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计划

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计划

01-11 工作总结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计划》,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范本1

 

桂阳县农业局2015年工作总结、“十二五”工作回顾及2016年工作安排、“十三五”工作规划

根据桂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报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精干力量,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全面、认真负责的态度,对2015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十二五”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2016年及“十三五”工作进行了谋划。

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我局以保供增收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做优做强粮油、果业两大产业,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病虫防控三大保障,创新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机制,努力抓好粮油高产创建、新技术推广、农业项目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九项主要工作,实现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工作完成情况

2015年,计划完成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2万亩,粮食总产43万吨,实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97万亩,比上年增加0.26万亩,总产量43.6万吨,比上年增加0.6万吨;计划培育无病毒优质苗木10万株以上,实际完成10万株;计划新增水果面积5000 亩,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22万亩以上,实际新增水果面积6300亩,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23.3万亩;计划水稻等作物病虫害总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实际控制在7.6%;水稻等农产品农残超标检测合格率96%以上,实际合格率达98%以上;计划争取涉农资金3600万元,实际完成向上争资8498.61万元。全县农业各项工作全面或超额完成。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2015年,我局围绕年初既定目标与工作任务,一方面落实主体责任,抓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及工作作风建设,努力创建“四型”机关,开展“作风大提质”和党建系列活动;一方面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建章立制,促进全县农业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今年,全县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97万亩,粮食总产43.6万吨,其中,水稻面积59.58万亩(早稻17.58万亩、中稻10.13万亩、晚稻面积31.87万亩),总产30.7万吨(早稻8.15万吨、中稻5.78万吨、晚稻16.77万吨);玉米面积15.46万亩,总产8.72万吨;其它杂粮面积27.93万亩,总产4.17万吨。完成秋冬农业28.23万亩,其中:油菜7.44万亩(不含育苗移栽面积)、蔬菜7.37万亩、绿肥10.32万亩、其它作物3.1万亩。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原有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增设了全县水稻集中育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另外,还建立了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蹲点包干负责制度,每个乡镇明确1名县级领导、每个农业行政村明确1名乡镇干部和2名技术人员蹲点督促指导水稻集中育秧工作,并将工作责任挂牌公示。二是强化资金投入。县里制定了有关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方案,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各项补贴资金都是通过“一卡通”形式发放到户;省政府今年下拨的集中育秧专项资金86万元、粮油高产创建资金80万元全部按程序审核划拨,确保省级粮食生产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同时,今年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连发几个文件鼓励、扶持粮食生产发展。如:桂财农[2015]38号文件明确了财政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590万元,桂财农[2015]74号文件安排产粮大县扶持资金26万元,桂财农[201535号文件安排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优质稻)项目配套资金10万元等;另外,我县还整合其它项目资源来支持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水稻高产创建、优质稻基地建设、粮食产业化与大户规模经营等。三是强化政务服务。农业局切实加强了粮食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粮食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开展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农业和工商、质检等部门切实加强了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民购买放心种子、放心农药、放心肥料;气象部门制定和完善了防灾减灾预案;保险公司认真抓好了农业保险工作;农机局落实了农机补贴,搞好了新型农机具的示范培训,保证售后维修服务。四是强化督查考核。将粮食生产与水稻集中育秧工作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出台了《桂阳县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各乡镇和相关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组成专门督查组,对早稻集中育秧、耕地抛荒、粮食生产、秋冬种等工作进行重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通报全县。五是强化责任追究。对粮食生产和集中育秧工作实行“三挂钩”,即与农业开发、水利建设项目布局挂钩,与专项奖补资金发放挂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偿付挂钩;做到“两兑现”,即考核兑现、奖惩兑现;实行“一票否决”,即对在工作中执行不力,导致水稻直播和一季稻控制不严的单位和个人,在当年绩效考核中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六是强化项目带动。我局多方面积极争取项目,以项目实施示范带动全县粮食生产。通过实施早稻集中育秧项目,落实早稻集中育秧主体80个,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70045亩,其中专业化集中育秧20011亩;实施6个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实现项目区油菜单产142.7公斤,早稻单产501.7公斤,玉米单产601.8公斤,晚稻单产575.7公斤,示范带动全县粮油作物增产增收;实施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优质稻)项目建设,在敖泉镇光路村、塘汪村新建(改建)灌溉水渠13.34公里,维修病险山塘一口,引进新品种16个,开展新品种筛选对比试验3个,示范推广机插秧面积400亩,推广新品种大田展示5553亩。通过该项目建设,项目区新增粮食产能37.4公斤/亩,年增产稻谷85万公斤,增收590万元以上。另外我局还开展了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共组织6家水稻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代耕、代育、代插、代防、代收、代运等服务,实施面积1.3万亩。通过工作试点,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和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2、保障优质苗木供应,提升经作产业

今年,我局立足资源区位优势,瞄准“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大力培育优质苗木,积极扶持经作产业,全县精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不断涌现。一是保障优质苗木市场供应。今年我局加强了春季出圃成品果树苗的管理,剔除不合格弱小苗,搞好防寒防冻工作,在3月底完成了10万株优质果树苗木的市场供应,同时,加大行政执法与植物检疫力度,建立果树苗木市场经营期间日常巡检制度,保障市场苗木品种优、质量好,为打造我县水果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苗木生产培育上,严格按照《水果无病毒苗木繁育操作技术规程》的要求,抓好苗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培育壮苗。全年完成山下红、冰糖橙、脐橙等柑桔苗木3.0万株,脆蜜桃、黄桃2.0万株,早熟梨2万株,中秋脆枣2万株等,为2016年全县果树苗木供应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今年我局着重加强市县“民生100”工程-金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投入40万元,硬化入园公路和园区作业路面,对园区2600亩脐橙进行了合理的整形修剪,并安装植保杀虫灯150盏,黄粘板3万张,捕食螨2万袋,养殖土鹅1万羽,积极应用新材料,大力推广生草栽培、立体生态养殖等新技术,提高了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示范作用。三是扩大经作产业面积。今年共新增水果面积6300亩,中药材面积8000亩,完成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水果建设项目任务1306.1亩,全县经济作物生产面积达到23.3万亩。四是大力扶持高效农业。着力抓好雷坪冰糖橙、青兰脆蜜桃、方元南方苹果、方元西瓜、辉山茶叶、荷叶猕猴桃、浩塘宽皮柑桔、敖泉乌龙姜、流峰脆枣、樟市杨梅、洋市葡萄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开发与保护力度;着力扶持白云水果场、金山种养场、菖蒲脐橙园、三元生态农场、共和度假山庄等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五是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在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的同时,以烤烟、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为重点,结合标准果茶园建设、绿色防控等,建立6个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落实示范基地农业投入品及使用档案、生产记录、产品检测、质量追溯制度等监管措施。全县完成“三品”基地认证22个,认证品种13个,认证企业11家。

3、强化投入品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

2015年,我局深入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严格落实省市县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专项整治为抓手,认真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职责,确保全年不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是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我局作为 “桂阳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单位,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制度、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等,并加强工作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严格落实责任追究。二是切实提升监管能力。今年,我局进一步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乡、村”网络。强化县级监管队伍建设,完善乡镇监管站配置,设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26个,配置监管员近100人;以村支两委成员为主体,配置村组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500余人。确保区域全覆盖、监管无盲区。同时,加大了工作经费投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装备,落实检测人员岗前培训和岗位轮训制度。通过培训,提升监管队伍素质,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水平。三是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农业投入品巡查指导,对县域内主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企业、园艺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规模以上生产场所,进行禁限用农药使用情况巡查和日常性监管,切实组织开展农药、肥料经营市场执法监管,全面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严格检查销售台账,查处打击违规经销禁限用农药和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等违法行为。全年累计检查农资经营户178家,检查市场40处,出动宣传车40台次,发放资料5万余份,悬挂标语、横幅40余条,制作展板8块,开展咨询活动4场次,接受现场咨询2000余人次。四是加强例行监测和风险监测。突出“水稻、蔬菜、水果”大宗主导品种,以“生产示范基地、生产企业、园艺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规模以上生产主体为重点,开展产地准出农残监测;以县内大型超市、果蔬专卖店为对象,督促开展市场准入自律性检测或委托其他机构开展检测。累计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取样检测331个,其中:蔬菜类200个、水果类100个、稻谷1个、茶叶10个,检出合格率100%。累计完成“县检”任务3623批次, 完成率达100.%,共检出43个样品农残超标, 农产品质量总合格率98.81%。其中蔬菜2805批次, 检出35个样品农残超标, 合格率98.75%; 水果609批次, 检出6个样品农残超标,合格率99.01%; 大米(稻谷)209批次,检出3个样品农残超标,合格率98.56%。五是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突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要技术组装,补充、修订完善农业技术规范,建立健全适应我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标准体系。全修订地方农业技术规范9个,发展农业标准化实施主体22个,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42.3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除外),创建水稻、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6个,完成“三品”基地20个,认证品种12个,认证企业10家。六是大力开展专项治理。以“假冒伪劣农资、鼠药、禁限用高度农药”为整治内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车辆50台次、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农资市场、农资经销店186家,累计检查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主体200余家,发放技术资料4万余份,布点建设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点12个,与全县规模以上生产主体签订《农产品安全生产承诺书》,有效杜绝了农业生产主体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

