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21教育学平时作业答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电大2021教育学平时作业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教育学平时作业归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是一种及其复杂的难度比较高的(脑力劳动)。
2·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必要(心理基础)。
3·以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活动为基础,促进学生智力,体力,思想品德等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教学 )。
4·教师工作中充满科学性和思维性,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是其工作的重要方面。这首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 思想政治素养)。
5·使学生个体接受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接受思想品德影响的最集中,最丰富最重要的场所是( 班级 )。
6·道德主要是使人们形成一定的( 思想品德 )。
7·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育的( 基本要素 )。
8·课程的基本分类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 综合课程 )。
9·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的课程是( 学科课程 )。
10·班级团队组织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又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积极参加者)。
11·反映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是(《论语》)。
12·学校中以培养人为职业,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其智力和体力的人是(教师 )。
13·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探索教育未知世界,未知领域,解决( 悬而未决 )的教育问题。
14·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 基本途径 )。
15·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具有( 社会性和实践性 )。
16·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是教育的( 基本形式 )。
17·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一种内驱力作用于智力因素,对其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 动力源泉 )。
18·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是( 教学方法)。
19·教育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的体现者。
20·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核心是(养成学生自学能力 )。
21·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作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所著的《普通教育学》。
22·德育是为社会服务的,并受到社会所制约。任何社会的继承和发展总是要求德育以其( 现实性和超前性) 与之相适应。
23·理解教材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 中心环节 )。
24·具有凝聚力的,不断激励整个社会、民主的社会成员去奋斗的那种社会意识、思想信念和民主精神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 精神动力 )。
1·教学保证人类能把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传递给下一代,从而使物质与精神生产得以不断进行,使人类社会得以( 维持和发展 )。
2·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学生进行( 热爱和忠于 )自己祖国的教育。
3·当今培养的人才应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效果显然的滞后性就决定了培养目标要具有( 超前性)。
4·对教科书首要的要求是教科书的科学性即教科书内容的( 正确性,真理性 )。
5·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真正的集体,因为由集体发展成为班集体有一个培养与提高的过程,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高级阶段 )。
6·在一个国家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过程中包括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
7·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 规模和速度 )。
8·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演示法和参观法 )。
9·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就是家庭父母是他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 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
10·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 因材施教)。
11·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是一种及其复杂的、难度较高的( 脑力劳动)。
1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一种内驱力作用于智力因素,对其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源泉 )。
13·为教材规划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编排的顺序,为教师指明所教课程的目的、要求以及教学的进度和方法的文件是( 教学大纲)。
14·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和教育规律,采用一定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理解、接受和践行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 德育过程 )。
15·课外教育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 正规教育活动 )。
16·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传播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使青少年自觉培养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政治社会化,这就是教师劳动的(政治价值 )。
17·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
1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
19·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 不均衡性 )。
20·目前,我们国家普遍认为,课程定义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课业及(进程)。
21·19世纪,赫尔巴特以发展人的多种兴趣为理论依据,奠定了系统的( 学科课程理论 )。
22·教材编写的原则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逻辑性与教学性的统一 )。
23·教学指导书主要包括括:教学的目的要求和说明、教材分析、(学法指导)。
24·课程内容是对各门科学、技术基础部分的筛选和(条理化)。
25·循序渐进原则所谓的“序”是指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
1·学生认识的来源有间接经验和( 直接经验 )。
2·教学原则的功能有(指导性)功能和(整体性)功能。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主要通过( 教学性实践 )。
4·循序渐进所谓的“序”是指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
5·备课的主要内容为( 钻研教材 )、( 了解学生 )、( 设计教法)。
6·教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 )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7·( 上课 )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8·主要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 )、( 班级授课制 )、(分组教学)。
9·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全面实施、( 民主平等)、以身作则、( 爱严相济)、要求一致。
10·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 )、(创造性)、( 长期性 )和示范性等特点。
1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和( 行 )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其特点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1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探索性 )、( 创造性 )、(艰巨性)、( 实践性 )。
13·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 实行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
1·课内学法的内容包括:预习、(听课)、(复习)。
2·健康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大体包括:心理卫生教育、(意志品质教育)自知、( 自尊,自强)的教育。
3·运用榜样示范应注意( 广泛性)和( 层次性)。
4·社区教育的特点有(开放性 )、( 广泛性 )、( 多样性)、( 补偿性 )。
5·教师的角色主要有(1)知识的( 传授者 ),(2)学习的( 促进者 ),(3)( 模范公民),(4)学生的( 管理者 )等等。
6·课外教育有三种基本组织形式:即(群众性活动 )、( 小组活动 )和( 个人活动 )。
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教书育人 )”。
8·家庭教育的特点(1)( 先导性 )、(2)( 感染性 )、(3)权威性、(4)(针对性)(5)(终身性 )(6)个别性。
9·文献法是通过阅读有关( 图书)、( 资料)和文件,全面,正确的掌握研究对象,以整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一种方法。
二·单项选择
1·中学阶段国家安排的课程有( C.13 )门。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B.教书育人)。
3·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是教师( B.权利 )
4·课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是( B 相辅相成的 )。
5·(C.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6·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是教师的( C.义务 )
二·单项选择
1·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发了( B ,六 )个小学教学计划。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为( A 因材施教 )。
3·盛宣怀在其创办的南洋公学中首设“师范院”是( 1897年2月 ,作业的选项中没有正确答案)。
4·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 A 法国的卢梭 )。
5·在班级中站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C 舆论)。
6·地一个建立巴黎师范学校是(A ,1794 )年。
7·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C 学记 )。
8·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的标志是夸美纽斯的( D 大教学论 )。
1·实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 A 传授实用知识 )。
2·:“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应遵循( C 巩固性原则)。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A 孔子 )。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C 规模 )。
5·《教育过程》一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教育学家( A 布鲁纳 )。
6·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科书、教学指导书和(D 教学大纲 )。
7·美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和( C 加强课程现代化 )。
8·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是教学应完成的(A 重要任务 )。
二·单项选择
1·“温故而知新”是教学应遵循(C,巩固性 )原则。
2·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 讲授法 )。
3·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班级授课制 )。
4·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促使学生( D 个体社会化 )的过程。
5·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对学生( B 真心热爱 )。
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 B 因材施教 )上。
7·德育原则是指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 C 基本要求 )。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培育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科学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科学构成的学科总体。
5、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又称遗传素质。
