的变动,最终依然坚持了中间制
.(3)建国后,学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整休趋势是“Y”型学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长与短.
(1)清末民初学制中修业年限的总体趋势是由长变短,全1922年“六三三”学制基
本定型。
(2)新中国成立后学制的长短变化,主要是围绕实验小学五年一贯制进行的。
三、统一性与灵活性。
(1)清末民初学制的共同倾向是强调统一性
.(2)革命根据地学制的基本走向,是由高座灵活逐步趋于统一
((3)新中国的学制,是在统一性之理想与灵活性之现实的张力中发展起来的.
8,试述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主要趋势?P141-143共五点
(1)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休系,我国的学制趋于弹性和灵活.
(2)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
.(3)为了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正在逐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
.(4)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趋于多样化.
(5)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我国将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9、为什么我国要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不是“高中教育”?P142
答: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健全劳动预备制座的要求,普通高中也要面向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现实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普通高中加强职业培训及实用劳动技术实践的内容.
二是职业教育普通化。
三是设置综合高中。
四是大_力发展高中阶段的取业教育(包括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了
10、从学科课程的各派理论分析学科课程的优缺点?P152-154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关国叫心理学家布兽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主张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成的。
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安排学科的基本结构.
再次,提出发现学习。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强调课程的基本性、基础、范例性,主张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科学规律,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应精选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的内容.
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观点有
:第一,课程内容应有必要的难度
第二,要重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把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
第三,课程教材的进行要有必要的速度.
第四,教材的组织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第六, 课程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促进差生的发展。
学科课程的优点:
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也便于设计和
管理,因此学科课程论全今仍然受到教师们的肯定和拥护.
缺点:
一是由于分科课程的“分科”是人为的,因而缺乏内在的整合性,忽视知识的联系性,从而也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
二是忽视学生的动机和已有经验,容易脱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
11、试述杜威的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和优缺点?P156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门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井形成世界性的影响.我国称ft.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阶.其节本特征是
: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门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认为通过改造或改组可以增加经验的意义.
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通过经验的增长,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其优点是:这类课程能较好地照顾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局限
:首先,忽视了教育中关键性的社会目标,不利于传授人类文化遗产;
其次,内容庞杂,缺乏内在连续性,难以给子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甚至使学生难以掌握起码的读、写、算技能.
12,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P1-172
答: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程现代化问题,一般从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而着手.课程管理
:(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均权化管理体制.我国从1999年开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墓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
(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示范教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规范性,其木身也可以搞层次化、系列化和多样化.
(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课程归根结底是要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因此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课程结构:
(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的课程基木结构.
(2)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选修课程的增加,体现了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差异的课程理念.
(3)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课程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程内容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关注学生的荃础学力,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动的能力.
(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上化.
(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各国都在思考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在课程内容上更好地结合起来,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教育学作业3
一、填空题
l、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是教学
2,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教学活动的效果与教学目标的控制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5、我国的课程标准通常按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思想教育三大方面来规定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6、关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历史的改变了教育测量单凭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进行的做法.
7,教学目标洒常是通过对行为目标的陈述来完成的。明确的行为目标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和表现水平或标准四个要素.
8,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折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而认识客观世界,井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9、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派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不是统一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而是统一在“做中学”之中,统一在活动教学之中.
10、在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否获得较好的智能发展,还取决于认知活动的方式性质.
1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 主导作用.
12,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3,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且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4,关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5、苏联当代教学论的重要代表马赫穆托去主张教学既要利用学生的情绪,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绪.
16、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撰写《大教学论》上中提出班级授课制.
1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8,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课型。
二、选择题
l、教学活动的目的性集中休现在B的设定上.
