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强化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工作报告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2021年强化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工作报告》,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2021年强化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工作报告第1篇
同志们:
今天上午,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了全县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下午又召开全县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会,这在我县已经是第四年,充分说明我县的作风效能建设已步入常态化的轨道。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两个**的艰巨任务,进一步提振精神,鼓舞士气,为我县转型跨越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2010年工作,通报2010年度作风效能建设考评结果和破坏影响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表彰奖励优秀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安排部署2011年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举行“**县行政效能监察快速处置小分队”启动仪式。随后,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同志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执行。按照大会安排,我就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我的报告分主要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2010年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政务环境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推进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重点,加强对扩大内需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强化整肃工作纪律;加大对损害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强力推进制度建设,使我县的作风效能建设继续朝着制度化、常态化的方向迈进。回顾2010年的作风和优化政务环境工作,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务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秉持这一理念,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环境的优化,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继续以推进项目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促进政务环境的优化。2010年,全县共有中央扩大内需项目35项,总投资1.58亿元;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21项,总投资146.5亿元。为保证这些项目和工程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全程介入、主动作为、全程监管,从项目前期的手续办理到具体问题的协调解决,实行联审联办,共商化解之策,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和项目资金的安全使用。
继续强化制度建设。2010年,在全县各级机关普遍推行了“工作人员去向牌”制度,使机关效能建设制度达到了九项。各单位还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各类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我们紧紧围绕“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这一主题,采取“上下联动、内外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的方式,对县直部门和行业开展行风评议工作。每年都要组织部分重点部门行业“一把手”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的诉求。县效能办设立了监督举报箱,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投诉,所有意见和建议均按投诉程序进行受理,保证了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县效能室通过20个行政效能监测点,及时掌握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情况,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受到企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干部作风得到提升。
2010年,我县作风效能在有序推进的基础上,工作继续向规范化迈进,在全市创出了特色,受到了市、县领导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在全省开展“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专项行动中,县委、政府督查室,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出击,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棋牌馆、宾馆、洗浴中心、娱乐场所及各单位进行明察暗访,对12名违反工作纪律的机关工作人员实施了责任追究。
我们始终把制止和遏制“大操大办”特别是违规“暖房”、“过生日”等不良社会风气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组织人员明察暗访,落实责任追究。2010年查处机关干部违规暖房案件2起,给予党内警告1人,诫勉谈话1人,没收违规礼金6950元。今后,我们将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匡正社会风气的重点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三)行政审批得到提速提效。
建立坚强的行政审批监督制约机制,一直是优化政务环境的重中之重。我们先后建立和推行了“首办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制”、“并联审批制”、“会商会办制”、“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等行政审批新机制。这些制度的施行,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9下半年,县政府先后投资225万元为服务窗口配备了电子办公设施、建成了电子政务办公系统,使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插上了电子科技的双翼。去年,县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为提高行政审批时效做了大量工作,组织行政审批单位完成了数据录入、设备调试、电子审批业务培训,35个行政单位179名工作人员上至局长下至具体办事人员,都参加了培训,使我县全面实施网上审批具备了人员和技术的基础条件。
(四)违法违纪案件得到及时查处。