4、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促进新技术推广

今年,我局把提升全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全县农技推广体系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量,促进全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现机构形象好、班子队伍好、管理运行好、工作业绩好、服务口碑好的“五好”目标,为加快发展全县现代农业提供基础保障。一是完善农技推广机构。进一步依法完善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全县26个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单位法人证书。人员编制按照桂编办〔201228号和桂编办〔201311号文件执行,每个乡镇站设置农技推广、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岗位,并按需设岗,责任到人,所有机构和人员全部纳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二是抓好星级服务创建。投入40万元项目资金,在全县26个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施星级服务创建。根据星级评选具体指标,评选三星级5家,二星级15家,一星级6家,三星级的优先向市推荐四星级、通过市认定后优先向省级、部级推荐五星级认定并授牌。获县三星级的奖励3-5万元,二星级的奖励0.5-2万元。三是做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严格遴选了65名技术指导员和580户科技示范户,并做好2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编制我县水稻、水果和玉米3种主导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定期组织基层农技人员现场观摩与培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素质。通过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设施,全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了90%以上,主导产业的产量、产值均较上年度提高5%以上。四是积极开展田间试验示范。全年累计开展田间试验16个,示范11个。其中,开展蔬菜“2+X”田间试验4个,玉米“3414”不完全试验1个,晚稻配方校正试验2个。今年在和平镇的和市村、流峰镇的沧海村进行了粳稻538的试验,同时在敖泉镇的塘汪村进行了 100亩粳稻春优84的示范;在共和农场三关村开展了水稻降镉品种大田展示试验,展示品种12个;在桂阳县敖泉镇光路村组织水稻参试品种16个开展了晚稻新品种试验,大田展示100余亩。新品种试验示范、大田展示推广等工作成效显著, 929日市农业委在我县组织召开了全市新品种试验示范观摩会。参会人员主要包括市农业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我局相关领导、局相关股室负责人、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种粮大户等,同时还邀请了市科技局、财政局、烟草局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观摩,得到了参会人员的充分肯定。五是以田间学校为载体,加快农作物新技术推广。今年重点突出了通过在室内及田间地头开办农民田间学校这一通俗易懂、农民参与互动的培训新形式,加快了农作物新技术的推广。全年共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示范6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0.2万亩,推广配方肥1.86万吨,免费为14万户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应用示范1010亩,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化服务,全县张贴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单元图267张,覆盖全县26个乡镇,有效地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力度。大力推广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按照每亩10元的标准,补贴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2.5万亩。实施超级杂交一季晚稻(烟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5000余亩等。

5、实施人才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在农业人才教育培训方面,我局一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根据省农业委、省财政厅湘农业联[2015]142号文件,省安排给我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财政补助资金为85万元,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80人,其中:农业生产经营型200人(含现代青年农场主),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250人。为做好培训实施工作,今年我局加大了项目工作的汇报力度,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规范制度,充实力量,加大宣传,加强项目监管,切实做好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工作。二是认真开展双送科技下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及省、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省农业委以“推进科技入户,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主题的全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三送”下乡活动启动仪式,组织100名农技员开展了为期100天的“双送”下乡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农技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举办技术讲座8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0份、现场技术咨询1200人次,把广大农民所需要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中央强农惠农政策送到位。三是掀起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热潮。今年,按照《桂阳县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及其他副职为副组长、相关领导及专业股站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今年元月,组织乡镇农技员、各专业股站技术骨干100余人集中培训,为高质量、大规模开展全县冬农业科技培训骨干力量和技术力量奠定坚实基础。培训后及时开展专业测试,成绩纳入年度考核及晋级定岗内容,参训人员优秀率达91%,确保了培训效果,充实了培训讲师团成员和技术力量。各部门各乡镇按照文件规定建立了档案和按期上报,在全县掀起了农业科技培训新高潮,据统计,全县共开展培训143场次,6952人,投入资金6.8万元(不计算项目工程资金)。另外,我县还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和部门将农业科技培训内容整合,统筹安排。如:借助水稻集中育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重金属污染应急性修复扩面工程、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项目培训学员950人,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县本级培训基层农技人员420余人次,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农民24000余人次。

6、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升耕种能力

在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方面,我局一是做好VIP小区试验。VIP小区试验是省站研究组装集成的控镉技术体系。今年我局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选择100亩符合条件的试验田块进行双季稻种植试验,设置试验小区386个,完成所有土壤样品、稻谷样品的采集与送样,为全国水稻控降隔技术推广提供依据。二是加强产地环境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建设项目,完成常规对照处理、主因子优化处理、综合优化处理9个小区的施肥管理、记录,采集水样3次和果实样品1次,按要求冷冻或冷藏处理,并及时送往检测分析中心检测。三是大力抓好湿地环境保护工作。根据舂陵河流域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要求,今年完成了生态拦截沟、废弃物收集池、生活垃圾收集池的建设工程初步验收,并完成了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在项目核心示范区新建了居民生活污水处理三级池24个,居民垃圾周转站2座,拦鱼设施1处,养鸡场禽粪堆沤池1个,挂臂式公共垃圾收集箱9个。四是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田间试验示范,协助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营资所、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完成1668个小区布设与划分,展示示范面积2700亩,为我县乃至全国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技术依据。五是认真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应急性扩面修复项目。2015年,省下达到我县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应急性修复项目资金是1235.3万元,面积是50700亩。根据项目实施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我们选择敖泉镇、方元镇、浩塘镇、和平镇、雷坪镇、欧阳海镇、仁义镇、樟市镇等9个乡镇46个村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应急性修复,实施面积51471亩。对区域内晚稻生产区集中开展施用生石灰、优化水分管理、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喷施叶面阻控剂等应急性修复技术措施。目前已完成了商品用机肥、生石灰、叶面阻、控剂优化水分管理、种植绿肥等技术措施的物资及服务的采购,累计完成物资采购8546.09吨,安排水分管理人员371人,采购资金1159.98万元。

7、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

我局高度重视农业项目建设和争资立项工作。一是抓好在建项目。认真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粮油万亩高产创建、早稻集中育秧、水稻“种三产四”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村清洁工程、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应急性扩面修复、舂陵河流域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等项目。二是抓好项目推介与储备。充分利用本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发挥特色,做好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争取野生植物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申报成功;同时牢固树立抓项目的责任意识,把握投资导向,积极联系省市业务部门,做好项目上报和争取工作。今年,我局共争取重金属污染耕地应急性修复、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优质稻)等项目20余个,到目前为止,中央、省、市下达到我局的各项专项资金累计8498.61万元,超额完成今年3600万元的任务。向上争取资金总量与项目数量均位列郴州市兄弟县市区首位。三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对新上项目和在建项目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督查,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保证建设资金安全,确保项目发挥最大化作用,确保项目100%通过各级验收。