A、教学计划 B、教学U标c.议程计剑D,教学内客
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ABC旦
A,导向功能B,控制功能C、激励功能D,评价功能
3、教学目标包括ABD三大基木任务
A、传授4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
C,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D,进行思想品德和世界观教育
4,各级学校的教学目标是由C统一规定的
A,宪法B、教育法C、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D、义务教育祛
5、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直接把握的目标是BC
A,教学目标B,单元目标C,课时目标D,课程目标
6,关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等人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ACD
A,认知领城B、心理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7、形式教育论C主张教学的任务主要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所谓悟性或理性能力.
A,凯洛夫B,斯宾塞C、装斯泰洛齐。D、杜威“
8、实质教育论B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至于能力是无关紧要的.
A,凯洛夫B,斯宾塞C,装斯泰洛齐。D、杜威
9、所谓的C,是折教学活动必须具有思想品德的意义
A,教育的教学性B,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教学的教育性D,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纬合的原则
IO、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C
A,休地位B, AkPJ t位。、主休地位。、主导地位巨
11、教学原则以ABC为依据而制定I:
A,教学目标B、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C,教学实践经验D,课程标准
12,C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A,教学能力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内容
13,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是ABCD
A,教学目标B、教材内容C、学生的实际悄况D、教师的个性化特点
14、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侧是D
A,京师大学堂B,岳鹿书院C,南洋公学D,京师间文馆
15、教师备课时要做好的工作包括ABCD
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设计教法D,拟订教学计划
16,教学侧匀!包括ACD
A、学期教学进度训戈{B、学生自学计划C,单元计划D,课时计划
17,教学的荃本环节主要包括ABCDEF
A、引发学习动机B,激活旧知识C,呈现新知识
D,巩固新知识E、课堂提问F、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18,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BCD
A、班级授课e、个别化教学C、集体教学 D,综合教学
三、判断题
11教学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X)
2、教学活动是通过上课完成的.(X)
3、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X)
4、教学原则是对教学工作的荃本要求.(对)
5、方法服务于内容.(X)
6、小班化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形式.(X)
7、教师木人的素养和条件是选择教学方祛的决定性因素.( 对)
8、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 对)
四、简答:
l、为什么说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P178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教学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荃本途径.
第一, 从学校的教育形式来看,它包括教学活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自主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二, 从学校的工作分工来看,它包括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和后勤工作等.
第三, 从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来看,教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目的最为明确,计划最为周密,实施最为严格.
第四,从学生发展的作用方式来看,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简述苏联的传统教学论和关国的现代教学论的关系?P199第三自然段
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传统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同步的,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他们的智能,因此教学活动只需关注系统的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就够了,智能的发展是不成问题的.这实质上是取消了发展智能的任务.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派教学论则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不是统一在学科知识的掌握匕而是统一在“做中学”之中,统一在活动教学之中.由于活动教学不能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因而也谈小上真正的发展智能,尤其是不能发展深刻的理论思维。
可见,无论是苏联的传统教学论还是美国的现代派教学论,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统一的问题.
3,简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P199
掌握知识与与发展智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气者之间的关系具休表现为: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首先,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共次,智能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井非同步运行、一一对应.首先,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同的.共实,不同的认知方式在发展脚能方而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4,简述如何理解教学的教育性?P201
所谓教学的教育性,是折教学活动必然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第一,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必然要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育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5,简述应如何理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P203
首先,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处于主休地位.
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再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是拚证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辨证统一的.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换句话说,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
6,简迷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P210
教学原则的制定要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据。
首先,教学目标是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
其次,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正确的反映.
再次,教学原则的制定还要依据教学实践经验。
7.简述讲授法的含义及其墓本要求?P230
讲授祛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运用讲授法的基木要求是:
(I)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认识
基础发生关系.
(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8、简述讨论法的含义及其墓本要求?P231
讨论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用绕教材中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祛的基本要求是
:(I)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结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也可以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或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
9.简述备课的基木要求?P241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紧扣启发性原则谈感想.7分)(5)字数不足的,酌情扣2-5分.