县委、县政府历来对损害和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从不姑息,坚决予以惩处。2010年,县纪委监察局共查处干扰发展环境的案件97件,给予党纪处分123人,留察以上重处分16人;政纪处分6人,行政撤职以上处分2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70余万元。通过各类案件的查办,有力地保障了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为全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了坚强的纪律保障,达到了以查案正作风、优环境、促发展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优化政务环境活动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是,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突出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对加强作风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作风建设是应付门面的工作,只要会上讲讲,发发文件就行了,提高效能就是按时上下班,不打游戏不聊天,优化环境就是制度上了墙,资料装成册,甚至认为优化环境是领导层面考虑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继续习惯于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立说立行的魄力;二是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至上,一事当前,不以大局为重,不思化解之策,而是找领导、摆困难、讲条件、护犊子,考虑个人利益,树叶落下来怕砸着自己,明哲保身;三是迷恋权力,把手中的公权力当成自己的“私器”,把审批权力当成单位和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抱着不放;四是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想要解决什么不清楚,服务的能力水平不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五是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力度不够,满足于“交差”,强调客观原因,不主动作为,不思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有些是属于制度机制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更多的是属于主观认识方面的原因。放眼全省、全市竞相转型跨越发展的时代潮流,我们**如何融入其中,如何在发展大潮中有所作为,领跑周边县市,这是我们每个**的干部都必须思考、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发展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发展的竞争,除了区位差异、资源禀赋外,越来越体现为发展环境的竞争,因此讲,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意义重大,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
二0一一年的工作安排
上午的经济工作会议,描绘了我县未来五年转型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和2011年发展的主要任务。在千帆劲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潮流中,非大项目不足以弥补差距,非大动作不足以打破瓶颈,非大决心不足以搏击中流,非一流环境不足以承载发展。
2011年,是省纪委确定的全省“环境整治年”,也是我县开启“十二五”宏伟蓝图和全面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经济上再造两个**的首战之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条主线,以“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着力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治,进一步提振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精神,为实现“十二五”再造“两个**”的宏伟目标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全县2011年《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方案》已以县委文件印发各乡镇和单位。工作任务已经敲定,下面我结合《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重点强调三点:
一、加大力度,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制度机制。
《方案》对创优发展环境的制度机制专门作了安排,明确提出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干事创业。结合山西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试验区的契机,提出了5个区别对待,就是把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格区别开来;把招商引资中的必要开支和公务接待与假公济私、行贿受贿、挥霍浪费严格区别开来;把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与严重不负责任、失职渎职严格区别开来;把联系帮扶企业与“傍大款”、搞权钱交易严格区别开来;把为了民生工程、重点工程尽早竣工、达产达效而违反建设程序与为少数人谋利、故意规避程序,顶风违纪、谋取不正当利益严格区别开来。省纪委的2011年1号文件、市纪委的2010年23号文件,专门就纪检监察机关服务转型跨越创优发展环境提出了具体措施,重点体现在“实行首违不罚和重大处罚备案制”、“重大工程项目领导包联跟踪服务督察制”、“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保姆式代办制”、“企业宁静生产日制”、“涉企收费两证一卡制”等五个新制度的实施,这都是为招商引资在法规、政策上的“松绑”,都是为了进一步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我们一定会把这些优惠政策用足用活。
二、加强行政便民服务和监督平台建设,实现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全覆盖。
县、乡行政便民服务中心,是政府服务百姓、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平台。要充分发挥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服务。
一是进一步整合政务大厅办事窗口,实现人员、项目的优化配置。
对已进驻县行政便民服务中心的26个部门的办事窗口,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加以整合,对业务相对较少和季节性办理的单位办事窗口,减少单位窗口和人员,视情况设立专门代理受理窗口;因机构改革而合并的单位,相应合并窗口和人员;对审批业务相对较多的单位,相应增加办事窗口和人员。在政务大厅专设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绿色通道受理窗口,作为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的开启节点。各单位的派驻窗口工作人员,必须选派业务熟练的骨干人员进驻,单位对窗口工作人员要充分授权,保证其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
二是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实现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