8、重视综治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一年来,我局认真履行综治成员单位职责,建章立制,强化措施,努力打造平安单位、平安机关,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一是创新综治工作思路。根据县委政法工作暨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委下达的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我局制定了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意见,明确了综治工作的全年目标任务。并将综治维稳工作分解到各股站室、具体岗位和每一个干部职工,落实了单位的工作任务、考评考核、奖惩责任等内容。全年定期召开综治工作会议10次,分析社会治安维稳新形势,找出存在的问题。综治工作列入常态化考评目标管理体系。二是营造政策法规宣传氛围,在全局机关及居民区范围内结合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民意调查活动,大力宣传建设“平安桂阳”和两个文明建设以及县委县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举措、成果,收集老百姓对县委县政府发展改革和政法综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为我局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营造一个良好舆论氛围。三是构筑综治维稳防线。一方面,我们对有上访动机人员和老上访户进行严格排查,做好思想沟通和稳控工作,严防非法上访和越级上访。特别在全国“两会”和“9.3”大阅兵期间,结合信访工作的新要求,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制定了信访稳控工作预案,落实包案稳控措施,制定值班表和安排每日值班,严格执行每天“四个时间节点”报告制度。一年来未发现重点人员失控和不知情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春秋两季民调工作,对局院内的“黄毒 ”和消防隐患进行了认真排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排查整治台账,与公安消防部门保持沟通联系,严防“黄毒”在局院内滋生。另外,我局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建立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监管机制,强化农民防毒拒毒意识,确保全县农村无毒源植物种植。45月,我们派专业队伍到敖泉、欧阳海、莲塘等较偏远的乡镇农村进行了对有毒原植物种植的踏查和禁毒宣传,为增强农民禁毒意识切实履行农业部门职能作用。四是妥善化解上访难题。今年以来,我们把做好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对信访问题的隐患处置及时得当,稳控化解突出矛盾和上访难题,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今年来,我局妥善处置了因涉及飞先片农技站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与飞仙居委会56组发生土地纠纷矛盾而引起的集体上访事件;稳控了原种子公司已退休职工吴华树、燕塘乡农技站王牛生因违反计划生育被处理不服而非法上访诉求的事件;稳控了塘市镇农技站黄金同志上访解决工作待遇未果发生不满情绪对社会造成隐患的事件。由于今年晚稻生产期间天气异常,病虫危害严重,加上抽穗期间雨水偏多,农户反映、投诉等各种情况较多,我局接到农户反映及投诉后,及时组织骨干技术人员到实地调查取证、解释、处理好相关问题,同时提出适合当地生产的补救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年来,共接待农民投诉60多起,都及时得以调处,维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和社会稳定。

9、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内生动力

今年,我局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统一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大提质年”和“四型机关”创建活动与我局农业业务工作相结合,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实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责任制。由党政一把手唐和光局长亲自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工作范围负直接领导责任。按照工作管理要求,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纳入到对各个股站的目标管理中。年初有局长和各个股、站、室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状,把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与全局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切实做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达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过硬”的目标要求。二是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修改制定了《2015年度农业局内部管理制度》和《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财务管理制度》、《公车管理制度》等多种管理制度。采取工作业绩、纪律考勤、卫生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评的原则对各股站室进行综合评定,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在转变干部作风方面,按照上级开展“作风大提质年”活动的工作部署,召开了活动动员大会,对我局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成立了农业局“作风大提质年”活动领导小组,出台实施了《桂阳县农业局作风大整顿“作风大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桂阳县农业局2015年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会,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同时,把“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行业新风”和“真情对待群众、激情推进工作”贯穿始终,切实解决了干部职工“庸、懒、散、慢”等不作为、慢作为行为,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实现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三是强化学习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郴州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问责暂行办法》和中央各级党组织有关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按照上级制定的各项规定,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处处以身作则,模范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局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表率。四是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在单位招待、接待费用方面,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在办公用品的购置与管理、文字材料打印、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以及资金管理各方面,加强管理,厉行节约。同时,加强单位工作用车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局制定的规定和车辆管理制度,经自查,未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有违纪和不廉洁行为,未发现违反廉政规定情况。

(三)主要问题与建议

1、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力度不够。耕地资源是农业的基础,只有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质量,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也不富裕;现阶段由于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力度不够,我县耕地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局部地块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耕地质量提升困难,土壤生产力低下严重制约了粮食等农作物生产能力的发挥。建议建立县级耕地质量保护联合机制,以农田田园化、标准农田、中低产田改造、国土整理等项目实施为契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耕地地力提升等技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2、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高效农业仍处于扩量阶段,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加工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大,企业和基地、农户间有效对接机制尚未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建议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粮食、水果、药材等几个主导产业,改良品种、扩大规模、加大宣传,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品牌效应。

4、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目前,虽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基层公益性农技服务人员定岗定员也已到位,但存在编制过少、知识老化、装备缺乏等问题,制约了为农服务水平提高。建议县委、县政府积极引进农业人才,改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人才结构,增添“新鲜血液”,切实完善农技服务体系。

二、“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坚持把粮食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把农业放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位置,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攻坚克难,全面完成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通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粮食生产模式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全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二年”增,2015年粮食总产突破43万吨。20102011201220132014年连续五次被表彰为“全国产粮大县”。全县土地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500多家,土地流转面积由2010年的10万亩增达到26万亩。全县蔬菜日光温室面积由2010年的1千余亩增加到2万亩;钢架、竹木、水泥支柱等一般保护地蔬菜面积由2010年的2.3万亩增加到4.5万亩;大棚早春西瓜由2010年的3万亩扩大到5万亩,此外,中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面积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县粮经比稳定在7:3以上。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16家,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30.1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9.19亿元。全县累计建设县级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三)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2014年,全县农田水利兴修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开工建设水利工程6800处,完成土方520万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0座,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414.6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30公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0处,解决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四)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中央财政共安排我县农机补贴资金8000万元,补贴各类机具5000台(套),拉动农民投入2亿余元,受益农户13万户。2014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0.7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0.53万余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250台,联合收割机1045台。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达60%,农机经营总收入达3.2亿元。

(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农民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5913元增加到2014年的10800元,年增幅15%左右。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三、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头之年。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继续做强两大产业,强化三个保障,抓好七项工作,加快桂阳现代农业发展,稳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主要工作目标

2016年,计划稳定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2万亩,粮食总产43万吨以上;培育无病毒优质苗木10万株以上,经济作物(不含烤烟)总面积达到23万亩以上;水稻等作物病虫害总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确保水稻等农产品农残超标检测合格率96%以上;争取各类涉农资金4000万元以上,全县农业经济总值和农民人平纯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在全市农业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保二争一,在全县综合考核中保持先进行列。

(二)做强两大产业

1、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积极实施耕地土壤有质提升、粮食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优质稻)等项目,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优化品种结构,抓好“种三产四”,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攻单产、促总产、提品质,实现粮食总产43万吨以上。

2、提升经作产业,发展高效农业。以浩塘菖蒲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阵地,以白云果木场、金山种养场、雷坪冰糖橙、舂陵江沿岸柑桔产业发展带为重点,改造中低产果园5000亩,高接换种低效劣质果园2万亩,提升全县8万亩柑桔产业;以方元、樟市、正和、太和、仁义、洋市等乡镇为重点,突出精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脆蜜桃、东魁杨梅、黄金梨、中秋脆枣、葡萄等时鲜水果;以莲塘、桥市、和平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3万亩;以桥市、光明为重点,大力发展辉山茶、瑶王贡茶等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品牌。

(三)强化三大保障

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力度,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新建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进行农药残留样品检测4000个以上。

2、强化植物疫情防治保障。建立健全县、乡、村植保网络体系,抓好村级植保员培养和技术指导。抓好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警预报、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管理,严格植物检疫,确保植保防灾救灾的社会效能。

3、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功能保障。积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与知识更新,提高农技人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田间试验示范,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建立田间学校培训制度,以点带面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四)抓好七项工作

1、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板块农业。以瑞丰米业公司为依托,着力打造敖泉、和平现代农业(优质稻)示范园;以福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依托,着力打造浩塘菖蒲现代农业(脐橙)示范园;以利诺生物制药公司为依托,着力打造莲塘、和平、桥市现代农业(中药村)示范园;以湖南景湘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为依托,着力打造流峰、敖泉现代农业万亩富硒大豆示范园。以园区建设带动主导产业优化聚集,培育特色板块农业。