7.当前我国中学的班额普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讨论法?P231
讨论祛:是在教师的折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中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祛。
运用讨论法的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
(2)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惫见.
(3)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总结,或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或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针对我国中学的班额普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
进行小组讨论的一些实施规则
(1)首先,小组的规模要尽可能小到足以使每个人都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又要大到足以包含一定范用知识而和见解.为得到最佳效果,人数应该在4至E人之间.
(2)为了促成门由式的讨论,所有成员都应具有平等地位,并且任何人都不应比别人更有权力或更有权威的身份出现.小组成员彼此间应该尽可能坦诚相待—起码在组内决不应形成尖锐的对抗.
(3)应由一个或儿个成员依次来作讨论的开场发育,但所有人都应该预先在阅读和思路上做一些准备.
(4)讨论过程不要过于不拘形式,应该推选出一位主席来使讨论沿着正常的方向进行.
8,根据木单元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基本功能谈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上课是学校中分量最重的教学活动,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课的要求:
(1)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教学目标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讲授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
(2)方法怡当,组织合理.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的特点.
(3)师生互动,气氛和谐。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
(4)全而发展,优质高效.促使学生在认知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而有所收获.
9、试述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P227共三点内容
教学方祛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当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I)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2)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3)以发挥非认知因素的作用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10,试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P233共四点内容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是:
首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包括由总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分解出来的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其次,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再次,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泽还要受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已有知识条件的制约.
最后,必须依据教师的个性化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教师门身的素养和条件,取决于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教育学作业4
一、填空题
1,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过程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2,美国教育学家泰勒的“八年研究”,首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
3,试题一般可分为客观性试题和非客观性试题.
4,试题的编制应遵循高信度、高效度、全而性、适应性、经济性原则。
S,德育的基本功能是人格养成 -
6,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 知、情、意、行 协调发展的过程.
7,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折一切影响人的笠的活动。
8.德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
9、德育内容强调回归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构建课程内容.
10,《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侣导的评价理念是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1、开展教学的荃木组织单位是班级组织,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休单位.
1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3、教育学是学术化、学科化的教育理论;是系统化的教直鱼教育思想是对教育题、
教育现象和觉直盆毖的深入认识.
14、中国传统典籍《礼记》中的学记、大学是儒家教学论、教育论的纲领性论述.
巧、关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主张师生关系应以儿童为中心.
二、选择题
l、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BD两大类.
A、诊断功能B、教育功能C、反馈功能。、管理功能
2.教育评价可分为BCD三种类型
A、内差异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教育评价的一般方法包括ACD.
A,绝对性评价法B,诊断性评价C、相对评价法D、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4.德育包括对学生的ABCD.
A,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C、政治教育D、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5,德能的功能包括AC.
A,社会功能B、发展功能C、个体功能D.规范行为功能
6,德育所要培养的品德包括BCD.
A、个休品质B,道德品质C,政治品质D.思想品质
7, B和社会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
A、学校环境B,社会实践活动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8、德育课程目标的突出特点是ABD.
A、全面性B.墓础性C、生本性D、序列性
9、德育评价呈现出ABCD特点.
A、评价目的的发展性B.评价内容的全而性
C.评价主休的多元性D,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10、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特点是ABCD.
A、生活化B,综合化C、生本性D、开放性
11、班主任是学生BCD.
A,课堂教学的组织者B、全面发展的关护者
C、班级的领导者。、对学生产生全而w响的教育者
12、班级管理目标和内容是教育学生ABD.
A,适应未来B、学会生活C、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13,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BCD.
A、人员结构B,角色结构C,群休结构D,信息沟通结构
14、班级管理包括ABC方面的内容.
A,班级制度建设B、班级活动组织C、班级生活折导D、升学与就业折导
15、对中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影响最大的外国教育学家及其著作有AB.
A,赫尔巴特的心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C,夸关纽斯的《大教学论》D,凯洛夫的《教育学》
16、中国最早的休系较为严整的专门教育论著是B .