6、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这些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7、素质教育——指学校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
8、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素质和能力的教育。
9、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0、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见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年龄特征——指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年龄阶段,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所表现出的一些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特征。
12、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刚要的形式规定各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13、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又叫课本。
14、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的,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5、主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形成对所学事物的生动的表象,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从而正确理解书本知识。
16、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
17、启发式——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活动策略。
18、注入式——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活动方式。
19、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20、分组教学——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21、德育目标——指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所应具有的各方面思想品质的总体概括。
22、自我教育——指个体为形成巩固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
23、德育原则——指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24、陶冶性——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景,给人以积极感化或熏陶的意义。
25、品德评价法——指通过对学生思想品质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26、课外教育——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27、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二、简答
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1)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走向结合;(2)学校教育的广泛普及-有教无类;(3)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让所有人职前与职后都能得到教育;(4)班级授课制极大提高了教育效率;(5)教育内容、手段、方法日益科学化、现代化。
2、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1)遗传素质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物质前提和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无从谈起;(2)遗传素质的生物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个别差异与特长;
3、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答: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2)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3)社会需要影响着人的发展。
4、简述当代外国中小学改革的特点
答:(1)教育改革的重点已经转向基础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2)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3)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4)重视个性教育,注重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5、简述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答: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有(1)课程结构日趋合力;(2)课程内容综合化-避免偏科;(3)课程形式多样化;(4)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5)重视个别差异的照顾。
6、简述教学的任务
答: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是(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3)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7、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
答:首先,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其次,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最后,教学原则是从人们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8、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有效地组织各种复习,强化记忆;(3)加强练习实践,在运用中巩固;
9、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答:(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正确;(2)讲授的内容及进程要系统而有逻辑;(3)讲授要具有启发性;(4)讲授语言要艺术生动;(5)讲授要适当运用板书。
10、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答:(1)充分准备,周密计划-避免学生所答老师无知;(2)善问,注重启发诱导-答不上时要搭梯子;(3)面向全体-对每个学生发展负责;(4)及时总结
11、简述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
答:(1)与教学目的和任务适应;(2)与教学内容相符合;(3)与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相适应;(4)与教师特点相适应;(5)与学校办学条件适应。
1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答:(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2)德育过程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核性;(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13、简述如何认识和发挥教学的教育性
答:(1)通过教学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历来为一定阶级或社会所必须-现实性;(2)教学自身的活动过程和形式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时间最多、内容最广泛、人员最多且专业、学生更信服老师。
14、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现实性和方向性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
15、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答:第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第二、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第三、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抵御不良因素的侵袭;第四、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顺利实现个体社会化。
16、简述教师的基本素养
答:正确积极的思想政治素养;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爱教育、爱学生、团结同事;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能力素养。
17、教师的具体任务
答:第一、要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第二、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第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第四、能进行教育科研。
三、综合分析题
1、论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专业水平。(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高效运转;(4)当外部环境有益(有害)时,学校可利用(控制-封闭管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措施的看法。
答:素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至少包括六大方面: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尤其是政府各个方面高度重视并形成合力;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是第一生产力,教师素质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孔夫子的时代没有好的教学环境,没有多少教科书更没有多媒体,但他一个人就培养了3000弟子,还有省部级领导70多人,关键在孔夫子的素质过硬。
3、试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答:有效的学习活动既是智力活动,又是非智力活动,高效的学习是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有机统一。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感、动机、习惯、意志、性格等要素。要注意(1)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因素又积极作用于智力因素-注意智力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及兴趣培养;(2)要按照教学需要调节非智力因素的活动,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象催化剂一样使智力认识活动高效率。
4、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答:好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主导协助与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所构成的双边活动,高水平的教学更是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主动的有机结合。
要注意(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的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名师出高徒主要在于名师不止学问高,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试论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知行统一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知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注意问题:第一、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第二、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修养;第三、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第四、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形成合力;还要注重对社会不良风气的辨析,增强学生免疫能力。
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答:(1)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知识技能、情感陶冶、价值观;(2)教学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运用自如;(4)结构紧凑;(5)效果好。
7、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答:一个合格的教师绝不是知识的传声筒与搬运工,而是高度的创造者,主要有: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第二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加工转化、手段方法的匹配选择与不断创新上;第三还突出表现在对偶发事件处理上的教育机智上。
8、结合实际,谈谈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三结合的意义
答:第一、三结合教育有利于教育的无缝衔接;
第二、三结合教育合力有利于统一教育方向;
第三、三结合教育合力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家庭重习惯养成;学校更重知识技能培养;社会-道德品质形成。
电大作业相关文章
-
百科常识问答题库(二)
-
电大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题答案汇总
-
电大房屋构造与维护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2021电大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2021年电大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电大国际经济法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答案
-
普通而又美的事物句子82句
-
形容最近不顺的朋友圈97句
-
电大实用管理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
报纸创刊抖音文案36则
推荐文章
中文范本网