2、积极向上争资,强化项目建设。以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统领全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争2016年争资立项资金突破5000万元。同时,努力做好续建项目,如:粮食高产创建、早稻集中育秧、巩退还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技推广补助、重金属污染扩面修复、清洁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

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业信息网的维护管理,年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5000条以上,实现网上销售农产品1000万元以上。

4、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创业能力。培训农民人数不低于1.0万人次。

5、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运行高效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推进农业法制化建设,切实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6、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耕地产出能力。继续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建设项目,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管理;完善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创建专家系统农作物应用示范点,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和产能;创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推进示范区,严格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完善农作物区域站及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大力推广农作物品种及其配套技术,促进全县农业品种优化与农业增产增效。

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自身队伍素质。不断加强局机关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切实解决干部职工“庸、懒、散、慢”等不作为、慢作为行为,着力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

四、“十三五”工作规划

(一)基本思路

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为首要前提,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基本遵循,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科技引领作用,推进资源整合、品种更新和技术集成。借助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具体目标

1、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2万亩以上,总产突破45万吨。到2020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50万亩,其中,油菜发展到10万亩以上,新造油茶林4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20万亩,建成10010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生产基地;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建成101万亩现代农业示范果园;茶叶2万亩,食用菌5000亩。

2、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巩固和提升粮食、烤烟、生猪、油茶、水果、蔬菜、地方特色(中药材)农产品等七大产业,重点建设好5个万亩优质稻高产示范区、5个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区、5个万亩油茶高产示范区,以及山下红柑橘、太和辣椒、乌龙姜、和平豆腐、阳山湖乳鸽等5个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形成100万亩粮食、20万亩烤烟、150万头生猪、40万亩油茶、20万亩水果、10万亩中药材、20万亩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力争年产值突破百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0家,完成总产值30亿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60%以上。

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到2020年,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100%。每年创建10个粮油高产万亩示范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万人。

4、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水稻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5、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到2020年,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万亩,完善乡镇农产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村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协管员。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6、营造农村宜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每年对5个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到2020年,使用沼气户数达到10万户以上,农村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占农村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提高到30%

(三)主要措施

1、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扩大双季稻适宜区“单改双”面积;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矿区渗漏田,特别是烟田调整机会,发展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粮;通过集中育秧,为“单改双”提供技术支撑和社会化服务;整治耕地抛荒,引导缺劳力、缺技术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大力推广良种、高产创建、病虫害防控、农机化。到2020年,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面积45万亩,机械化率达到80%。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县每年重点扶持技术好、效益高、有发展潜力的家庭农场100户,重点实施5万亩水稻低镉栽培示范,搞好1万亩旱杂粮示范,建设6个面积各5000亩的高档优质稻综合产业园,主攻优质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以实施“百企”工程为契机,集中力量打造粮食行业龙头企业,强化稻米品牌创建,发展主食加工业,推动粮食产品综合利用。

2、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保障机制。增强乡镇监管职能,完善乡镇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村组监管员、协管员,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力度,严禁假冒伪劣农资和国家禁用的剧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诚信建设、监管示范等创建工作。

3、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力度。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创建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以粮油、蔬菜、果茶、中药材等大宗农产品及部分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大示范项目建设投入力度,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强化物质装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广良种、良法、良技、良机,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

4、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开展农田整治,完善机耕道、农田防护林等设施,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地力培肥技术。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支持政策和制度,到2020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基本实现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逐步建立一批规范的交易市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农村超市,积极开展开展直供直销,壮大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县、通达全国各地、发达快捷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5、强化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贮运,打造桂阳绿色农业名片,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以优质农产品占领市场,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6、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切实办好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公告涉农政务、发布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信息、传播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为“三农”工作者提供有效信息。结合“三网融合”和“村村通宽带工程”建设,以及“12345、农业110、 村村响工程”等热线服务电话和广播,农村远程教育等资源,搭建 “三农”综合网络信息平台,构建农村信息化服务公益模式,积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工作,推进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建设,加强对“三农”工作的宣传,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的服务,让农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又一片沃土。

7、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省政府“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战略部署,遴选2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到2020年,全县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家,培育建成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完成总产值100亿元。

8、加快培育特色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体化发展要求,做大做强优质稻、果茶、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专业乡村,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或“数乡一品”的格局;强化科技创新,通过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强品牌的创建和培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博览会等中介,扩大品牌影响力。

9、做优做强休闲、观光农业。按照“转型升级、特色鲜明,接二连三,体验互动”的发展思路,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形成多元化、立体型、知识性和猎奇性相结合,突显产业循环、休闲观光、科技示范、人文生态四大功能,把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作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山庄20个,打造荷叶潮泉、方元桃花溪、流峰台山岭、光明扶苍山、泗洲山、白水天堂山和桥市辉山等7条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风光带,打造西河沿岸、神龙蜂、望湖生态农庄、正和阳山湖等4个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区。

桂阳县农业局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五日

 

范本2

 

西乡县农业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农业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达效和农民收入倍增为目标,围绕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发展战略,坚持“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以发展猪茶菜果等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以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着力培育新的农业增长点;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竞争实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运行势态良好,现将2015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粮油生产连年丰收。粮油生产实现了第12个丰收年,粮食播种面积4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7万亩,预计全县粮食总产9.9万吨,油料产量2.4万吨。预计2015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5.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522元,增长13%

2.畜牧产业稳固发展。巩固养猪大户876户;新建养牛场4个、养羊场2个;创建2个部级、3个省级、1个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预计2015年生猪饲养量135万头,出栏85万头,牛出栏1.42万头,羊出栏5.53万只,家禽存栏70万只,肉类产量5.54万吨。

3.农机推广监管有力。开展了全国第14个安全生产活动月活动,与农机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书99份,安全检查54 次,拖拉机交强险、互助保险参保率100%,确保高效、安全生产。完成农机购置补贴200万元,占下达任务数的100%,补贴农业机械2312台,受益农户2116户。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积极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覆盖、秸秆青储饲料、秸秆种植食用菌等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综合措施,夏季秸秆综合利用18万亩,秋季秸秆综合利用23万亩,综合利用率达86%

4.蔬菜蚕果势头良好。2015年食用菌新增面积1470亩,新增设施面积550亩,生产袋料香菇、木耳3700余万段,占全年生产任务106%,产菇37000吨。新建设施蔬菜大棚1200亩,蔬菜复种面积达9.1万亩,产量9.5万吨。成立汉中猕猴桃研究所,建成汉中市猴桃种苗繁育中心,培育实生苗40万株,落实9家经济组织和大户发展猕猴桃3000余亩;新建葡萄园200亩;水果产量达0.85万吨,总产值达1440万元。积极推广蚕桑实用新技术,新发展蚕桑种植面积1500余亩,累计发放蚕种350张,产鲜茧15吨。

5.经营主体发展迅速。26家省市级龙头企业生产、销售平稳健康发展,预计销售收入13.21亿元,较上年增长7.02%。认定家庭农场23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2家,市级3家),占任务的230%。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指导工作,新增专业合作社42家,占任务的280%;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324家,注册资金5.65亿元,成员6727个,带动农户17008户。

6.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2015年新认定县级园区12个,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43个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省级3个,市级18个,县级22个);园区规划总面积9.43万亩、规划总投资14.57亿元;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实施园区提质增效工程,推进园区全产业链开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预计全年实现产值8.48亿元,较上年增长15.21%

7.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军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已投资5655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现代化育苗中心、净菜加工车间、冷藏保鲜库均已建成;新建蔬菜种植中心220亩,改良土壤260亩,打机井3眼,安装喷灌供水管道和沼液输送管网各18000,购进部分农用机械,完善部分生产道路和观光道路,景观渠建设等。建设300平方米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建百花园10亩,完善了相关基础设施。五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截止目前,五丰现代农业园区2013--2015年累计完成投资28481万元,占全部任务的100%。园区以生猪养殖和茶叶、蔬菜、葡萄规模化种植为主导的循环农业已经起步,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立体化经营的基本格局。修建农耕文化展示馆560㎡,收集农具、农机145件;园区主要承建单位五丰富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建成50亩荷花池、200亩葡萄园、200亩设施蔬菜大棚、150亩苗木花卉示范园、630亩银杏观光园,建设两个千亩观光茶园,温室育苗棚、堆肥场、气调库、水产养殖区投入使用,园区培训中心正式启用,已培训182人次。食用菌产业化项目:积极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推动交易市场和销售网络建设。截止目前,年生产规模20万袋以上的企业(合作社)新增15家,总数达50家,完成投资5450余万元,新增面积1470亩,新增钢构棚20万平米,简易棚10万平米,新引进外来企业4家,新建保鲜库12座,香菇品种试验和秸秆生产食用菌试验通过了验收,食用菌深加工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食用菌产业从业人员18000余人,开展技术培训483100人次。