A,(礼记》B,《学记}C、(大学》D, (中庸)
三、判断题
11评价是对客休满足主休需要程度的判断。(对)
2、大学生进校后的入学考试属于形成性考试.(错)
3,期末考试属于总结性考试.(对)
4,高考模拟考试属于绝对评价.(对)
5,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成绩相比较,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对)
6,德育原则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木要求。(错)
7、班级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对)
四、简答:
1、简述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的含义及作用?P246共五点
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为教学活动提供有效诊断和反馈,强化与改进教学,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它主要包括: 定向: 诊断 ;反馈 改进; 强化.
2,简述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P254共五点
第一,在评价主休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评.
第二,在评价功能上,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三,在评价类型上,更加重视实施形成性评价.
第四,在评价方法上,吏多采用绝对评价或个体内差异评价.
第五,逐步树立新的考试观,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
3,简述试题编制的程序?P255-258共五点
(I)确定考试目的
(2)明确所要考核的教学内容及其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3)设计试题编制计划表
(4)拟定试题
(5)编制标准答案,规定评分标准.
4,简述试题翻制的原则?P255共五点
(1)高信度
(2)高效度
(3)全面性
(4)适应性
(5)经济性
5,简述德育的目的? P274第三段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和重要部分.广义的德育,泛指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一般指学校德育。从目的上看,德育一方面要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逐步适应一定的社会要求,为社会所接受,即个休道德的社会化,另一方而要使一定的社会要求为个体所接受,将社会道德个休化.德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目的性是学校德育区别于一般社会影响的根本标志.
6,简述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P281共五点
(I)政治经挤状况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范围。
(2)文化传统影响着德育内容的范围和侧重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深座和广度.
(4)当前形式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影响着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5)教育者的经验和价值观形响着德育内容的实现程度。
7,何述德育课程内衫的主要特点?P288共四点
(1)生活化.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渊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在载休。
(2)综合化.每一学段的课程内容都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
(3)生木性.以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为本.
(4)开放性。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8,简述班主任的角色特征?P315-317
(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第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密切合作,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学科学习之外,还要关心他们的品德、能力、身体和心理等方
面的发展.
第三,班主任建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
(2)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者.班主任通过自身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做人、做事.
(3)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首先,班主任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在教育教学中管理和育人。
其次,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要经常主动地接触班级成员,班主任在领导班委会工作时,应把班委会视为自己工作的得力助手、核心力量。
五、论述:
l、试比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种类 |
诊断性评价 |
形成性评价 |
总结性评价 |
主要目的 |
合理安置学生,考虑 区别对待,采取补救 措施 |
改进学习过程,调整教学 方案 |
证明学生已达到的水平, 预计在后续教程中成功的 可能性 |
作用 |
查明学习准备和不利 因素 |
确定学习效果 |
评定学业成绩 |
评优重点 |
素质、过程 |
过程 |
结果 |
手段 |
前刘相关成绩记录、特殊编制的侧验察和调查观、 |
形成性测验、作业、日常、观察 |
考试 |
测试内容 |
必要的预备性知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生理、心理、环境等特,征的样本 |
课题和单元目标样本 |
课程和教程目标的广泛本 |
试题难度 |
较低 |
依教学任务而定 |
中等 |
实施时间 |
课程或学期、学年开 始时,教学进程中需要时 |
课题或单元教学结束后,经常进行 |
课程或一段教程结束后,一般每学期1-2次 |
主要特点 |
回顾式 |
前瞻式 |
回顺式 |
2、“光晕效应,(1)你认为在评卷中应该如何尽量减少评卷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2)请进一步
考虑,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如何才能做到更加公正、合理、有效?
