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计划

2021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计划

02-11 计划方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2021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计划》,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xx2015年急性传染病防控

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计划

 

2015年是卫生工作“十二五”规划的全面拓展之年,我区的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着力加强全区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围绕以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中心,以传染病网络直报、死因监测报告为基础,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区、乡、村三级传染病预防控制网络,进一步提高三级防控能力,加强防控知识宣传与培训。为进一步规范2015年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特制订“2015年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传染病、死因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管理

(一)传染病报告和管理

1、常规评价指标:以街道或乡镇为单位,要求每月各网络直报单位疫情报告率达100%;要求每月无零缺报单位;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达100%,无重卡;辖区内报告单位无错报、误报情况。

2、调查评价指标: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网络直报制度、门诊、住院、检验科、放射科登记管理制度等;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合格率和准确率达100%;传染病报告符合率(纸卡、网卡和传染病登记本三项)达100%

3、资料监测分析:开展传染病、死因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周、月、年分析,并及时反馈至相关单位。

4、建立健全对异常监控信息的快速反应流程:做到24小时值班,每天至少浏览4次,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做好监测记录,并对监测到的异常信息按照规定的时限与流程及时进行信息沟通、调查核实和处理。

5、加强督导提升质量:

加大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工作力度: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检查。周密制定方案,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督导检查到位,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二次督导检查,形成文字资料;至少开展2次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对直报单位在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或答复,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二)重点传染病预警

1、全部单病种预警信息,在报警2小时内响应,并网络填写异常信息卡;其他预警信息,在报警后24小时内响应。

2、对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分析应判断为疑似传染病暴发的情况,进行正确判断,及时启动现场调查,在调查结束24小时内上传现场调查表。

(三)应急监测和处置

1、充分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作用,及时发现辖区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及准确率100%,对事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控制措施得力,传染病疫情无二代病例发生。

2、辖区报告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符合绩效考核要求和相关规范。

3、负责对辖区每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理,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及时、准确进行初次、进程和结案报告;每起事件分别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4、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高突发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5、组织实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疫情处理人员的培训,规范突发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应急处理消毒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检测样品的采集,并着重于现场操作程序。

(四)死因监测 

继续加强和完善死因网络监测工作。加强区、乡、村三级死因网络报告工作,对全区死因网络报告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加强与公安、计生等部门的联系,并采取对各乡镇死因报告情况每季度进行排名,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剖析,及时采取措施,全面提升我区死因报告数量和质量。

1、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辖区内各医疗机构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死亡病例监测工作的质量。

2、《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的准确率大于98%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

3、《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及ICD-10编码正确率大于98%

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死亡原因并进行ICD-10编码。

4、死亡病例漏报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每月进行死亡病例报告;县及以上综合医院死亡病例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均达100%

5、报告及时率100%

医疗机构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及网络直报。

6、审核及时率100%

疾控中心在死亡病例网络直报48小时内审核。

7、人员培训

计划年度内对各乡(镇)卫生院、各医疗机构负责死因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正确填写及死因监测的相关知识。

(五)按时完成网络直报用户编码和管理工作

20151030日前完成辖区内全部网络直报用户、编码及相关信息等基础编码和信息的审查、复核及上报工作。

二、高质量完成重点传染病监测与防控任务

(一)继续加强流感、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1、严格按照省、市流感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监测,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相关报告、调查及处置;在流感高发季节,针对高发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推广流感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

2、继续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和《长沙市肺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的要求,继续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疫情处置,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主动搜索,及时发现SARS、人禽流感病例,及时发现和处置其它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并不断提高监测水平和监测质量。

3、积极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工作。我区作为市疾控选定的监测点,开展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和病原学监测、环境标本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监测工作,在4月底前至少完成25个职业暴露者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监测,1,47,10月各采集环境标本10份以上。根据省市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要求,每月对辖区内活禽批发市场(批发点)、中心农贸市场进行监测,每次每地点采集标本不少于5份。