去年9月,县政府决定将已经公布的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集中办理,实现网上审批的全覆盖。今年,要按照文件的要求,实现已入驻行政便民服务中心26个单位的140项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核、批准、办结、回复。外设六个分厅(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交警队、安监(煤炭)局的36项行政审批事项,要在与市级对口部门联网的基础上,与县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对接,实现办件数量等信息的网上传递和监察。
这项工作是对各部门特别是部门一把手的一次大手术。表面上看,手工签字改为网络签批只是一个技术上的改进、形式上的改进,但从实质上讲,这是对行政理念的一次革命。以前到各部门去找领导签字,脸熟不熟、面子大不大很重要,同一件事你去就能办了,我去就办不了。现在改为网上审批,办事的条件全面公开,只要我条件符合,县长去办和科员去办一个样,老板去办和农民去办一个样,拥有审批权的领导仅仅成为审批把关的一个环节,自由裁量权小了,落人情的机会少了,有些同志一开始肯定会有很大的不适应,但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每个干部都必须顺应它,而不能阻挠它。这是县委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举措,你不照办,换不掉制度,但可能换掉你自己。
三是加快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电子监察系统是基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实时监控系统。建成后的电子监察系统达到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效能投诉、在线测评、信息服务、决策辅助等七项基本功能。要根据《**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设施方案》(左政办发[2010]94号)文件的安排,尽快全面建成电子监察系统,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三、加强督查问责,严肃查处损坏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
今年,我们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加强监督检查,认真受理群众投诉,跟踪问责问效,既要查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损害群众利益、与民争利等方面的典型违法违纪案件,又要严肃查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等损害发展环境的案件。这里,我着重讲两点:
一是建立投诉快速处置机制。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创优发展环境投诉电话”8651890已经开通,专门受理群众对各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服务方面的投诉。这是全市统一的投资环境投诉电话,电话尾号谐音是“一拨就灵”。今天的会议,还要举行“**县行政效能监察快速处置小分队”启动仪式,这支队伍专门负责处置企业及群众对发展环境的投诉。之所以成立“快速处置小分队”,就是在处置群众投诉时,做到快速出击,快速处置。同志们稍微注意一下小分队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小分队突出了“快速和处置”,“快速”,强调了处置投诉的速度,“处置”,意味着小分队的职责不再只限于对违纪问题的查处,对不属于违纪的行为,将通过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现场协调等方法手段予以处理。这是我们逐步建立投资环境投诉快速处理机制的一项举措,希望在今后工作中,同志们给予小分队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二是继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要把查案办案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重点查处因办事效率低下、久拖不办、推诿扯皮造成客商撤资、项目流走的行为;重点查处违反规定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摊派、吃拿卡要的行为;重点查处执法部门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滥用自由裁量权,搞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的违法违纪案件。对于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从快从严处理。
同志们,“十二五”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转型跨越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实现“再造两个**”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2021年强化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工作报告第2篇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以饱满热情加快发展的重要时刻,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大会,足以说明优化发展环境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表明我们强力推进环境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刚才,何明海、马良泉同志分别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同时,希望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的几个单位,说到做到,为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做出表率。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环境问题是我们永远不能回避的现实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研究发现,生命起源于海洋。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种类和海洋中不少元素相似,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与地质环境元素组成具有很高的统一性,从而证明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了人类。古语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常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不难理解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极端重要性。所谓经济环境,就是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法制、观念、风尚等元素,包含基础设施、道德观念、法律制度、干部素质、社会氛围等方面,涉及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各个层面,大到政策法规,小到一言一行,构筑起经济发展的平台。可以说,只要是内乡的人和物,只要是在内乡发生的事,无一不关乎内乡的经济环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内乡形象”。