8.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认真贯彻执行了《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生产企业责任人的技术知识培训。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实施检疫,对检疫不合格动物严格按照“四不准一处理”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流入市场;产地检疫生猪49286头,牛376头,禽1550羽,屠宰检疫生猪51038头;开展肉品市场整治,坚持经常性检查与重大节日期间检查相结合,始终保持畜产品质量安全高压态势,确保了上市肉品安全;坚持对养殖环节按照每季度一次,屠宰环节不低于3%比例进行抽检,均合格。推进以“三品一标”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协助4家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其中1家已经农业部审核批准,3家已完成了认证材料上报,目前已通过省级审核,正待农业部相关部门逐级审批;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标签使用情况大检查,对全县8家大型超市进行全面检查,规范了“三品一标”经营市场;加强生产基地监管,狠抓源头管理,今年将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种植和生猪、肉牛养殖等农业企业纳入监管范围,每月进行一次例行监督检查;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例行监测和风险预警,共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速测32批次5324样次,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100%;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全县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9.特色工作顺利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军鑫现代农业园区3600平方米智能化育苗温室及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建成垂钓水面30亩、游客小憩2个,并完成周边配套的行道树和绿化;农产品加工区已建成净菜加工车间900平方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已建成露地蔬菜种植中心220亩,改良土壤260亩,引进葡萄、桃、茶花等品种16万余株,配套修围墙5000,铺设供水管道和沼液灌溉管网各18000,打机井3眼,修水塔3座,田间道路4000,生产道路6000,安装电力线路10000,购置变压器1台,354拖拉机2台,旋耕机4台及其它一些农用配套设施。

10.全力做好配合工作。积极赴省、市争取项目,争取农业专项资金项目47个,涉及项目总投资4500余万元,其中中省市级投资2213.57万元。积极配合县“三创”办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并落实专人,认真做好各项创建工作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同时,完成美丽幸福西乡年度工作任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陕南移民搬迁、全面深化改革和精准扶贫工作。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个,总投资1.51亿元,到位资金1.42亿元。紧密配合做好了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完成了县政府分配的东关片区拆迁44户和南关片区142户拆迁调查摸底工作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夯实责任落实目标任务。在年初召开的春训工作会上,认真传达了省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了2015年度农牧业各项目标任务和党建、纪检监察、综治维稳、精神文明等各项工作。与局属单位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各项目标任务。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负责、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分管领导及各科室,夯实了工作责任。

2.强化农业科教信息工作。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结合我县实际,成立4个科技创新项目组,实施水稻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研究及推广、稻油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夏季香菇品种试验、农作物秸秆立体式高效栽培食用菌共4个农业倍增工程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农机农艺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茶叶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项目等创新性农机农艺技术。积极参加“四下乡”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全年开展各类培训214余场次,累计培训8.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万份。以“西乡农业信息网”为依托,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发布各类信息376条,网站点击量累计达68700余人(次),为领导科学决策、科技人员及广大群众了解农业信息做好服务。制订下发《全县职业农民培育包抓督导工作的通知》、《西乡县职业农民培育帮扶指导工作方案》、《西乡县初级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职责、帮扶任务、帮扶政策、评价考核、认定办法,从农业系统选出技术专家对选定的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进行对口帮扶,现已认定初级职业农民100人。通过宣传培训,增强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科学务农水平。

3.狠抓关键增产技术措施落实。一是加强种子品种管理工作,开展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和技术服务,水稻品种试验223个品种(组合),油菜区域试验541个品种,推进农作物良种化、优质化。二是围绕粮油增产,实施了万亩油菜高产创建项目、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项目、稻油丰产示范工程项目、稻油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实现了节本增效,提高了单产,增加了总产。三是认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土壤样品172个,采集植物样品167个,粉碎土壤样品560个,完成土壤样品常规五项检测459个,茶园土样九项检测30个,35个村配方卡上墙;在水稻、玉米、茶叶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5万亩,推广应用配方肥18.5万亩。四是认真开展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以农作物统防统治为抓手,围绕主要粮油作物,积极推广植保新技术,开展统防统治面积2.13万亩,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55.16万亩,推广农作物草害化除新技术54.46万亩。五是积极示范推广机械耕种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玉米三项技术11.63万亩,油菜直播机收示范400亩,机插秧示范面积100亩,机耕35万亩,机收19万亩。六是积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推行“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推广模式,辐射带动农户5500户,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由于我县项目工作做的实,示范效果好,今年6月我县成功举办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培训班。

4.狠抓畜禽疫病的防治。一是积极开展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密度为100%,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密度100%,鸡新城疫免疫密度95%。二是认真抓好狂犬病防控工作,免疫犬259只,免疫密度100%,有效遏制了狂犬病的发生。三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加强了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病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对重点区域做好了流行病学调查,全年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和点状动物疫情发生。四是加强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建立和完善了规模养殖场的防疫、消毒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动物免疫情况,有效的遏制了疫情发生。五是扎实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示范创建场服务指导,对照创建内容和标准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个部级、3个省级、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5.多措并举推进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落实产业发展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粮油生产连年丰产,生猪产业稳固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突破发展。在三大主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西乡资源优势,培育实现农业倍增工程新增长点。西乡是猕桃的优质适生区,为此,推动出台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猕猴桃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规划发展重点,配套扶持政策,从2016年起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用于猕猴桃产业发展。积极协调成立了汉中猴桃研究所,研究所引进优良猴桃新品种;建成200亩市级育苗中心1个,育苗除满足本县需求外,还外销其它县区。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果农基地建设。新发展猕猴桃基地3000亩。为加快蚕桑发展,我县争取到了省商务厅的“蚕茧生产先进技术推广及强村大户工程项目”,为鼓励我县蚕桑特色产业发展,我局制定了《西乡县蚕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5-2017)》,通过大力推广高效“轻简化”养蚕技术,对养蚕大户建设蚕室、购置养蚕机械设备、新建小蚕共育点等给予扶持,全县养蚕设施设备得到显著改善。2015年,在子午、茶镇、堰口、沙河新发展蚕桑基地1500余亩,全县蚕桑产业向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方面发展。

6.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从提升园区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园区集约化发展,增强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加强服务引导,加快了农业园区建设步伐,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规模数量快速扩张、经营效益显著提升、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的良好态势。43个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流转土地3.25万亩,占规划总面积的34.5%;完成投资8.36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88.6%;每年园区为周边农户解决就业3.92万人次,增加收入 1亿多元,农民收入高出园区外25%,实现了农企双赢。

7.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一是大力加强法治宣传工作,结合“六五”普法活动,利用“法制宣传日”、“科技宣传月”、3.15等专题活动,广泛宣传《宪法》、《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20多部涉农法律法规,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活动,创造执法守法良好氛围。二是加强种子、农药市场执法监管,严格执行种子登记备案工作,开展种子质量抽检,对全县15家种子批发商、192个经营门点进行执法检查;对全县肥料市场开展专项检查4次;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检查5次,检查经营门店280余家,抽查农药标签340个,累计查处8起假劣农药案件,查出7起违规销售高毒案件,没收高毒、假劣农药72.13公斤,案值0.82万元。三是对全县1259亩杂交油菜制种开展了产地检疫,植物调运检疫调入农作物种子等27批次30.3吨,调出农作物种子等6批次40.25吨,杜仲苗20万株;全年根据农时对粮油经销门店、蔬菜种植基地、销售大户及蔬菜种子经营门店开展了多次检疫检查。四是狠抓生猪养殖环节监管,重点对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档案建立,饲料兽药使用、免疫工作、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以及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等环节进行整治,累计审核申报无害化处理补助2131头,依法对各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进行了年审。五是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督指导屠宰企业建立健全了“瘦肉精”自检和定期检查制度。六是屠宰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抽调12名技术骨干对两个生猪定点屠宰点实行24小时值班驻场制,加强了屠宰环节全程监管,完成了两场屠宰监控网络省市县联网工程的安装。七是兽药、饲料、兽医医政管理步入常态化,开展了饲料生产安全检查、饲料使用和养殖企业兽药使用情况调查,并上报了调查报告;建立了全县兽药GSP验收经营企业档案并跟踪进行后续管理,全县兽药市场专项检查4次,检查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企业80家;对符合条件的120名乡村兽医颁发了《乡村兽医证》,对126名蜜蜂养殖户颁发了《养蜂工作证》。依法行政得到了拓展,进一步净化了市场,对农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在全市秋防工作会议上,西乡就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典型发言,全省兽药GMP认证检查员培训班也成功在西乡举办。