(二)全面开展霍乱、手足口病、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防控

1、严格按照霍乱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对腹泻病人、外环境及食品的监测工作。在霍乱流行季节(5-10月)每月采集水产品数量不少于15份(甲鱼样不少于5份),水体标本数量不少于15份。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地录入霍乱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并同步上报市疾控。

2、按照手足口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监测、聚集性疫情监测及散发病例的病原学监测工作。按要求对每起聚集性疫情、每例重症和死亡病例均采集标本送至长沙市疾控中心检测;每月至少采集5份普通散发病例的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切实落实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手足口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措施。一旦发生聚集性病例,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2版)及时、规范报告,并迅速开展现场调查和处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尽量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3、继续抓好腹泻病门诊规范化建设。各腹泻门诊必须严格按照《湖南省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设置和开放,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以街道/镇为单位每年对腹泻病人的霍乱快速试纸病原检索率不低于腹泻病人总数的30%。门诊医生应加强对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新的诊断标准的培训和学习,充分结合病人大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报告,真正发挥“前哨作用”。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在接诊(疑似)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致泻性大肠菌群病例时,应采取大便样本,并即时通知区CDC取样。

(三)做好狂犬病、登革热、肾综合症出血热及钩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

1、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加强动物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

要求狂犬病个案调查率及疫情处置报告率100%,对每起疫情切实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区疾控中心应严格按照狂犬病标本采集技术要求,尽可能采集报告的临床诊断病例的唾液、脑脊液、血清、尿液、皮肤组织或病死者脑组织等标本,采集率要求达80%。每起疫情至少在疫源地采集5只犬脑组织送省疾控中心检测。加强动物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每个动物咬伤门诊必须配备使用方便的伤口冲洗设备和物品,确保对被伤者实施规范处置。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风险规避意识。利用每年928日“世界狂犬病日”,组织社区和乡镇,大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2、加强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登革热的监测与防控

严格按照相应监测方案的要求,对辖区内上报的每例病例及时做好调查处理,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及时上报每例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和数据库。化验室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抗体实验室检测工作。

(四)做好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处置工作

针对可能发生的新发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西尼罗热、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发传染病,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好技术和物资的储备工作,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工作,谨防疾病的输入和扩散。

三、将学校卫生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结合,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网络

学校和托幼机构作为人群密集聚集的公共场所之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我区去年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多起聚集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明学校、托幼机构应该作为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2015年我区将进一步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好传染病监测网络系统的前哨作用,通过实时反馈传染病病例相关信息,构建起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疾控部门对传染病联防联控网络机制。同时,疾控部门将继续加强对于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协作下共同督促学校、托幼机构各项卫生防疫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消除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

四、规范、科学、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考核标准》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规范处置评估量表,按照要求规范开展事件报告与确认、处置准备、现场实施、控制措施落实和总结评估等工作,加强原始处置资料的收集,切实提高各种调查报告的撰写能力同时做好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包括重点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水污染事件等预案和防控技术方案。

五、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装备建设

2014年我中心在政府、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添置了包括防护服、应急箱、口罩、消杀用品等卫生应急装备,进一步充实了应急库房,为我区随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进行了硬件储备。2015年我中心将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加强物资的登记、核实和管理,逐步实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

六、实现卫生应急能力评估达标

在区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由区卫生局牵头,联合区卫生监督所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创建和提高基层卫生应急能力为契机,修订应急预案和监测方案,完善应急制度,储备应急物资,优化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网络,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做好材料的整理及报送工作,争取实现卫生应急能力评估达标。

七、加强工作督导,落实防控措施,完善考核机制

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督导,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要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报请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工作考核,建立工作实绩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挂钩机制,切实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具体督导任务如下:

1、每月对辖区内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至少进行1次督导,年度内对辖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至少进行2次督导。

2、督导报告基本要求:至少包括督导时间、单位(科室)、发现问题、整改要求,督导和被督导单位及人员签名。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要求被督导单位写出书面的整改措施反馈情况,并有跟踪改进记录。

3、全年开展两次传染病疫情、死因的漏报调查工作,医疗单位覆盖率达100%

 

 

       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一日

 

标签:

粤ICP备2020078845号-2

中文范本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