环境是品牌和形象,环境是竞争力和生产力,环境也是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市场的本质是逐利,而这个竞争过程必须建立在规范有序的基础之上,它决定了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气候”好,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就往那里跑;市场经济是“生态经济”,哪里“阳光雨露”充足,那里的经济元素就会发酵萌芽、茁壮成长。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一流环境吸纳一流人才和巨大资本的竞争。从国内看,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设立的经济特区,还是江浙近年来涌现出的灿若群星的全国百强县市,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除了先天的地缘优势外,无不得益于那里的环境高度优化,成为创业的天堂,产生了“蚂蚁吃糖”的效应。就连我们周边的县市,争项目、引客商也都在打“环境牌”。有人说,孙耀志、袁中告都是内乡人,到了西峡、淅川都干成了“龙”,这个看法的确发人深思,由此可以观照出我们内乡的创业、成才环境如何。“慢进即退”的危机逼迫着我们,要想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后来居上,最根本的也是最捷径的办法,就是在优化环境上做足文章,大力营造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宽广舞台,使内乡成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动感乐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温家宝多次强调要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把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确提出要建立责任政府、法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围绕“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思路,把优化环境作为根本大计抓紧抓好。
二、内乡的环境已经到了不整不行的地步
说我县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县纪委、县委办最近分别搞了专项调研,从所反映的问题来看,情节相当严重,性质十分恶劣。这里我举两个例子:原印刷厂破产后引进西峡客商注资重新启动生产,部分下岗职工以养老保险有遗留为由多次上访,这个问题本不与新的投资商有瓜葛,然而就在政府想方设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时,部分人却在个别不法分子的挑唆指使下,三番五次冲击企业,在厂区内到处涂写谩骂攻击的脏话,威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致使签下的订单不得不转给别处,投资者欲哭无泪,产生了抽资转走的念头。我在企业当场表态,从当天起清理被涂污的厂区,谁再胆敢侵扰企业正常生产,立即报告我,坚决依法惩处。县法院某庭工作人员去年在未告知地毯厂的情况下,本为执行一笔尚有争议的2万元资金,却一次性从企业货款中划走8万元,企业多次登门就讨要,这名本应是正义化身的法官,不是说“钱已花了”就是以“等有了钱再还”来搪塞,直到前段纪检机关要对其“双规”,才极不情愿地把“昧心食”吐出来,可见态度是何等蛮横,气焰又是多么嚣张。这些事情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听了会有什么感受?我想只能用“胆大包天”、“触目惊心”、“义愤填膺”三个词来概括。我们不禁要问,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对企业使出“下三滥”手段的人,良知何在?如果我们对此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又将以何颜面面对我们口口声声奉为上帝的客商和全县人民?整个社会被迫发出呐喊:环境整治刻不容缓!会后,纪委监察局要对前段查处破坏环境案件依法依纪处理到位,对涉案的党政人员逐一进行诫免谈话。
当然,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内乡的干部主流是好的,这些年通过不时地敲打,全县上下的环境意识在不断增强,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识大体、顾大局,以积极的作为,推动经济环境发生可喜的变化,这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的环境状况,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离内乡发展的需要和广大群众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水平低下。一些职能部门习惯于把管理与服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缺乏服务意识,重管理轻服务,以管理代服务,只管理不服务。有的“衙门”作风严重,没有好处不办事,不求几次办不成事,视发展大事为儿戏,慢慢来,不着急,小事拖大,易事拖难,好事拖黄;有的职权异化,大搞“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审查化,审查复杂化”,玩弄权术,为难群众,刁难企业;有的借口依法照章办事,死抠条文,部门之间踢皮球,让客商和基层办事者跑了东家跑西家,眼睁睁看着机遇丧失。
2、行政效能滞后。抱残守缺,画地为牢,行政许可门槛高,审批环节繁多、程序复杂、效率低下,企业办一个手续,要跑若干个部门,到一个部门还要跑几个科室,到一个科室,再来个三回九转,“这个手续不齐,那个日子超期;这个款项未交够,那个领导还未签字审批”,县领导同意了到局长那儿说“再商量商量、研究研究”,局长答应了到股长那儿又说“没有交待”,推诿扯皮,没完没了,名曰履行职责,实为敷衍塞责,“这不中”、“那不行”,极尽制约发展之能事,群众抱怨现在办个事比跑“马拉松”还难,没有个终点。
3、四乱屡禁不止。有的部门唯利是图,只顾小集体利益,利用特权,搭车收费,超标收费,巧立名目收费;以执法为名,行执罚之事,乱检查、乱罚款,还明目张胆说什么“我不管你、我不收费,钱哪里来、工资怎么发”,所有活动的出发点都是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缺钱花就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伸手,吃、拿、卡、要。有的单位对客商雁过拔毛、关门宰客,甚至有个别执法者中饱私囊,走向犯罪。乍岖乡镕鑫石料有限公司开业一个多月,竟有七八个单位上门要这要那,按老百姓的话说是“如狼似虎”,直把企业折腾得几乎要关门,这不是个例。
4、社会氛围失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诚信缺失。有些部门承诺的服务和优惠政策不兑现,口惠而实不至,失信于客商。二是风尚不良。部分群众公德意识差,个人素养低,“口粗”、“动粗”的陋习随处可见,严重损害内乡人的文明开放形象。三是秩序混乱。县城一些重点部位和部分重点集镇管理不到位,乱行、乱停、乱倒等脏乱差现象突出,乱涂乱画的“牛皮癣”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四是治安欠佳。偷盗、抢劫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带有黑恶势力性质的不法分子欺行霸市,破坏市场秩序,威胁客商人身和财产安全,让投资者担惊受怕,使外商望而生畏。