8.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确权登记为抓手,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规模经营为方向,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按照“全面铺开、基本完成”的目标,大力宣传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全县镇、村调研、指导、督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召开培训会5期、督查通报6期、每月重点工作安排意见2期,联合县档案局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档案管理实施细则》,推进并规范了各镇、村确权工作。截止1210,全县17个镇(办事处)、267个村、1378个村民小组的基础调查工作全面结束;目前,全县17镇同时开展测绘工作,其中 14个镇、186个村已完成外业测绘,占全部村的89 %,数据录入、信息比对、一轮公示、二轮公示等内业工作同步进行。桑园、白勉峡5个镇31个村200个组已经完成二轮公示以及系统调试,已具备颁证条件;私渡等9个镇578个组外业测绘已经结束。预计20163月底全部完成本次确权颁证任务。121,我县在沙河镇青岩村举行全市首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仪式,市县领导向群众代表颁发了农村土地确权证书,首批165户农户拿到了经营权证书,农村耕地有了正式的“户口簿”。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促进承包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截止目前,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60376.99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5.9%;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0026.15亩。按照“一庭三室”的统一标准,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9.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服务。扎实开展减负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全面规范涉农收费项目及标准,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切实解决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等环节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二是开展了支农惠农资金大检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集资摊派等情况的专项检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犯。三是严格审核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截止目前,有10个镇(办事处)50个村落实50个项目,投入资金总额1680万元,其中筹资农民5.6万人,筹劳27.6万个,严把以新农村建设为名超标准增加农民负担行为,全年筹资筹劳工作既没有突破“红线”,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四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村级财务指导工作,按照《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汉中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规定,对2个村进行财务审计,并指导其进行规范化建账,对财务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情况进行调查。五是开展了一村一品、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监测、调研工作。

10.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向深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安排部署,我局也做了相应安排,局党组书记以讲专题党课的形式,对农业局专题教育进行了动员部署。

三、2016年工作重点

1.深化农业发展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以确权登记为抓手,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规模经营为方向,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一是扎实开展确权登记。20164月前,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农户颁证率达到85%以上。二是积极引导土地流转。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促进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依托县镇农经机构,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强化村级财务监管,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提高农民财产收益。四是支持返乡创业,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结合我县区域特点,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因地制宜开展创业,形成具有西乡特色的返乡人员创业联盟,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创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五是积极开展“互联网+”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步伐。

2.稳定粮油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油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引进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双低油菜新品种,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免耕技术等栽培技术的综合应用,实施农机农艺融合,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提高土地生产率。

3.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土地确权为契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要素集约投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抓好百万头生猪大县和规模化养猪场、专业村建设,确保生猪出栏80万头,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新发展食用菌1000万袋,研发新产品,发展深加工,建立交易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因地制宜发展蚕桑、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加强基地建设,重视技术能力提升,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和模式,做好深加工。产业发展与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提升休闲农业品质。

4.注重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做实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着力解决生产关键环节、重要时期的技术力量薄弱问题。重点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各技术、生产、经营实体组建产业联盟,逐步建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盘棋”产业发展格局。

5.推进提质增效,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盘活土地、资金、装备、设施等生产要素,强化园区市场主体运作,突出机制体制创新,着力做大基地规模,引导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发挥集群集聚效应,拓展产业领域,带动主导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依托茶叶、生猪、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按照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要求,坚持高水平规划、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配套,着力打造一批体系健全、互动明显、带动力强的示范园区,形成梯级多层次、产业链健全的现代农业园区集群。引导企业实行农工贸、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推广立体种养、资源循环等新型农作模式,提升园区经营效益。

6.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产品监测,发展“三品”农业、生态农业。打造农业品牌,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扩张,打响具有西乡特色的绿茶、食用菌、樱桃等品牌,提高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支持优势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大产品市场的推介、拓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团到全国大中城市开展宣传推介及招商引资活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构建完善的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检验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7.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加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一方面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另一方面,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园区,加强科技示范带动。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在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组装配套技术、立体种养模式、省工节本技术,扩大农业科技应用的覆盖面。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整体机械化作业水平。

 

范本3

2015年农业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及 十三五期间工作规划

今年来,我县农业工作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提出振兴工业,提升农业,统筹城乡、创新驱动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推进两个加快,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农业工作三年行动,大力实施提升农业“7+1”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重点突出科技先导、示范引路、项目带动作用,使农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为全县奔小康目标做出了积极努力。现将我县农业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2015年农业工作开展情况

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一是抓工作落实。年初,认真制定了年度计划,县政府与乡镇全面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各级抓粮食生产工作的责任。通过狠抓落实,今年全县完成粮食总播面102.8万亩,比上年增5.02万亩,其中:水稻55.9万亩(早稻5.1万亩,中稻及一季晚稻45.2万亩,晚稻5.6万亩),玉米31.3万亩,大豆、红薯等其他旱杂粮15.6万亩。粮食总产达41.07万吨,比上年增2.38万吨。二是抓高产创建示范。按照农业部、省农委要求,围绕五化八改思路,在全县范围大力推进水稻万、千、百梯级示范,县办集中连片万亩示范片、乡镇办千亩片、村办百亩片,以点带面,促进粮食生产平衡增产。今年在水东、仲夏、思蒙3个乡镇创办中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个,在卢峰镇创办-两熟制全程机械化示范片1个,在桥江镇新坪村创办湘米产业工程高档优质稻机械化高产栽培示范500,在桐木溪乡南村、华兴村创办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片1个,在横板桥乡红星村创建超级杂交稻第五期“16/公顷百亩攻关片1个。为确保示范成效,全县整合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等专业技术人员,从播种、育秧、栽培、管理生产全程进行跟踪技术服务,为示范片高产丰收保驾护航,提供技术支撑。827,全省一季稻区高档优质稻现场观摩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得到了省农业委邹永霞主任和市人民政府王行水市长对我县发展高档优质稻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9月上旬,省农业委组织永顺县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水东镇中稻万亩片平均亩产636.39公斤,仲夏和思蒙乡中稻万亩片亩产633.22公斤,桐木溪乡种三产四示范工程核心片经专家验收,亩产670公斤,均超过目标亩产。红星村超优1000”百亩高产攻关,受气候等因素影响,经专家验收,百亩片平均亩产933.81公斤。三是抓集中育秧。今年,我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纵深推进稻油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在观音阁镇栎林、桥江镇温里等重点示范村落实中稻机插面积10.85万亩,培育水稻专业合作社等市场化育秧主体53个,新建简易钢架单层育秧大棚65个,初步建立了促进水稻集中育秧和机械收获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创新粮食生产发展方式。与上市公司神农大丰公司探索推进粮食生产一站式农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按照龙头企业领办、政企合作推动、成员参与自愿的原则,用成熟的工业供应链管理方式创造性地植于现代农业,服务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种粮经营主体,并为种粮经营主体提供土地流转、农资供应、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县政府于630同神农大丰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在桥江镇等地先行试点示范,明年在全县逐步有序铺开。