答:;对于如何减少评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的问题,
第一, 要培训、教育评卷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强调要避免主观偏见对阅卷的影响;
第二, 要制定客观、细致、同怠的评分标准,并列出可能出现的答案及相应的评分方法:
第三, 采用逐题评分和按答案要点分的办法:
第四,对于分数争议较大的非客观习惯性试题,应进行复审,力求客观.(10分)
(2)对于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何才能做到更加公正、合理、有效,
第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科学的教育评价能力,避免主观偏见;
第二淡化评价的选择功能,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三,力避一考定终身现象,使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
性评价相结合,全而客观地评价学生;
第四,制定科学、客观、细致、统一的评分标准,以及具体的评分方法,对争议较大的主观性试题,应进行复审,力求客观、公正.(10分)(”字数不足
400字,酌情扣卜4分.
3,联系实际,谈谈对德育过程的理解?P277-278共四点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实践,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 I )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知.情即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2)德育过程是道德主体的养成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有主体精神的有道德的人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运动,而是有时进步快,有时进步慢,前进之后还会出现后退,经常反复.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这种反复性和曲折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4,结合自己的T作经验,谈谈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实施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并行的原则?P279
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折在民主平等的4础L关
心学生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严格要求是促使学生发生思想转化的外部动因,尊重信任学生是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尊重信任学生必然要提出严格要求,爱中有严,否则就是溺爱;严格要求要以尊重信任为前提,严源于爱,否则就是苛刻.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应注意以下儿方而的问题:
第一,要在芬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
5,试分析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特点?P289共三点
课程实施是实现预期课程理想的手段.现行德育课程为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在实施中改变原有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力图在以下方面做出改革:
第一,强调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构成f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中介。
第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活动是形成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其本质特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参与.
第三,强调学生的情感性、体验性.道德情感具有感染、激勒等功能,而学生道德情感的获得是通过参与活动完成的。
6,试述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实践启示?P293-295共四点
(1)关注青少年的德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
(2)培养公民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3)基木道德规范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4)立足适应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保证.
7、 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1994年的相比,有何修订与改进,主要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P288-289
现行的德育内容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变化,德育课程内容有了新的特点,(1)生活化。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在载体。
(2)综合化。每一学段的课程内容都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
(3)生木性.以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为本.
(4)开放性。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现行德育课程为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在实施中改变原有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在以下儿个方面有所改革,
一、强调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
二、强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
三、强调学生的情感性、体验性.1
8,请运用因果联想法,站在班主任的角度,设想当前德育针对性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失去一了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及家庭教育的偏失现象严重的形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给部分青少年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消费文化负而的、消极的方面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在长期不良环境和偏失教育的影响下,很多青少年学生在个性和心理上出现偏差:
(1)思想品德不高.
(2)心理健康不全.
(3)行为习惯不良.
(4)学习成绩不佳。
产生原因: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尤其是信息闭塞、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学还缺乏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应试教育还是他们学校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对学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和发展教育,还没有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德育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些学校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休系.
解决拾施:
1、社会、家庭、学校多元化合力教育
2,树立全面、客观、公正、科学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3,弘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针对学生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6,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多方面进行公正评价.应该强化三个方而的德育内容:
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二是新生命教育。
三是新公民教育.
9、试述班级管理的内容? P312-314
(1)班级制度建设.班级制度有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两种.
(2)班级组织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组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或班级全体为满足彼此的需要而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3)班级生活折导.包括:对学生进行生活的基本教育与折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折导:对学
生进行升学和就业教育与折导;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与折导.
10,试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P317共三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条件。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休.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
首先,创造性地设计集休目标。
其次,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休系.最后,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三、协调好班内外教育力量.(I)协调班集休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2)协调与各任课教师
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3)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11,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应如何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P322
班集体的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侧约,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1)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如:学生骨千和一般同学的关系等.
(2)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协调好与这些部门的关系,能够使班级管理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得到广泛的支持.
(3)协训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社会的风气、学校的社区环境、社会某个时期的动态,其他的}I:会条件等,都时刻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既有正而的也有负面的,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也是既有促进也有千扰.