剔肤见骨找病根,从客观上讲,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上层体制改革不彻底所导致的。就我县而言,尽管经过1999年、20xx年两次机构改革,但体制弊端仍未从根本上消除,一是“人太多”,机构臃肿,人满为患,人浮于事,难以走出“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怪圈;二是“事不顺”,一些部门和单位职能还有交叉,存在着多头管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完全克服体制性障碍固然是我们一时半会儿无能为力的,但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扩大化,是我们主观努力不够所造成的。对环境问题我们几乎是逢会必讲,但对一些人来说却是“油过的雨布”——看着透明就是润不进心里,在领导面前,说起环境比天还大,汇报工作时重视环境比谁都好,可是换换人、错错地,就“躲进小楼成一统”;有的人只认识别人不认识自己,提起破坏环境的人和事来咬牙切齿,埋怨别人破坏环境或者治理环境不力,自己却不尽义务,不履行职责,甚至还在干着破坏环境的勾当。当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防范、监督和惩处不力。这几年我们出台了一些环境保障措施,但落实不够,对破坏环境的案件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所谓的“高压线”不通电,所谓的“铁手腕”成软面,致使一些人对我们整治环境的态度和能力表示怀疑和担忧。环境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威望,成为招商引资的最大“瓶颈”,如果再等闲视之,不但招不来“女婿”,还要气走“儿子”,内乡的发展终将毫无前途可言。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大打一场优化环境的人民战争。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升软环境标准
环境问题带有普遍性。据统计,我国个体工商户从1999年到20xx年,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20xx年全国内资企业比上年下降7.9%。这组数字既告诉我们为什么全国各地都在抓环境,也警示我们优化环境任重而道远,同时还启示我们如果在优化环境方面走到了前列,就一定能赢得发展的先机。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瞄准“开放、文明、效能、和谐”这个一流目标。
一是政治环境团结协和。古人说,“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干部是决定一个地方综合环境的关键因素,看见了干部的思想状况、精神面貌和作风水平,就不难知道这个地方的民风、社情和环境好坏。可以说,干部是一个地方最大的环境,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最显著的形象。实践证明,哪里的领导干部素质高,那里的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强,干事创业的氛围就浓,发展的环境也就好。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五首歌”精神,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倡导和培育这样一种风尚:忠于使命,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发扬民主,团结聚力;廉洁自律,公正无私。每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摆正位子,放开胆子,树好样子,事业面前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评论,用实绩作结论。
二是政策环境开明优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吸引外资的“梧桐树”、激活内资的“孵化器”。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上要做到两点:首先,优惠最大化。坚持“政策跟着项目走”,能放宽的坚决放宽,能优惠的坚决优惠,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些好项目“先上车后买票、先注册后交费、先发展后规范”;对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要在土地征用、厂房建设、子女就学方面给予特殊照顾。政策在人定人用,要真正懂得“舍得”的道理,城关镇虽然为顺天机械承担年租金7万元的差价,却换来了年税利260万元,我们都要学会算这样的大账,如果老是怕吃亏,往往是“贪小钱而吃大亏”。其次,务实灵活化。凡是外地已经采取的做法,我们都可以借鉴和运用;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都可以大胆地探索创新;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我们都要想方设法用到极致。发展是硬道理,容易的事人人能办,难办的事办成了,才说明你真有本事、有水平,真正把政策用活了、用好了。因此,既要一心一意谋发展,更要千方百计多动脑。我在这里重申,对所有项目,职能部门没有否决权,只有依法“开绿灯”。“上帝不惩罚成功者,历史不嘲笑胜利者”。只要把内乡发展上去了,对上下左右都是一个最好的交待。湍东镇地处城乡结合部,这几年在配合、支持、服务大型项目上做出了积极努力,这种大局意识、中心意识、发展意识,值得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县直单位学习借鉴。
三是政务环境优质高效。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领导就是服务。”政务的本质也就是服务。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延伸服务触角。把投资者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寓管理职能于真诚细致的服务之中,由坐等服务、应求服务向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转变,以“立即办、限时办”为准则,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构筑起快捷畅通的服务绿色通道。二要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按照上级要求,政府要抓紧组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尽快运行起来。各执法部门和服务单位都要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有关人员进行整合,使其能顺利实行综合执法和一条龙服务。要建立“项目引进系列化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经常性服务”三大体系,继续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办项目座谈会,促使各种问题得以及时有效解决。要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上行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政务公开。三要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各行政机关都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转变职能,从“越位、缺位、错位”中归位、正位。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决不能再让创业者遭遇制度性冷漠。由纪委监察局牵头,年底前对所有收费项目再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要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重点,严肃服务纪律和责任追究,着力根治“冷、横、硬”等顽疾。
