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详细的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比较详细的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04-17 计划方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比较详细的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初三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局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要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方针,以教研、科研常规管理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师学科知识建构为抓手,以网络教研为基础研究平台,以开展教师课堂教学业务大比武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大幅度提升.
 二、教学思路
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设计,让学生知其来龙去脉;兼顾知识的基础性与提高性目标,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加强以小组交流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从全局及实际出发,在联系实际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
对于选学内容,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方面的提高外,还要考虑在传承数学史知识及数学文化修养方面做出努力,以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人文精神也得到陶冶.
     三、教学任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包括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五章内容.
“全等三角形”一章首先让学生认识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给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运用有关结论进行证明,最后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轴对称”一章首先让学生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性质.然后让学生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从而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在此基础上,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轴对称的角度把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内容.
   “实数”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然后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最后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在本册“一次函数”一章,首先让学生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一次函数的内容.在“一次函数”一章,专门安排“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一节,分别探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本章在全套教科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安排“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在“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一章,首先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这些内容为以后内容,特别是下一章分式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会作角的平分线,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题目的证明.
    2、从生活的实际入手,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通过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并能利用轴对称设计简单的图案;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能初步应用本章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抽象、论证、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有序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后,一些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4、以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在课题学习中,以选择方案为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进一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与作用,提高综合运用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掌握正整数幂的乘、除运算性质,能用代数式和文字语言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使学生掌握单项式乘(或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或除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并运用它们进行运算.使学生会推导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意义,能利用公式进行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较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能灵活地运用运算律与乘法公式简化运算.使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并感受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运算,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直接运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这两种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三)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题目的格式;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初步认识函数概念,掌握最简单的初等函数——一次函数;掌握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综合法证明题目的方法,精炼准确地表达推理过程,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找出分析证明的思路,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的概念是数学中极为重要的基本概念,它的抽象性较强,接受并理解它有一定难度,因此,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体现在函数概念之中,要用运动变化的眼光,以函数为工具,从数量关系和图象两方面动态地分析问题;掌握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在整式的乘除中,单项式的乘除是关键,重点掌握整式的乘除(包括乘法公式),添括号时,括号内符号的确定要注意整体思想的把握.
四、学情分析
进入初三后,学生产生了明显的分化,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基础不好的学生听不懂的现象日益明显.针对这一情况,要注重题目的基础性与重点性,精选典型的题目,让学生真正地弄明白,并力争达到熟练之程度.对优秀的学生可利用订较高目标、布置分层作业等形式,达到数学知识的深入化.初三的学生自立意识在逐步地增强、进入青春期后情绪上会出现较大波动,要结合学生特点,多找学生谈心,利用其想在异性面前表现完美的特点,少批评,多激励,以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
五、重点工作
1、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迎接新学期的工作.
2、加强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备课时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教学中,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3、建立知识的整体性框架,注重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与来龙去脉,让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4、要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注重作业批改的质量、单元检测及二次过关测试,提高授课的针对性.
 六、实施措施
1、召开合作学习方法研讨会,每个人选取最实用的一个方法,把它形成的背景、实施的过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自己的困惑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与所涉理论知识进行结合.
2、采取分工、合作、交流等形式,形成每一章或整个材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补充教材内容、建立体系结构达到此目的,补充十字相乘分解因式的方法,建立函数学、方程模型,重视学生用函数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索以提高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符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的多种教学方法,并利用各校所实行的教学模式,通过教材培训、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评选等多种形式达到博采众长、提高课堂效率之目的.加强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就教学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探讨.
4、提高单元检测的有效性和二次过关测试的针对性,随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高效性地进行讲解、补救,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水平.
5、加强数学兴趣教学,控制好课堂气氛.注意搜集数学中的有趣典故、幽默故事、精美图案、生活中的美好应用等.
6、老师之间加强交流,积极探索、推广先进经验;师生之间注意沟通,共建错题档案本.
7、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加课堂容量.
8、加强教师的教后反思,逐步试点学生的学后反思.在学生解题之后,对较为典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整理思路,说思考过程;在批改之后要求反思;保留错误的解法,先反思,再动笔订正;或在错题档案本上,抄出错题原型,写上经反思得出的错题原因及订正方法,每过一段时间对错题进行再反思.
    七、教学进度


临淄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单元检测

1

8、31-9、6

11.1全等三角形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

9、7-9、13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回顾与思考

 

3

9、14-9、20

  12.1轴对称

单元检测与讲评

4

9、21-9、27

12.2作轴对称图形

 

5

9、28-10、4

12.3等腰三角形

 

6

10、5-10、11

教学活动  回顾与思考 

单元检测与讲评

7

10、12-10、18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8

10、19-10、25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9

10、26-11、1

回顾与思考   

单元检测与讲评

10

11、2-11、8

期中复习

 

11

11、9-11、15

期中质量检测   期中试卷讲评

 

12

11、16-11、22

14.1函数与变量

 

13

11、23-11、29

14.2一次函数

 

14

11、30-12、6

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5

12、7-12、13

14.4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16

12、14-12、20

回顾与思考    

单元检测与讲评

17

12、21-12、27

15.1整式的乘法

 

18

12、28-1、3

15.1整式的乘法       15.2乘法公式

 

19

1、4-1、10

15.3整式的除法     15.4因式分解

 

20

1、11-1、17

15.4因式分解         教学活动     回顾与思考  

单元检测与讲评

21

1、18-1、24

期末复习

 

22

1、25-1、31

期末复习

 

23

2、1-2、7

期末复习  期末质量检测

 

标签:

粤ICP备2020078845号-2

中文范本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