12、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应如何营造班级文化环境?P321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间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括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以及处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座与规范等.创建班级文化要做到:
(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笺.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经常性的影响,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成为师生团结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2)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3)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正确的集体舆论是班集休形成的标志
.(4)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具有积极健康的目标导向,能激发学生进取精神的环境。
13,假设称是一位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刚刚入校不久,请你设计一次旨在使同学们相互熟悉、初步营建班集休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不仅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整合因素,也是开发集体成员身心素质潜能的时空条件.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休系.
(1)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
(2)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够适应井促进学生的发展.
(3)活动类型要丰富多样,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
(4)明确活动中“主休地位阶与“主导作用"的关系.针对新生入学,为了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以“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开一个班会.班会的内容包括学生的门我介绍,学习理想,奋斗目标.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组织大家讨论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确立班级风斗目标,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4、请结合门己的经历谈谈班主任与学生缺乏交流的原因是什么?将采取什么改进拮施?
(1)外因。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改革开放,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由此造成学生的思想极为活跃,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少数教师责任心低,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准绳.其次重视教师在学历上的达标,却轻思想、业务的培训.由此造成“高学历,低水平”的教师队伍.再次是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思想仍保持着一定的惯性,导致师生关系产生障碍.
(2)内因.首先是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体意识不强,终身教育观念淡漠“以人为木”的思想尚未确立.其次是缺乏爱心,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的教师缺乏敬岗爱业的精神,对一作不负责任。再次是不注重自身的人格力量,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缺乏教育心理知识,不注重师生间心理沟通.改善师生关系的对策:
(1)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的交往需要和能力的差异,折导学生正确知觉周用的人,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正确地确立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2)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
(3)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时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4)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先要更新观念,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
次要尊重学生.
(5)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心理和行为等素质.
(6)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休系.
(7)德育一作始终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上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以德、以礼服人,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
15,试述教育学现代发展的儿个主要表现?P334-337共四点
第一,产生了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并且共理论得到广泛传播.
第二,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并得到重要实践.
第三,教育学研究的方法日趋多样化和科学化.
第四,教育学学科体系的逐渐形成与丰富。
考纲习题答案提示:
简答与辨析:谈谈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看法
(1)这句话是对的,
(2)这里的法,应理解为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法则,
(3)教学活动是有规律的,故有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必须按教学的祛
去傲
(4)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lbi,故教学方法也就
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教无固定的方法.
l、辨析“学生的许多行为问题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故学校德育T作完全可以用心理健康教
育和心理辅导来代替.
(1)这个观点是错的.
(2)从范畴上看,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如气质,性格
等方面。
(3)从德育的过程看,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是道德主休的
养成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
提高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只是德育T作的一部分,所以说学校德育T作完全由心理健康
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来代替的观点是错误的.
2、答案提示:教材221贞,先回答反馈性原则的概念。然后回答反馈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3、答案提示:参考教材277页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4,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关系?
(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且标准和规格要求,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标是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全可以是每一个具
休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2)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
泊,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5、m价,字佼教万随看人类利l人关科二会田产生而出现的?
(1)错(2)学校教育的出现是很晚,适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
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且语言发展到了文字出现以后,学校才出现,才有了学校教育.
6.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确定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2)确定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3)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4)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s)设计板书((6)设计教学语言和教态(7)设计提问,练习和
课外作业(B)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步骤(9)确定各个教学环节和步骤所使用的时间。
下面是儿位季班教师对一个班级纪律问题的议论:.2
数学老师:二班学生一点不听话,我没得精力管那么多,不听课就算了,他讲他的,我讲我的。12语
接着,儿位老师七嘴八舌地议论:他们就怕班主任。见了班主任就象见了猫。猫一走耗子就翻堂。学生都一样,欺软怕硬,这是规律.