四是人文环境健康向上。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认知等。北京申办奥运的一大理念就是要举办“人文奥运”。内乡要开放发展,必须依靠和发扬积极和谐的人文精神,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一方面,要形成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价值观念和舆论导向。努力使全民进一步冲破因循守旧等落后思想的束缚,增强发展工业和民营经济的胆略和气魄,把注意力和兴奋点统一到县委政府的战略决策上来,大力营造敬商、亲商、助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体公民道德水平。努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形成文明、礼貌、和谐、有序的良好社会风气。这里还要提醒一下我们的企业经营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依法办企业的基本要求。我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最低工资标准》、《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中对企业的相关责任都有明确要求和规定。世上没有只享受权利而不需尽义务的绝对事情,我们的企业享受了县乡的许多优惠政策,保护企业并不等于企业可以逃避义务,比如安全生产、应缴税收和职工的养老保险等,该企业承担的要切实承担起来,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五是法制环境规范有序。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建设平安社会,是优化环境的基础工程。首先,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广大群众法制观念,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其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严密的治安网络体系,促进社会治安环境明显好转。再者,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中整治。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开展整治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市场秩序和“打黑除恶”等专项活动。公安、工商、城建等有关部门,对欺行霸市、强拉强卖、强装强卸、乱抬价格、敲诈勒索、制假售假、寻衅滋事、侵占公私财物等不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对充当“保护伞”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从快查处。倡法制、保平安,政法队伍是关键。周恩来曾说过:“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内乡的发展环境优劣,政法部门、司法机关、执法单位的责任重大。当过大法官的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有一句名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等于污染了整个水源。”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的危害性极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会后,政法委负责,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重点,组织政法系统进行“优化环境我怎么办”集中教育整治活动。
四、整治环境必须抓住关键环节重拳出击
听任环境恶化,就是慢性自杀。不在麻木不仁中死去,就在痛定思痛中新生。按照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的原则,优化环境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1、广抓教育,深化思想认识。闪电走在雷鸣之前,思想走在行动之前。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必须首先使环境之痛触及我们的灵魂。我们常说要去“吃财政”的单位,财政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要靠创业、创造!“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反之,坐吃山空,终将饿死。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真正把企业奉为衣食父母去尽心“服侍”,而不是视为“唐僧肉”变着戏法想咬一口;我们就不会产生角色错觉,形成角色错位,总以管理者自居,趾高气扬,而让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委屈求全。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化环境的意义、举措,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要利用多种形式,反映优化环境的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以扩大影响、相互促进。监察、工商、公安、质检、环保、土地、规划、城建、安监等所有行政执法和农、林、水、畜、农机等所有涉农服务单位,都要开通行风热线,由负责同志每天轮流值班,解答群众咨询,宣传法律法规及有关优化环境政策。只有当“维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思想真正深入人心时,当“破坏环境必遭到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氛围真正形成时,内乡的环境才真正有希望。
2、细抓制度,巩固长效机制。制度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要从内乡发展的大局出发,按照法律不禁止、政策允许、领导认可、业主满意的原则,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以“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只体现服务,不彰显管理”为底线,对既有的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逐步建立起具有较强操作性、针对性、合理性的规章制度,真正实现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和人格化,形成科学配套、链条严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使欲破坏环境者“不能为”、“无法为”。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是我县优化环境的总制度,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量化,责任到岗到人。要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违规追究制等制度。由县环境保障组安排,所有执纪执法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要上电视表态,公布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咨询举报电话,做到家喻户晓,人皆可使。
3、严抓监督,健全防范体系。一是畅通监督渠道。理顺县环境保障组与效能督查中心的职能,今后所有涉及检查、收费、罚款的审批许可和过程监督,由环境保障组统一负责。环境保障组要开通举报电话,专人负责,随时受理案件,切实增强对企业环境状况的监控能力。企业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敢于抵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对违反规定的收费罚款,坚决拒交,并积极进行举报。二要拓展监督方式。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卡、聘请义务监督员等途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班子要进行专题研究,认真整改。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对软环境建设工作进行视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向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督办。坚持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发现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及时追踪报道,真正使破坏环境的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处藏身。三是加大监督力度。人大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述职评议中,政协对部门和单位进行民主评议中,都要把环境优化指数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进去。由县环境保障组负责,今后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县性的行风评议,阳光操作,谁好谁差,拿到桌面上来,连续两次排在后三位的,要采取组织措施。