2、油菜种植稳中有增。去冬以来,我县以实施农业部下达的-两熟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为契机,积极探索稻-油两熟高产新模式,全力推进稻-油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了粮油扩面增产、节本增效。今年春收油菜面积33.2万亩,平均亩产110公斤,按菜籽每公斤6元计算,亩产值660,全县油菜总产值达2.19亿元,比上年增长0.3亿元。为搞好油菜生产,从冬种播种开始大办高产示范样板,实行县级领导挂帅、涉农部门负责、技术人员驻点。示范片采取五统一技术措施,即统一主推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科学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割。共在17个乡镇、2个村、2603个组、69658户举办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0个、面积12.12万亩。经省农委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162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加52公斤。全县机耕、机播、机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36%。共扶持100亩以上种植大户1213800,推广油菜机耕机播、机防和机收全程机械化,亩平增收节支290元。今年我局从7月超前筹备秋冬种生产,重点推进超级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不折不扣地落实油菜良种实物补贴政策。对43个乡镇共发放油菜良种40余万包,硼肥20万包,全县计划落实油菜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在卢峰镇、黄茅园等17个乡镇办好了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个。目前全县油菜种植任务将全部落实,有效控制了耕地冬季抛荒,同时为我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构调整快速推进。一是加快经作产业发展。今年我局制定了以柑橘为主的《溆浦县优质水果发展纲要(2015-2025)》,指明了未来十年水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起草了《溆浦县加快柑橘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年度柑橘发展任务、产业的扶持政策与保障措施。今年在洑水湾乡莲花村、低庄镇后村湾村、卢峰镇地坪村、人民村共计建设4.5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片。在岗东、两江建设优质茶叶基地2000 亩,品改1000亩;在龙庄湾、葛竹坪、龙潭、沿溪等乡镇完成猕猴桃基地新建1000亩。二是规范制种产业发展。今年市下达我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为2.58万亩,全年已超额完成3.24万亩,主要落实在黄茅园、桥江、油洋、谭家湾、水东、岩家垅、双井、祖市殿等8个乡镇,并组织绿丰种业等9家制种公司按标准化、机械化、规范化生产。在桥江镇创办厅、市共建杂交水稻制种标准示范园,面积达6000亩 。湖南澳谱隆种业公司和溆浦旺友种子专业合作社共投入45万元,购置配备插秧机、种子收割机、种子精选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23台(套)。全面实行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械加工包装等全程机械化生产。为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起到科技引领作用。三是扶持蔬菜产业发展。今年全县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2.07万亩,在上年基础上增加0.5万亩,增长4.32%。引导社会投入蔬菜产业资金1.32亿元,扶持专业合作社和公司42个,规模化生产面积1.16万亩,比上年增加0.24万亩,增长26.09%。其中:创建厅市共建蔬菜核心标准示范园1.1万亩,推广新品种3个,新技术2项。重点帮助湖南恒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岀菌房一栋,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岀菌面积4200平方米,为扩大再生产又投入700万元,计划建成一个全市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高的(杏鲍菇、秀珍菇和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同时帮助申报2015年度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项目,争取100万扶持资金落户我县。指导银珍菌业公司新增废旧菌袋再循环利用生产线,扩大再生产等投入资金500万元,并新建香菇扶土栽培面积2000平方米。

4、技术服务扎实开展。今年来,农业局结合春耕生产开展科技三下乡服务活动,深入全县43个乡镇累计举办水稻、柑桔、蔬菜、制种等主要作物标准化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防治等各类技术培训班85场次。培训1.6万人次,印发资料3.3万份。今年农业局向市农业委汇报重大病虫发生与防治周报86期,发布病虫情报13期,电视预报7期,各类农情手机短信1.6万条,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引导和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32个,全县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35.1万亩,高峰期日服务能力达1.6万亩以上,6月29,我局在水东镇下绿化村组织召开了全县飞机化防现场会,虽然只有600亩,但为新技术推广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打开了我县统防统治工作新局面。同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重点在低庄、洑水湾等乡镇对柑桔黄龙病、柑桔大实蝇防治作重点防控宣传,在洑水湾乡实施糖醋液诱杀技术1.5万亩,在洑水湾乡青江屯村、低庄镇月塘村实施果瑞特诱杀成虫技术700亩,推广杀虫灯防控技术0.5万亩。

5、农业执法严打整治。全面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市场管理,每年重点加强对高毒禁用农药的查处,搞好农资市场打假,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农民群众利益。今年来,我局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执法车辆45台次,执法人员262人次,共调查43个乡镇94个农资经销点,检查种子市场31个,种子品种613.7万斤,检疫苗木80万株。对13家台账不健全的农药经销商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健全完善农药经营台账,检查农药经营单位94家,检查农药标签940张,抽取4个农药样品送省农药检定所检测,立案查处经营违规农药案2起,没收假劣农药14包。通过开展执法活动,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业生产秩序。

6、质量安全保障有力。今年来,一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在全县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54.2万亩,涉及水稻、玉米、油菜、柑橘、蔬菜、制种和时鲜水果等七大方面,创建市级核心示范园5个,县级核心示范园4个。落实一片一种粮食标准化栽培26.2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实现优质稻订单收购面积达12.57万亩。二是开展绿色食品认证。积极组织杨家塘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泽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800亩蔬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长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兴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300亩纽荷尔绿色食品认证。三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对43个乡镇配置了农残检测、电脑、照相机等基本仪器设备,要求各乡镇年度及时完成农残检测抽样500批次以上,对祥福田农等蔬菜公司免费配套提供了检测设备,全县初步构建了以县检测站为中心,乡镇速测为基础,生产企业自检为配合的检测网络,确保人们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截止目前,我县已抽检蔬菜、水果样品2725批次,合格2721批次,合格率达99.8%,对不合格产品要求经营户停止销售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技术力量。近年来,县、乡两级农业相关技术部门几乎没有新进技术人员,农技人员队伍青黄不接,面临断层危险。

2、缺投入资金。农业投入大,周期长,效益低,农业生产企业贷款难;农业项目资金难以完全到位,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很大程度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耕地抛荒现象突出。目前农业种植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农业机械化生产限于有条件的地方推广,部分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造成一定面积的田土抛荒。

4、缺精品名牌。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建精品园意识不强,力度较弱,特色农产品没有严格对照三品一标的要求,在栽培管理、包装加工、物流运输和产品宣传上还不到位,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较少。

三、2016年工作计划

1、在粮油生产上狠下功夫。稳定粮食播面在100万亩以上,总产达40万吨以上,推广超级稻25万亩、优质稻48万亩,玉米35万亩,油菜35万亩。继续办好全省唯一的全国稻-油两熟制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争取农业部来溆召开现场会。

2、在突破攻关任务上狠下功夫。继续在横板桥乡实施超级稻第五期百亩攻关,争取国家杂交水稻攻关工程每公顷16吨目标在全世界率先突破。

3、在扶持制种产业上狠下功夫。引导绿丰种业、奥谱隆公司等龙头,建立高标准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4万亩,打好溆浦种子牌

4、在打造名优品牌上狠下功夫。新建名、优、特水果新品种试验示范园50-100亩,从外地引进水果新品种10-15个,推广本地优质水果品种5个;加强标准果园建设,新建2000亩、品改2000亩,加快溆浦品牌建设。

5、在狠抓蔬菜产业上狠下功夫。引导祥福、恒森等蔬菜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实做优菜篮子工程,争取我县进入全省蔬菜基地县的先进行列。

6、在打造农业干部队伍上狠下功夫。继续开展好三严三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优化机关效能,有效推进农业农技推广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四、十三五期间工作规划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构建现代农业宏伟蓝图,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加快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努力实现我县农业发展一年一变样,五年大变样,重新把溆浦打造成湘西乌克兰,致力实现我县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的跨越。

(一)打造现代优质粮食产业

1、发展任务。坚持强化水稻一个主体,振兴玉米薯类两翼战略,大力推进湘米产业工程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县种植水稻55万亩以上,总产31.5万吨,重点建成优质稻标准化稻田建设20万亩,全县优质稻面积发展到50万亩,优质率达90.9%,总产29万吨;超级稻发展到30万亩,单产650公斤,重点完成袁隆平院士的第五期每公顷16吨攻关任务;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认定基地面积分别达到40万亩、20万亩、1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单产 400公斤,玉米优质比重达90%以上。红薯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0万亩,产量(折原粮)达到2.4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折原粮)达到1.8万吨。培育扶持家庭农场100户,同时壮大粮食加工企业,整合加工品牌,发展精深加工,打造23个年加工5万吨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与23个地方粮食加工知名品牌。