(1)这一教学实例中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学的教育性特点.(2分)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的变化,以至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分,进一步分析给2分)
(3)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要么放任ri由,“他讲他的,我讲我的.”或“找班主任来乐阵气要么“要管得严,我L课他们就不敢闹,清风雅静的,”这都是不对的.(视答题情况酌情给l碑分)
(4)改进措施: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主导下促进
学习目标的达成。(视答题情况酌情给4一分)(s字数不足的,酌情扣2一分.
范本2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教育调查作业
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概况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2年12月份,前往安康市汉滨区一所农村小学做调查。在为期5天的调查过程中,对农村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老师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教师的教学动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
教学老师,全体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份
四、正文
本次对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调查,通过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访谈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上有待提高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的系统性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解决策略。 在全国教育如火如茶开展的时候,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以此全面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了农村教育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灵魂和前提,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专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功效是十分关键的。
在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匹配合适的传播形式以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投人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但是当前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减少和克服在正式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在调查研究的5天里,我发现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中,进行备课和课堂总结的教师不多,所占比例一般。在备课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重要环节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很少,准备教案都明显偏低,而作为教学设计灵魂的制定教学目标竟
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可见农村教师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在正式的教学实施阶段的设计中,尽管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述,但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以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相差巨大,其中在注重学生实践上值得一提。很大部分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上,而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方面却不太乐观,有待加强。
(一)讨论
1、对于教师的教学的讨论
(1)教学实施设计阶段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师生互动与问答教学,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演示法教学与学生实践,问答与学生实践,这些方法都是许多老师普遍使用的,但是很少有老师几种方法互相穿插在教学中使用,有极少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应用任何策略和方法。 (2)农村教学设计应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学设计关注度不够,始终认为它与教学的联系不大,甚至忽视教学设计。其实,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以培养第一线人才的农村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反映在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充足的知识。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要改变这种现状,农村教师必须加深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系统地、综合地、整体性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做出动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教学策略的选择应适宜,应以注重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度和创造性为前提
在培养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但这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而不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
从本次调查中我看到,农村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样的,存在案例教学、分组教学、演示教学、问答教学等形式。例如,案例教学占了教学过程的四分之一,学生的动手实践则达到了一半,这些都与教育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教育目标是相对应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方法的选择是否都与培养学生的技能相关,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例如,在对上课过程的相关分析中,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分组法与案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总之,教学过程设计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主体,其中各种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该强调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和完善为中心。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初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学,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4)注重教学评价
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评价是一个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的措施,特别是基于农村教育本身固有的属性,教学评价不可或缺。在本次调查研究中,我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评价意识较其他方面还是比较乐观的,占到了很大比例。但在总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却只占到了五分之一。虽然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也可能有教学评价方面的内容,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却未表现出来,况且有课堂小结的人数只占到了总体的五分之二,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的。因此,新时期应鼓励和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这要求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评价,及时激励学生或者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胜任工作。
总之,在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应该把教学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教学进行认真的设计,不断适应当今社会和科技迅速发展对学生的新要求,敢于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为社会造就全方位的人才。
2、对于学生的讨论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1)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少数的学生害怕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在访谈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农村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有少数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2)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将近90%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一半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一部分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二)建议
1、激发学生求学欲望
我曾在8班收过学生的作业本,我发现学生错别字特别多,并且许多常用的字词不会写,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把这样的孩子推向社会,我们认为对他们自己是不负责任的,所以班主
2、加强正面宣传
对于农村学校在社会上流传的负面反应要一分为二地客观看待,应充分认识学校成绩是主流的,教育局和学校正在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督查和考核。 经过为期5天的调查研究,目前农村学校的学生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改变这种情况,除班主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之外,教学老师也应该在讲课之前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尽可能找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问题重点认真思考,找出规律,解除预习中的疑难,学生攻克了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学作业1
一、 辨析题
1、× 2、√ 3、√ 4、√ 5、× 6、×
二、 论述题