4、狠抓查处,保持高压态势。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是最应该讲认真的。整治环境的要害在于“动真刀子”,要把查办案件作为整治经济环境的重要手段,摆上位置,重拳出击,铁腕施治,动真碰硬,揪住具体人、具体事不放。一是全面排查,加强正本清源。建立案件协调排查机制,环境保障组牵头,纪委、监察局、效能督查中心等部门密切配合,每月梳理汇总一次,实施重点突破,并且举一反三,在普遍性和规律性上找准切入点,搞好“亡羊补牢”手术。二是整合力量,实施速查快办。环境保障组要切实负起责来,实施“全天候”办公,凡是群众反映的“四乱”问题,能协调解决的,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需初核的,马上派人核查;应立案的,迅速立案,做到“有报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结、有结必快”。三是严肃纪律,确保惩处到位。对顶风违纪的“害群之马”,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一追到底,除害务尽,不搞以观后效的从长计议,不搞下不为例的从轻发落,不搞以功抵过的姑息纵容。在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的同时,对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也要依据党纪、政纪和法律作出相应的处理。县委县政府对整治环境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环境出了大问题,一律取消单位和个人的评先、评优资格,直至组织处理。
5、长抓作风,加强组织保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领导作风、干部作风的集中反映,发展环境与干部作风相辅相承,作风好则环境优,环境优则作风好。当前有三种错误倾向:一是人人都在埋怨环境,人人都在忽视环境。大家都说环境差,这是事实,但口无遮拦,对内对外都是这个说法,表面上好像是关心环境,实质上对环境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抹黑”的效应会无限放大。二是认为整治环境只是县委政府的事,与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怕担责任,怕得罪人,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低头过,甘当“老好人”。三是对发展环境丧失信心,认为前景一片暗淡,难以起死回生,只有挺倒挨锤,坐以待毙。优化环境的基础在群众,主体在机关,关键在干部,核心在班子,重点在砸死责任、真抓实干。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抓环境首先需要领导抓、抓领导。我们要牢固树立不抓发展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发展环境就是不称职的政绩观。十二个产业工作组要坚持发展产业、优化环境一齐抓。纪委监察部门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环境治理,在整治环境中抓反腐倡廉,推动党风政风建设。乡镇和县直单位一把手是优化环境的第一责任人,要发扬“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不出环境问题。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克服抓一阵歇一阵、紧一阵松一阵的情绪,始终保持警惕,发现破坏环境的人和事,露头即打,持之以恒抓下去。
五、用项目成果衡量和检验环境建设成效
抓环境,最终目的是为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发展的最大任务和当务之急就是上项目。项目是环境的试金石,项目引不进,引来建不好,建成难运行,你说到天边,还得从环境上找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环境和项目两手抓,抓环境促项目,抓项目带环境。自项目大会以来,全县上下抓招商、跑项目的热度不断提升,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至10月底共招引各类项目259个,其中新落地项目210个,续建项目49个,计划投资14.3亿元,已完成投资7.6亿元,130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仙鹤纸业三期工程总投资16.5亿元,年制浆20万吨、造纸35万吨,年产值21亿元、税利2亿元,已经开工的一期工程投资4.5亿元,年制浆5.1万吨、造纸10万吨,年产值6亿元、税利5000万元;泰隆二期投资1.8亿元,年产值3.2亿元、税利1500万元;还有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天瑞水泥,总投资达10.6亿元,可实现年产值9亿元、利税3亿元,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项目建成投产之后,将彻底扭转我县工业落后的被动局面,开创内乡的美好明天指日可待。
最近我和相关领导同志对项目工作进行了调研督查,感受到了上下左右抢抓项目的可喜氛围,也为同志们想项目、跑项目的热情和干劲所鼓舞、所感动,我坚信只要保持和发扬这种良好势头,我们就一定能写好不负内乡老百姓的历史。但是也看到了差距和问题,总体印象是乡镇好于县直,县直好于垂直单位,部分单位对项目重视不够,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到目前手上还没有一个项目,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县委县政府对项目工作的立场是鲜明的,态度是坚决的,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坚持既定的项目任务毫不动摇,坚持跟踪问效、加压紧逼的问责制度毫不动摇,坚持赏罚分明、一票否决的奖惩机制毫不动摇。距年终不到两个月时间了,形势逼人,各乡镇各单位要以“倒计时”的办法,集中力量爬坡攻坚,加快进度,确保一举拿下今年的项目任务,同时及早筹划明年的项目工作,加强项目筛选包装和储备,为扩大项目成果打好基础。对已经落户的大项目,要坚持实行领导包扶制度,加强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早日投产见效。效能督查中心、招商局、发改委要做好年度项目验收工作。
总之,优化发展环境,事关内乡的对外形象,事关内乡的发展大局,事关内乡的前途命运,事关全县63万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勇气,以咬定青山、志在必得的决心,坚决打好整治环境这场硬仗,使发展环境取得根本好转,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2021年强化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工作报告第3篇
同志们:
刚才,风行同志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了主题报告,讲得很全面,很具体,也很有操作性,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什么是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简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投资环境。经济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硬环境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软环境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的的确确能感受到的环境,主要是施工环境和服务环境。今天我们讲的经济环境,就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二、经济环境与项目建设之间的关系