2、主攻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玉米、薯类品种创新和良种繁殖基地建设,推行集中统一供种、提高高中档优质稻、超级杂交稻、紧凑型杂交玉米、高淀粉薯类主导品种的覆盖率。二是大力开展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机械化标准生产技术的样板示范,推广和普及社会化服务,以乡镇为单位成建制整体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和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工程。三是转变粮食产业经营方式,推进土地流转经营,扶持种粮大户、发展种粮合作社、壮大粮食加工企业,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重点突破优质稻米和玉米饲料、薯类食品的精深加工及副产品循环综合利用,培育粮食加工品牌。五是加强粮食收购储藏和市场营销,建立溆浦优质大米品牌建设,提高粮食市场物流水平。

3、重点项目。一是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到2016年,通过省市财政补贴及自筹共1.1亿资金,培育扶持100户家庭农场,重点发展粮食生产,推动土地规范流转和其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使我县耕地集中度达40%左右,稳定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二是实施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中央财政总投资2.27亿元,分别在洑水湾、思蒙、水隘等18个乡镇新建沟渠配套,道路畅通的标准农田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2万亩。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和粮食生产能力的目的。

(二)打造现代绿色蔬菜产业

1、发展任务。推动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到2020年发展蔬菜20万亩,总产量40万吨以上,其中城镇蔬菜基地面积1万亩,设施蔬菜面积10万亩。到2016年我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总产达5.5万吨,到2020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总产达30万吨。到2020年使我县蔬菜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9%三品一标蔬菜面积占商品蔬菜80%以上,蔬菜农残超标率控制在3%以下,商品化处理率和保鲜率分别提高到60%50%,产地蔬菜分级包装上市率达40%。培育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家,打造67个蔬菜地方特色品牌,蔬菜加工率达40%。全县蔬菜及加工制品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

2、主攻方向。一是加快高产、高质、高档、特色和专用蔬菜良种的推广,良种覆盖率达95%。二是重点推进卢峰镇瑶头、漫水村,洑水湾乡新田岭村,水东镇联合村等地绿色蔬菜设施化园区建设和规模化标准生产,强化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监控,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益。三是积极扶持恒森、春和、银珍、祥福、益民等蔬菜生产和顺成等蔬菜加工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提高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扶持恒森、银珍等企业发展冷链储运,扶持顺成、益民、绿源等企业发展蔬菜保鲜、脱水、发酵、盐渍等精深加工。五是引导扶持田农、祥福等蔬菜公司加快推进蔬菜生产与市场的订单对接,发展产地分级包装直销,提高绿色蔬菜市场物流水平。

(三)打造现代优势水果产业

1、发展任务。坚持改良品种、提升品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突破加工、推进营销的原则,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制定《溆浦县优质水果发展纲要》。到2020年,全县优质水果面积发展到42万亩,总产量达到65万吨,总产值达到20亿元,其中柑橘面积发展到25万亩,其它水果发展到17 万亩;完成绿色食品认证15个,有机食品认证5个,优质果率提高到80%以上,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创建5个以上名优水果品牌;建成15万亩脐橙、5万亩蜜柑、3万亩枣、3万亩梨、3万亩桃、2万亩猕猴桃、1万亩杨梅等七大优质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高标准名特优新品种引进、品比示范园100亩。

2、主攻方向。一是大力推广水果良种,加强以杨家仁优质柑桔苗木繁育基地为主的无病毒育苗基地建设管理,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以创建高标准水果生态示范园为抓手,全面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推进果园基地规范流转,扶持水果种植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四是扶持水果生产、营销、加工龙头企业,推进鲜食柑桔和时鲜水果的商品化,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以片片桔、橙汁加工为主的柑桔产品精深加工。五是推进水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和分级包装直销,扶持福香、淳香等合作组织加强水果冷链保鲜物流体系建设和品牌化连锁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重点项目。一是实施14万亩优质优质水果基地建设。计划投入8.2亿元分年度在洑水湾、江口、卢峰、低庄等25个乡镇新建11万亩、改建3万亩柑桔高标准基地。二是实施12万亩时鲜水果标准化基地建设。计划投入3.2亿元在卢峰、低庄、观音阁、祖市殿、龙潭等20个乡镇新建12万亩时鲜水果高标准果园。三是2万亩特色茶叶产业园建设,计划投入2亿元在横板桥乡、葛竹坪、两江、岗东等乡镇加快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及1000吨茶叶加工线。四是实施果品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项目。水果主产区建设年储量10万吨低温冷藏保鲜库50万立方米,30万吨通风储藏库150万立方米,在柑橘主产区建设40套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新增片片桔加工产能2.5万吨,新建年产能1万吨猕猴桃饮料系列产品生产线,新建年产能1万吨枣果加工系列产品生产线,新建2.5万吨的桃、梨、杨梅等罐头食品加工生产线。

(四)打造现代双低油菜产业

1、发展任务。到2020年,全县发展油菜40万亩,平均亩产达150公斤。双低菜籽品质达到国家标准,含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双低油菜优势区域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机耕70%,机收50%,机防90%以上。在县城建成一个年加工菜籽能力2万吨的油菜籽综合加工与产品交易中心。油菜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全县油菜产业产值达2亿元。

2、主攻方向。以优质双低油菜籽标准化生产和产品加工为主攻方向,注重推广双低油菜籽的精深加工和饼粕的综合利用。积极引进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推进绿色成品双低菜籽油的标准化生产,良种覆盖率达100%。实行规模经营,连片开发,全面提高我县菜籽油的质量安全水平,推广应用保优高产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提升企业菜籽油加工水平,打造品牌。

(五)打造优质杂交水稻种子产业

1、发展任务。到2020年,全县新增种子专业合作社10家,规范完善信用高、实力强服务好的种子销售公司8家。实现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5万亩。

2、主攻方向。一是加大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实现品种的不断更新。通过2-3年时间,实现新一轮品种更新,积极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高品质棉生产。二是发挥品种研发优势,强化品种创新工作。重点培育绿丰种业公司,加快该公司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我县品种创新步伐,增强我县品种利用的科技支撑。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种子种苗工程。建立优质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优质商品种子加工中心,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四是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制度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种苗侵害农民利益等违法行为,整顿和维护种子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确保新型种业体系的健康发展。五是健全种子储备制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完善种子储备仓储设施,提高种子储备能力,保证种子质量,满足农业抗灾救灾的用种需要。

3、重点项目。计划投入1.6亿元,由县农业局牵头,分年度实施,在黄茅园、谭家湾镇等9个乡镇,落实标准化制种面积5万亩,全力打造好全国种子生产大县。

(六)打造现代休闲农业产业

1、发展任务。坚持效益优先、突出特色、城乡互动、生态建设的原则,推进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发展,到2020年,力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的比例为110.0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以上,绿色食品生产的基地达到10万亩以上,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达5000亩以上。提升葛竹坪镇山背梯田品位,发展富硒大米、紫色米、彩色稻等特色观光生态农业;全县发展10个绿色生态田园农庄、100个规模家庭农场、建成沅水两岸橘林和大洑潭库区湖面交相辉映的洑水湾乡至江口镇的万亩绿色脐橙旅游观光带,重点打造统溪河至县城60平方公里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示范走廊,建立一个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线,20万亩标准化果园建设、灵翠山公园,湖南新潇湘八景思蒙风情旅游区和无公害绿色瓜菜采摘区以及以生态绿色农庄为主的休闲度假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二园三区生态农业旅游风景区。

2、主攻方向。一是加强现代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对农村二、三产业整合和农民就业创业作用。二是增加投入,配套改造休闲园区和农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人为本、立足农村、服务城市,不断拓展农业科技展示、生态观光、乡菜餐饮、休闲娱乐、有机绿色食品促销功能。三是重点发展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休闲农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推广集群发展,打造特色板块。

3、重点项目。计划投入1.15亿元在全县43个乡镇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计划投入300万元,搞好5个村的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

 

溆浦县农业局

0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标签:

粤ICP备2020078845号-2

中文范本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