1、答(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那些正式机构或组织的总格局。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能否顺利实现。各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都有其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政治、民族传统、宗教等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对教育制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表现如下:
1.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总是集中地反映在政治制度中,然后通过政治制度对其他制度产生决定性的制约作用。纵观世界教育史,可以清楚地发现,有什么样政治制度的国家就必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教育制度。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是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无论哪一个国家在推行义务教育时,都要伴随着强制性的法律条文。
政治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对教育制度的组织形式也产生着直接的制约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政治组织形式中的许多弊端,如决策权高度集中、管理权限划分过死、民意表达机制不健全、基层单位缺乏活力等等,都明显地反映在教育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中。
2.政治意识形态钳制教育思想
政治意识形态是指用来维护一定政治制度的一套比较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信条。它是通过政治文化、政治价值、政治观点与政治信仰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在统治者看来,教育就是向年轻一代灌输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政治文化,形成与他们未来必须充当的社会角色相符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习惯。例如,我国的封建教育不遗余力地向受教育者灌输封建专制主义,守分安命思想,以及忠孝仁义等一套观念,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卫道士。资本主义教育则拼命向学生灌输个人至上、金钱万能思想,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等观念,目的在于把年轻一代都培养成拥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社会成员。 3.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政治的统帅与支配地位,一方面决定了政治制度对其他各种制度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它的变革必然能带动与促进其他方面的变革,自然也包括教育体制的改革近期目标是长远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而要在政治生活中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涉及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轻化、知识化与专业化,还涉及到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素质、思想素质与民主参与的能力等问题,由此给教育目标的调整、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其次,政治体制改革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与经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3、答: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的建筑师!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思行中不断提升,用专业素质来建筑自己。
教师的专业素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实践这四大方面。
一、专业精神是最重要的,指教师应具有的理想追求、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等基本的理性价值取向,是指导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具体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道德、专业人格、专业自我。 二、专业知识,它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三、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表达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交往合作能力。
四、专业实践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也是为师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只有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而没有开展专业实践,就等于什么也没做。
谈到如何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的生涯。 我把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自己。第二阶段:提升自己。第三阶段:完善自己。
本人认为了解了构成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点,有了的专业生涯的规划。这仅仅是我们当教师的一个起点,起点后的“学”与“行”才是当教师专业素质真正实力的体现。 让我们每位教师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
4、答: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人类个体特有的认识路线为社会文明的遗传提供了可能。人类社会要进步,人类自身的生产要优化,社会物质生产要变得丰富,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正是人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改善自身的蒙昧于野蛮状态,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阶段,才能承担传播、创造人类文明的重任。
5、答:学校教育 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 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 按照人的发展特点 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 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独特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从总体来看 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不外乎体质、道德、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几个方面 并提出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对学校教育来说 又随着社会性质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而变化 。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标和目的的形成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所以 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相比 在接受人类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上 不仅具有数量、质量和程度的差异 而且具有态度与能力上的差异。可见 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个体的身心同样会发展。学校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加快这一变化的速度和缩短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此外 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 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 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种加速将更明显、更有意识和富有成效。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 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 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对人的发展来说 更具有长远意义。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 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提高到自觉阶段。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 小学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 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 而专门学校对这些才能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个|生发展方面 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素养是关键因素 它决定教师是否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独特性的价值 是否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是否积极地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客观条件和提供活动的舞台。小学生在个性形成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 而后才会走上自觉发展自己个性的道路。此外 学校中富有生气的学生集体也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土壤。
三、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教育学作业2
一、辨析题 (自己写的答案,仅供参考)
×××√××√
二、论述题
1、答: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在世纪之交率先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目前接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已逐步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的任务依然艰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突出。为此,《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并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等措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措施,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答: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1)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2)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1、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3、探究学习: (3)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3、以表格的形式对照分析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和发展性课堂评价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