20xx年,我县的重点工作就是两句话、16个字:大力优化经济环境,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经济环境和项目建设之间的关系,就是水和鱼的关系。鱼离开了水就无法生存,同样,项目建设离开了经济环境就无法推进。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长,甚至决定鱼类的生死;同样,良好的经济环境将会加快项目建设的进程,不好的经济环境则会阻碍项目推进的速度,甚至会使项目不翼而飞。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取决于项目推进的力度,而项目推进的力度则取决于经济环境的优劣。
三、为什么要优化经济环境
今天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规模之大在我县前所未有;会议决定成立的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规格之高在我县同样史无前例(由我任政委、中于同志任组长)。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精力来抓经济环境?为什么要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会议专题研究经济环境?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当前我县的经济环境还不好,甚至可以说很不好。例如,施工现场还存在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强行阻工、漫天要价的现象;项目落户后,审批部门还存在“五难”(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工作人员还存在“三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索拿卡要的行为,职能部门“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都是当前我县经济发展环境不优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四、怎样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怎样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主要是三条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岳阳县“两台”(电视台、广播电台)、“两报”(手机报、巴陵通讯)、“三网”(县新闻网、县政府门户网以及县委组织部的党建网)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在这七个主流媒体上开设专栏,加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力度,灌输“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岳阳形象”的理念,要在“两台”、“两报”、“三网”上天天看到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谁损害岳阳县的经济发展环境,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要让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无处藏身,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2、建立游戏规则。对经济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率先在全省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规定》,内容十分全面,但却没有很好地执行到位。为什么“十不准”没有执行到位?主要是还存在两个瑕疵和一个缺陷。两个瑕疵: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主体是各职能部门而不是各乡镇;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是行政“一把手”,这有失偏颇,应该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为各单位的“一把手”。一个缺陷:没有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十不准”相当于一个责任制,任何一个责任制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责任追究制,责任制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今天,我们下发了《关于查办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实行“五个一律”纪律规定》,明确对5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人一律先停职后查办。会后,请风行同志牵头起草两个文件:一是修改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规定》,把这两个瑕疵改正过来;二是在今天下发的“五个一律”基础上,出台损害岳阳县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追究制。同时还要明确,单位的工作人员损害了经济发展环境,“一把手”同样要追责,至少要和当事人负同等责任。这两个文件要在3月1日之前拿出初稿,然后提交会研究决定。
3、严格兑现奖惩。兑现奖惩就是执行游戏规则。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出重大贡献的,要大力表彰,在我们七大主流媒体上进行宣传,并且在干部使用、交流特别是提拔的时候,予以重点考虑;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按照即将下发的责任追究制严肃追责,绝不姑息迁就。为了让这项制度落到实处,我在这里明确:三天之内必须开通经济环境24小时投诉热线,安排3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投诉随时受理。凡是涉及到施工环境的,必须立即受理,白天半小时之内、晚上1小时之内警力必须到现场,进行快速处置;凡是涉及到机关干部服务不优的,出现索拿卡要、“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三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的,必须当天受理,第二天调查取证,投诉被确认之后,按照责任追究制的相关条款,10个工作日之内处理到位。
同志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难事。让我们以排除万难的决心,雷厉风行的作风,全力营造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为强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谱写中国梦岳阳县篇章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
520和儿子一起过的说说69句
-
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法律服务市场专项整顿工作讲话
-
在全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
2021年公司党委工作报告
-
区机关行政处2021年第一党支部换届工作报告
-
明白装糊涂的好句子65句
-
县政府办公室2021年度县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措
推荐文章
中文范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